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舶》2017,(5)
<正>9月16日上午,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国大洋协会设计的"深海一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在武船重工开工建造。"深海一号"是目前世界新型、先进的载人潜水支持母船,该船将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作业提供水下、水面支持及维护保养,以充分发挥其在深海科学考察、海底资源勘查、深海生物基因研究领域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执行检验的国内首艘自主研制的全球级综合科考船——新型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号"下水仪式在广州举行。该船由中船黄埔文冲舶舶有限公司建造,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以大洋多种资源探查为主,同时兼顾相关深海多学科研究需求的现代化科考船,具备海底、水体、大气调查以及深海极端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型蓄能器浮标上浮运动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深海大洋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国际上陆续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以深海大洋为核心的重大研究计划,目前自沉式剖面浮标因具备高分辨率采样观测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对深海大洋环境的观测研究中。为了增大浮标在运动过程中体积变化范围,本文提出一种在普通APEX浮标上加装N_2蓄能器的改变浮标浮力的方式,给出其工作原理图,结合其工作环境推导出浮标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方程,得出普通浮标和氮气浮标上浮运过程中的瞬时加速度以及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比较分析蓄能器对浮标上浮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婷 《航海》2002,(4):17-18
20世纪60年代人类上天入海,同时向太空和深海发起挑战。到了70年代,宇航员已经成功登上月球,而人类对大洋深外的了解还远远落后于太空探索。1960年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2号”潜到水下10916米的深度,这个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 水下1万米仍有生命存在 19世纪人类第一次成功铺设了越洋海底通信电缆,从那时起人类开始留意大洋深处的生命。1960年1月23日,为了证明大洋深处确实存在着生命,深海潜艇“的里雅斯特2号”开始向  相似文献   

5.
贾向锋  李亚伟  赵涛 《船舶》2023,(5):67-76
大洋钻探是人类认知海洋、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大洋钻探船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决定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进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配套的深海钻探系统装备的技术水平则直接决定了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和先进性。该文调研了国际上主要的3艘大洋钻探船(美国的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的地球号)钻探系统装备概况,以及国内自主建造的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探船、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蓝鲸1号超深水钻井平台的钻探系统配置能力,结合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定位和作业模式,综合考虑大洋科学钻探、海洋油气钻探、水合物试采和深海矿产资源勘查4个方面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未来大洋钻探船钻探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关键装备配置要求,对关键装备的国产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HAMSOM三维斜压陆架海洋模型,在东海海域模拟M2内潮,并计算内潮能通量。研究表明,东海内潮主要在冲绳海槽和琉球海沟区域产生,产生区域内潮振幅、能通量均很大,分别向浅海陆架和深海大洋传播,主要向深海大洋传播,内潮能通量基本沿黑潮路径分布,吐噶喇海峡附近内潮能通量值最大,方向沿黑潮流向。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走向深海,从深海发力。深海是地球上唯一未被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广阔区域,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这一年,原国土资源部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向地球深部进军,全面实施包括深海探测在内的"三深"战略,力争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及大洋极地科考领域尽快进入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曹惠芬 《中国造船》2005,46(Z1):77-82
本文首先阐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海海域发展的必然性,进而对世界深海油气钻采装备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我国海洋油气钻采装备的发展现状和差距进行分析,指出加快发展我国深海油气钻采装备,是推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减缓国家能源危机和我国参与国际大洋开发竞争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童孟侯 《航海》2021,(2):21-24
写完《艰难的深海遨游》(上),我偶然读到汪品先院士写的《深海浅说》一书.说实在的,科普书籍是比较难打动读者的,然而这本书深深感染了我.汪品先是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副主席、古海洋学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曾主持我国首次大洋钻探.他是真正懂得深海的科学家,在深海"遨游"已经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事》2016,(4):77
深海是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热点领域,也是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无论是探索深海科学奥秘,还是开发海洋战略资源,都离不开海洋高技术的支撑。近几年,在国家海洋局的组织安排下,中国大洋协会、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中心等科研机构联合完成了多项深海潜水器的开发与研制。7 000米级载人深潜器"蛟龙号"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