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原发性膜增生性肾炎(PMPGS)的临床与病理资料,了解其特点及两者的区别。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近20年来IMN(551例)与PMPGS(10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IMN和PMPGS均为男性多于女性,两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MN及PMPGS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7.22±16.32)岁、(39.10±15.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IMN的病程中位数为4月,其中50%的病例在(1~11)月,PMPGS病程中位数为6月,其中50%的病例在(3~2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MN及PMPGS均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MN及PMPGS有血尿者分别占33.76%(186/551)及56.19%(5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两组血压、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浓度、血IgG、Ig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中IgM、C3、C4的浓度及补体(C3)降低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两组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血中尿素氮、肌酐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总体疾病危险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⑨两组在肾脏免疫病理表现方面,均有较强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但IMN较PMPGN免疫荧光沉积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两种疾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②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③PMPGS较IMN血尿常见,补体(C3)降低的比例高;④IMN在肾功能损害合并肾功能不全及疾病危险度的评价较PMPGS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09~2013.11月行肾活检的PNS年龄≥60岁患者(老年组)的免疫学指标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年龄<60岁的PNS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血中IgG平均浓度均较正常值低,老年组及对照组降低患者分别占59.3%、7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中IgA水平及IgA升高患者的比例及血中IgG/IgM比值均为老年组高于对照组,而IgM水平老年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C3、C4平均浓度在正常范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血中IgG与尿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分别是-0.107,-0.238,P<0.05),与血白蛋白呈正相关(r=0.252,P<0.05),两组结果一致;4老年患者以膜性肾病最常见,而对照组则以IgA肾病常见。结论 1绝大多数老年PNS患者伴随有血中IgG的降低,老年患者血中IgA水平及IgG/IgM比值升高,补体变化不大;2老年PNS患者血中IgG的变化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经肾脏活检确诊的192例IgA肾病患者不同性别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女性,肾活检前病程长于女性,水肿的比例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穿刺时,男性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高于女性,男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比例高于女性;而男性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类型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6,P<0.05),均以U-ab型、MP型为主;24h尿蛋白、CKD分组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8、Z=-3.246,P<0.05)。病理Lee分级、免疫荧光类型无性别分布差异(Z=-1.881,χ~2=-0.187,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TIL分级)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432,P<0.05);肾小球硬化评分、肾小管间质评分两指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改变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男性患者临床病理改变较女性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致病基因MSA2756G和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CYP2C9*3多态性位点在宁夏回族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扩增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ACRS)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基因型分析,利用χ2和t检验分析以上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各基因型与宁夏回族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①宁夏回族人群MSA2756G位点等位基因G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为10.25%,而在高血压组中的频率为14.04%,两组等位基因G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中,等位基因G在高血压组(8.79%)与对照组(11.50%)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等位基因G在高血压组(19.54%)与对照组(9.00%)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等位基因G在男性、女性中的频率各为8.79%、1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宁夏回族人群CYP2C9*3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为3.00%,而在高血压组中的频率为3.37%,两组等位基因C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中,等位基因C在高血压组(4.40%)与对照组(3.50%)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等位基因C在高血压组(2.30%)与对照组(2.50%)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A2756G等位基因G是宁夏回族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因子,而与男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高糖对MMP-2与TIMP-2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高糖作用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情况及高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及传代后,分为正常浓度葡萄糖组(NG组,5.5mmol/L葡萄糖)、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19.5mmol/L甘露醇)、高浓度葡萄糖组(HG组,25mmol/L葡萄糖)和GM6001组(25mmol/L葡萄糖+5μmol/L GM6001),在4组不同的培养环境下分别培养72h后,用RT-PCR技术检测MMP-2与TIMP-2的表达情况,同时用MTT比色法检测4种不同培养环境下VSMCs的增殖情况。结果 HG组与NG组相比,MMP-2与TIMP-2mRNA的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GM6001组与NG组相比,MMP-2与TIMP-2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与NG组相比,MMP-2与TI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比值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GM6001组与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与NG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M6001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与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通过MMP-2与TIMP-2表达失衡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陕西省中医院肾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中青年组发病比例最高(90%);各年龄段均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在≥60岁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9.3%和28%。2免疫荧光IgA+IgM病理类型所占比例最高(36%),其次为单纯性IgA(29.7%)、IgA+IgM+IgG(17.7%)、IgA+IgG(16.7%)。Ⅰ~Ⅲ级分型中免疫荧光单纯IgA所占比例最高;在IV和Ⅴ级中以IgA+IgM沉积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5.5%、81.8%。所有IgA肾病中表现为C3沉积的比例较高,为63.3%。3肾组织病理改变分级以Lee分级Ⅰ~Ⅳ为主,占96.3%。Ⅰ~Ⅴ级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均以血尿、蛋白尿为主,相比其他临床表现更多见(P<0.05),各病理分级中血尿、蛋白尿、血尿合并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肾功能异常的比例以Ⅴ级为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Ⅰ~Ⅴ级病理改变中尿RBC、尿蛋白异常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病理类型Ⅳ级血清中C3下降最显著(P<0.05);病理类型Ⅴ级病例血清中IgA升高的比例最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肌酐异常的比例随着病理类型分级的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以病理类型Ⅴ级血清肌酐异常的比例最高。结论 IgA肾病具有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多样化等特点,IgA肾病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但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微粒释放并促进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内皮微粒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5.5mmol/L、16.7mmol/L和33.3mmol/L)分别作用于培养成功的HUVEC 0、12、24、48、72h,设立正常糖浓度组(5.5mmol/L葡萄糖)和高渗对照组(27.8mmol/L甘露醇)作为对照.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HUVEC内皮微粒的释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MTT检测发现,33.3mmol/L葡萄糖培养12h时HUVEC的细胞数比为93%,24h时为78%,48h时为51%,72h时为40%;与0h组相比,12h组细胞数比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2h相比,24h组、48h组和72h组细胞数比显著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减低(P均<0.05).②设5.5mmol/L正常糖浓度组培养48h时的HUVEC细胞数比为100%,则高渗对照组HUVEC细胞数比为98%,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6.7mmol/L葡萄糖组和33.3mmol/L葡萄糖组的细胞数比分别为79%和51%,均明显低于正常糖浓度组(P均<0.05),且前两组相比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33.3mmol/L葡萄糖组作用12h时的HUVEC内皮微粒生成量较正常糖浓度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4、48、72h时增加更为显著,且呈现时间依赖性(P<0.01);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相比,高渗对照组12、24、48、72h时其内皮微粒释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高糖诱导的内皮微粒释放水平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659, P<0.05).结论 高糖刺激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微粒释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经利培酮单药治疗后血糖的变化及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与血糖变化的关系.方法 66例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经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10周时分别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水平.PCL-RFLP检测受试者ghrelin基因Leu72Met多态性.结果 利培酮治疗期间,精神分裂症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显著性增加,治疗4周和10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94±0.808)、(5.211±0.655)mmol/L vs. (4.589±0.832)mmol/L,F=13125.61,P<0.05];空腹血糖变化在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F=0.147,P>0.05),但女性血糖升高时间早于男性;空腹血糖水平变化与ghrelin基因多态性有关,Leu72等位基因携带者空腹血糖水平较高[(0.702±0.009)mmol/L vs. (0.677±0.008)mmol/L,F=4.269,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急性治疗期间会有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尤以女性更易发生;ghrelin基因Leu72等位基因是应用利培酮时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5-羟色胺2A受体(-1438A/G)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的发病、性别、亚型以及自杀相关是否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160例患者(包括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抑郁相)和160例正常对照的5-HTR2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别验证各种基因型与心境障碍的性别、亚型、自杀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7.5%vs.40.6%;38.7%vs.34.4%;62.5%vs.54.7%;均P<0.05),两组性别分层比较,女性组与男性病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抑郁相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有无自杀相关分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相关性别分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5-HTR2A(-1438A/G)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的发病相关,主要是与单相抑郁症相关;A/G、G/G基因型可能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型,G等位基因可能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术区原位取材骨质黏膜,结合硬膜缝合及骨-膜镶嵌技术对中等流量脑脊液漏的修补方法,并对照传统多层重建评价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镜标准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中等流量脑脊液漏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重建方式分为2组。原位取材组:未行大腿或鼻腔的额外切口操作,原位取材骨-膜镶嵌+硬膜缝合,简称原位组。传统多层重建组:大腿脂肪+阔筋膜+鼻中隔带蒂黏膜瓣(pedicled nasoseptal flap, PNSF),简称传统组。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原位组和传统组分别纳入108和63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位组相较于传统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1/108,0.9%)vs.(1/63,1.6%),P>0.05]和颅内感染率[(2/108,1.9%)vs.(2/63,3.2%),P>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卧床时间[(3.7±1.6)d vs.(4.4±1.5)d,P<0.001]和术后平均住院日[(5.8±1.8)d vs.(6.5±1.7)d,P<0.001]明显缩短;嗅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作者发现的一个中国3代人心脏传导阻滞家系SCN5A基因新突变L1001Q,构建突变表达载体,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L1001Q突变的功能。方法一步定点诱变法构建pEGFP-L1001Q-SCN5A突变体;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突变蛋白定位和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突变体钠电流。结果野生型和L1001Q突变均表达在细胞膜上,且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二者最大激活电流分别为(148.34±0.77)pA/pF和(132.59±0.96)pA/pF(P>0.05),L1001Q突变半失活电压V1/2为(-73.25±0.87)mV,较野生型正向转移约3.5mV[V1/2为(-76.71±0.73)mV,P<0.05],L1001Q突变失活后恢复时间常数较野生型稍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 tau=16.8ms,L1001Qtau=14.1ms,P>0.05)。结论 L1001Q突变未影响钠通道蛋白的表达和转运,主要通过改变钠通道门控特性引起钠通道功能减弱进而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抵抗素、血脂及有关生化指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抵抗素、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在2型糖尿病患者内环境紊乱中的变化情况。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2DM组)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抵抗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结果①2DM组的空腹血糖平均为(8.85±3.21)mmol/L,空腹胰岛素平均为(11.12±4.54)mU/L,抵抗素平均含量为(23.06±9.34)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2DM组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5.51±1.37)mmol/L、(2.48±1.60)mmol/L和(28.49±41.18)mg/24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内环境的紊乱,其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抵抗素,并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on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41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ho developed microalbuminur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Patients in Group A received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blood glucose in Group B was regularly controlled. Glycem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were followed for 12 week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microalbuminuria in both groups; meanwhile the levels of serum lipids and coagulation indices were also recorded. Results The 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 in Group 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47.91±13.86)mg/24h to (35.31±14.56)mg/24h after 12 weeks (P<0.05), and this decreas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However, Group B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AER decrease [(48.93±13.32)mg/24h to (40.48±19.62)mg/24h, P>0.05]. The decrease of triglyceride (TG)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holesterol), and the increase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 cholesterol)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And the level of plasma fibrinogen (FIB) showed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after 12 weeks, either (P>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reduces the level of microalbuminuria and may ameliorate the progression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扩血管作用机制。方法 离体兔主动脉环张力描记法。结果 内皮完整主动脉环经阿托品或山莨菪碱(1、3μmol/L)预处理 10 min 后, KCl (60、30、20 mmol/L)引起的收缩张力均不改变(P>0.05),但去甲肾上腺素(NA:0.01μmol/L)、组织胺(His:3μmol/L)和5 羟色胺(5 HT:0.1 μmol/L)引起的收缩均明显减弱(P<0.01)。阿托品抑制NA的缩血管作用弱于山莨菪碱(P<0.01), 抑制 His的缩血管作用强于山莨菪碱(P<0.01或<0.05);抑制5 HT的缩血管作用与山莨菪碱相当(P>0.05)。在去内皮血管环后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 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可抑制受体介导的家兔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其作用不依赖于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内血栓调节蛋白 (TM)含量变化与 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在 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意义 ,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 ,同时测定 6 9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例正常人 (NC组 )血浆TM ;并根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SDM组 ) ,微量白蛋白尿组 (即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EDN组 ) ,大量白蛋白尿组 (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 ,CDN组 )。结果 ①与NC组 (1.4 6 11± 0 .392 6 ) μg·L-1比较 ,血浆TM水平在SDM组 (2 .0 2 81± 0 .5 813) μg·L-1、EDN组 (2 .6 6 32± 1.0 0 3) μg·L-1、CDN组 (4 .5 86 1±2 .5 2 91) μg·L-1,均显著升高 (P <0 .0 0 5 ,P <0 .0 0 5 ,P <0 .0 0 1) ;与SDM组比较 ,EDN组和CDN组血浆TM显著升高 (P<0 .0 5 ,P <0 .0 0 1) ,CDN组血浆TM水平显著高于EDN组 (P <0 .0 0 1)。②血浆TM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 (r值为 0 .5 74 ,P <0 .0 0 1)。③血浆TM分别与病程、FPG、GHbAc、BUN、Cr、TC、LDL、SBP、DBP呈显著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4 33、0 .2 2 7、0 .315、0 .2 2 8、0 .2 2 6、0 .2 0 7、0 .2 96、0 .4 77、0 .372 ,P均小于 0 .0 5 )。结论 血浆TM水平的测定有助于 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偏移现象。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7例SLE患者和17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10I、L-1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SLE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12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和IFN-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失调,IL-10升高,IL-12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中调亡相关基因p5 3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4 (cyclindependentkinase 4 ,CDK4 )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32例子宫内膜腺癌中p5 3和CDK4的表达。结果  32例子宫内膜腺癌中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4 3.8% ,p5 3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临床分期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CDK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8.8% (2 2 /32 ) ,CDK4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 >0 .0 5 ) ,p5 3和CDK4的表达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5 3和CDK4作为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