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研究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和β_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干预胰腺癌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_2受体阻滞剂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EMSA技术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构建裸鼠肾包膜下移植瘤模型检测肿瘤增殖情况。结果 ICI118,551可显著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并显著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ICI118,551干预组抑制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并可抑制NF-κB的活性;裸鼠肾包膜下移植瘤实验显示ICI118,551可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β_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可有效诱导胰腺癌细胞G1/S期阻滞,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ICI 118551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细胞BxPC-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ICI 118551、吉西他滨及ICI 118551+吉西他滨干预胰腺癌细胞BxPC-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Bax、Bcl-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亚基P65、Bax、Bcl-2表达变化。结果 ICI 118551明显增强吉西他滨的抗增殖和促凋亡效应,成功阻断由吉西他滨诱导的NF-κB的活化,并且提升了Bax/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ICI 118551能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提示吉西他滨联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作为胰腺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HIF-1α与NF-κB通路对胰腺癌缺氧调节及肿瘤进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HIF-1α与NF-κB通路在胰腺癌缺氧调节中的作用,及对下游增殖、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体外缺氧培养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分别在0、4、6、8h时间点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测定HIF-1α及下游相关因子VEGF、CXCR4、5-LOX和COX-2的表达变化;用RNAi技术干扰HIF-1α,及用PDTC封闭NF-κB的表达,观察它们对胰腺癌细胞缺氧调节及肿瘤进展的作用.结果 随缺氧时间推移,HIF-1α及下游相关因子相应上调,其中HIF-1α在mRNA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仅在蛋白水平显著上调;当HIF-1α表达被干扰后,其下游相关因子也相应下调,显示了对HIF-1α的依从性;当NF-κB表达被PDTC封闭后,HIF-1α及其下游相关因子呈下调趋势.结论 缺氧状态下,胰腺癌细胞通过NF-κB及HIF-1α途径进行自我调节,上调下游相关因子的表达,导致增殖、侵袭、转移力增强.并且NF-κB有可能是HIF-1α的上游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是否通过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而产生抑制效应.方法 利用特异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广谱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特异性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丁氧胺干预诱导人胰腺癌PC-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C-2细胞β受体的表达.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PC-2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的表达.结果 PC-2细胞表达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尤以β2受体的表达占优势.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三种受体阻断剂均诱导了PC-2细胞的凋亡,TUNEL染色法结果显示丁氧胺诱导的细胞凋亡率[(15.4±1.99)%]强于普萘洛尔[(11.25±1.95)%],而普萘洛尔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优于美托洛尔[(7.62±1.46)%].流式检测结果显示丁氧胺诱导的细胞凋亡率[(16.2±1.58)%]优于普萘洛尔[(14.7±1.96)%],而普萘洛尔诱导的细胞凋亡率高于美托洛尔[(6.29±1.77)%].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三种受体阻断剂诱导了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片段的表达,而Caspase-8未受影响.结论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可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阻断β2受体发挥内源性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黏附作用,Transwell小室测定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方法测定MMP-2和VEGF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此外,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PANC-1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检测加药后PANC-1细胞内MMP-2、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P=0.007),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01 5)。结论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APK/ERK1/2通路减少MMP-2及VEGF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对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0.1μmol/L NE干预组、1μmol/L NE干预组和10μmol/L NE干预组.干预48h后,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中MiaPaCa-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和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1μmol/L NE干预组和10μmol/L NE干预组MiaPaCa-2细胞的侵袭能力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μmol/L NE干预组和10μmol/L NE干预组MiaPaCa-2细胞中MMP-2、MMP-9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NE可以通过上调MMP-2、MMP-9和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胰腺癌细胞发生远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侵袭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小干扰RNA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以未转染细胞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 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RT-PCR法检测靶向沉默Notch1基因的效果,MTT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A1和CDK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MMP-2和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干扰24h后与正常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靶向沉默Notch1基因明显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A1,但对CDK2无影响。靶向沉默Notch1基因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同时明显下调MMP-2和COX mRNA的水平。结论靶向沉默Notch1基因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侵袭,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A1和侵袭相关分子MMP-2和COX-2有关。  相似文献   

8.
CXCL12/CXCR4轴在胰腺癌-神经交互作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述CXCLl2/CXCR4轴对胰腺癌神经相互作用的影响,探讨CXCLl2/CXCR4在胰腺癌嗜神经过程中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Panc-1、Miapaca-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外源性CXCLl2组及CXCR4受体特异性阻断剂AMD3100组。采用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CXCR4及CXCL12mRNA的表达,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human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mRNA的表达;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各实验组中细胞侵袭性的变化;提取大乳鼠脊髓背根神经节,建立胰腺癌细胞Miapaca-2与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共培养模型,倒置显微镜成像系统动态观察不同实验组中神经轴突生长差异。结果胰腺癌细胞Panc-1、Miapaca-2细胞存在CXCR4mRNA的表达,而CXCL12mRNA无表达;两种胰腺癌细胞之MMP-2、MMP-9及uPAmRNA在AMD3100组、对照组、CXCLl2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性实验中,外源性CXCLl2明显增强Panc-1、Miapaca-2细胞的侵袭性,而AMD3100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细胞与脊髓背根神经节共培养模型中,外源性CXCLl2明显增强神经轴突的生长,促使胰腺癌细胞与神经轴突接触,而AMD3100有效抑制神经轴突生长及与肿瘤细胞接触;细胞共培养144h后各组神经生长轴突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XCLl2/CXCR4一方面增强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促进胰腺癌细胞神经浸润;另一方面,神经元与施万细胞等构成神经纤维分泌CXCL12并通过化学趋化作用,诱导表达CXCR4的胰腺癌细胞向神经迁移,导致神经浸润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胃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分子信号通路和许多细胞因子,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PI3K/AKT、MAPK通路,HER、VEGF/VEGFR、MET等生长因子及受体家族,COX-2、NF-κB、STAT、白介素家族等炎症相关因子,他们参与了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促进、周期调控以及胃癌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等过程。这些因子在胃癌中特异性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胃癌的靶向治疗,相应药物多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胃癌靶向诊断也有了新的进展,闪烁扫描法、内镜等手段逐渐趋于成熟,但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多处于临床前期阶段,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3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HEC-1-B细胞后,MTT法检测其对HEC-1-B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姜黄素和/(或)PDTC对HEC-1-B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MMP-2、MMP-9表达、活性以及p65、p50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及侵袭,且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姜黄素处理HEC-1-B细胞24h后,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蛋白酶活性及P65、P50水平均明显减弱。单独使用姜黄素、PDTC组均可抑制其侵袭力,两者联合用药后对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效应较单独使用更明显,且明显下调MMP-2、MMP-9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拮抗HEC-1-B细胞的粘附和侵袭。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上游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而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进而抑制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因此,姜黄素是一种潜在的子宫内膜癌治疗剂。  相似文献   

11.
<正>1.β2受体阻滞剂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徐军,穆维靖,沙焕臣,王铮,张东,马清涌.2012,33(5):549-554.2.糖基化神经酰胺合成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王佐正,罗永云,宋建军,赵琳.2013,34(1):85-88.3.去甲肾上腺素对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侵袭能力的影响.郭坤,沙焕臣,马清涌,王连才,胡恒通.2010,31(3):265-2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6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海马区炎症相关因子COX-2(环氧合酶-2)、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NF-κB(核转录因子-κB)、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的表达水平,海马CA1区神经元改变及罗格列酮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高血压脑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机制及PPAR-γ激动剂在高血压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56周SHR及威斯塔京都大鼠(WKY)各1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生理盐水2mL/d灌胃)和Ros组[罗格列酮5mg/(kg·d)溶于2mL生理盐水中灌胃],每组各5只,各组给药8周,至64周龄时处死取脑。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海马COX-2、MCP-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64周龄SHR大鼠海马区PPAR-γ蛋白表达降低,NF-κB活化(P<0.05),MCP-1及COX-2表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减少(P<0.05),罗格列酮通过升高PPAR-γ表达,降低NF-κB、MCP-1及COX-2表达,逆转了SHR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结论 SHR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明显,NF-κB、MCP-1、COX-2等炎症因子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神经元损伤的病理过程,罗格列酮可通过活化PPAR-γ通路发挥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对Matrigel基质胶的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HepG2经不同质量浓度(10、100、1 000ng/mL)的重组人HMGB1(rHMGB1)干预,24、48、72h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100ng/mL的rHMGB1干预HepG2 48h,细胞对Matrigel基质胶的黏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侵袭和迁移实验中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此外,rHMGB1可明显上调MMP-9和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0.01),但MMP-2蛋白及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可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这可能与上调MMP-9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以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后Ⅰ型胶原α1链蛋白基因(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Smad 2/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0.1、1、10μmol/L)分别作用HSC-T612、24、48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HSC-T6增殖活性;另外,经TGF-β1(5ng/mL)刺激后的HSC-T6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干预24h后,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OL1α2、MMP-2及TIMP-1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smad2/3蛋白的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受外源TGF-β1 5ng/mL刺激后,HSC-T6中COL1α2、MMP-2、TIMP-1 mRNA及Smad2/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能够有效降低HSC-T6受TGF-β1刺激后COL1α2、MMP-2、TIMP-1mRNA及Smad2/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下调HSC-T6受TGF-β1刺激后COL1α2、MMP-2、TIMP-1mRNA的表达,并且可能通过抑制HSC-T6中TGF-β1的下游信号蛋白Smad 2/3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胰腺癌细胞表面表达β1和β2受体.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亚硝基4-(甲基亚硝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可以刺激胰腺癌细胞增殖.关于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有:①激活β受体可以刺激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通路,导致AA代谢产物的增加并激活转录因子;②NNK诱导k-ras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激活;③通过β受体的激活可以转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也存在,如吸烟和精神因素.目前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可能可以用于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miR-153-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2,TGFβ2)的靶向关系以及对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TGFβ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53-3p与TGFβ2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53-3p与TGFβ2的靶向关系;体外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53-3p mimic抑制SHG-44细胞中TGFβ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软件预测显示miR-153-3p与TGFβ2存在连续的结合区域;miR-153-3p mimic与TGFβ2野生型报告载体共转后,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降低(P<0.01);miR-153-3p mimic与TGFβ2突变型报告载体共转后,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miR-153-3p mimic转染SHG-44细胞后,侵袭细胞数目减少,划痕闭合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降低,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Snail-2、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的表达降低,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升高(P<0.01);TGFβ2高表达缓解miR-153-3p mimic对SHG-44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153-3p靶向TGFβ2抑制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COX-2)反义核酸对喉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分别构建转染COX 2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喉癌细胞系Hep-2-AS和Hep-2-P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转染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比色实验、Boyden侵袭小室法和裸鼠成瘤实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体外侵袭力和体内成瘤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Hep-2-AS细胞COX-2/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mRNA比值(0.65)明显低于Hep-2(0.92)和Hep-2-P细胞(0.90);Western blot结果提示Hep-2-AS细胞COX-2/βactin比值(0.29)明显低于Hep-2细胞(0.46)和Hep-2-P细胞(0.44);MTT比色实验显示Hep-2-AS细胞较Hep-2-P、Hep-2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三者倍增时间分别为3.6 d、2.9 d和2.9 d;体外侵袭实验结果表明,Hep 2-AS侵袭细胞数(18.20±5.97)显著低于Hep-2细胞 (45.40±8.12)及Hep-2-P细胞(44.10±6.47)(P<0.01).裸鼠成瘤实验中,Hep 2-P、Hep-2细胞接种裸鼠后第5天肿瘤长出,而Hep-2-AS细胞第7天肿瘤长出;28-d后Hep-2-AS细胞接种组瘤体体积[(764.85±129.61)mm3]低于Hep-2细胞[(1181.73±360.83)mm3]和Hep-2-P细胞接种组 [(1065.21±237.46)mm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喉癌细胞中COX-2过表达与细胞的恶性表型相关,反义核酸技术抑制COX 2表达可以逆转喉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氧化苦参碱的抗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MMP-2、MMP-9、AKT及p-AKT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氧化苦参碱能够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0mg/mL)相比,氧化苦参碱高于0.8mg/mL时出现明显差异。低于细胞毒性浓度(0.8mg/mL)的氧化苦参碱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随着氧化苦参碱浓度的升高穿过基质胶到达小室底端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0.1、0.2和0.4mg/mL组分别为对照组的(77.07±20.43)%、(53.95±18.17)%、(20.35±11.20)%;0.1、0.2、0.4mg/mL组MMP-2的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82.76±8.71)%、(39.51±12.79)%、(21.53±5.38)%,0.4mg/mL组MMP-2的蛋白水平为对照组的(64.69±16.52)%;0.4mg/mL组AKT的磷酸化水平为对照组的(41.27±7.13)%。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转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AKT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调节MMP-2的表达来实现的。本研究为氧化苦参碱的抗肿瘤机制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裸鼠人ACHN肾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ACHN肾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筛选合适的姜黄素浓度和放射性剂量进行实验;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或放射线干预,观察不同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确定姜黄素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DNA-PKcs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悬液接种法可成功建立人ACHN肾癌移植瘤模型,成瘤率85.7%;采用总剂量10 Gy放射剂量和25 mg/kg姜黄素进行实验;移植瘤生长曲线显示姜黄素组、放射组和实验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93%、49.20%、71.42%,实验组对移植瘤生长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姜黄素组及放射组(P<0.05),放射增敏率(E/O)值=1.64>1.4;与放射组相比,实验组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DNA-PKcs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I-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下游调控蛋白VEGF、COX_2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人ACHN肾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姜黄素的放射增敏作用与其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DNA损伤修复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Px-1高表达在H2O2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时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转染含人GPx-1基因的plncx质粒及空载体plncx质粒,经持续筛选建立起稳定表达人GPx-1基因和空质粒plncx的PC12细胞系。对PC12、GPx-1-PC12、plncx-PC12 3组细胞,分别给予H2O2和亚硒酸钠+H2O2干预方式,GPx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GPx活性;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GPx-1-PC12组细胞GPx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组细胞分别给予2种干预后,PC12与plncx-PC12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x-1-PC12较PC12、plncx-PC1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1);GPx-1-PC12较PC12、plncx-PC12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明显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GPx-1-PC12较PC12细胞NF-κBp65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GPx-1基因高表达对H2O2所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GPx-1可抑制PC12细胞氧化损伤时凋亡的发生及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