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同镇静分级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 5 3例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在不同Ramsay分级时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 (ESC)与BIS值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在Ramsay 4级时的ESC为 (1.6 6± 0 .16 )mg·L-1,BIS为 78.5± 4 .6 ,生命体征平稳 ,其HR、MAP、RRS、SPO2 与Ramsay 2级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与Ramsay 5级、6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随着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的增加 ,BIS值呈计量相关性下降并能指导镇静分级。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Ramsay镇静 4级时较为适宜 ,生命体征平稳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采血测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水平并记录MAP及HR。结果A组患者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B组、C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及拔管时明显低于A组(P<0.05)。C组皮质醇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拔管时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中MAP、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很好地调控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应激反应,但应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0只,体重280~320 g,随机分为2组。瑞芬太尼预处理(R)组(n=10)经股静脉注入瑞芬太尼,速度为0.6μg/(kg.min),每次输注5 min,连续3次,中间间隔5 min;盐水对照(C)组(n=10)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每次输注5 min,连续3次,中间间隔5 min;30 min后对所有动物的右侧颈内动脉用尼龙线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闭120 min,然后拔出尼龙线恢复再灌注。再灌注2 h后处死动物,取大脑组织标本,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细胞凋亡的情况,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观察发现R组细胞肿胀坏死明显减轻,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较C组明显减少。再灌2 h后R组凋亡细胞阳性率、TUNEL阳性率较C组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坏死,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儿骶管麻醉中几种镇静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儿骶管麻醉复合不同镇静药物的镇静效果。方法60例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会阴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骶管麻醉后分别静脉使用γ-羟丁酸钠(H组)80 mg/kg,咪唑安定(M组)1.5μg/(kg.min),丙泊酚(P组)50μg/(kg.min)维持镇静,记录术中镇静程度、手术时间,麻醉前、麻醉后、切皮时、术中、术后等5个时间点的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R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苏醒期状况、术后行为改变等。结果P组与H组和M组相比,镇静程度满意(P<0.05);与H组相比,苏醒时间短(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与术前相比,H组的HR在切皮时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组的HR和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较麻醉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H组相比,P组的MAP在切皮和手术30 min时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骶管麻醉中复合丙泊酚镇静,具有镇痛完善、镇静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观察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更加合理地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深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依麻醉深度检测手段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组Ⅰ)、BIS监测组(组Ⅱ)、HRVI监测组(组Ⅲ)、BIS和HRVI联合监测组(组Ⅳ),维持BIS值40~50,HRVI值30~40。结果麻醉期间组Ⅳ丙泊酚的使用量显著低于组Ⅰ、组Ⅱ和组Ⅲ;组Ⅲ、组Ⅳ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高于组Ⅰ和组Ⅱ;组Ⅳ苏醒时间显著短于组Ⅰ、组Ⅱ和组Ⅲ;拔管后患者烦躁例数组Ⅲ、组Ⅳ显著低于组Ⅰ和组Ⅱ。4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采用BIS和HRVI联合监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深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手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可更加合理地评价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麻醉开始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改为0.4μg/(kg·h)至手术结束停药,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羟考酮0.8 mg/kg;B组:同样方法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羟考酮1.5 mg/kg;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术后30、60、90 min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及追加镇痛药品情况。结果 A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BCS舒适度评分较B组高(P<0.05),A组患者术后头晕发生率低于B组,且追加药品人次较B组少(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预防术后痛觉过敏效果良好,患者舒适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常规复苏组(B组)、亚低温复苏组(C组)、瑞芬太尼复苏组(D组)、亚低温联合瑞芬太尼复苏组(E组),并设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但不致颤)。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peak±dp/dt)及血清COX2、H-FABP浓度,并于复苏后4h处死动物,观察心肌细胞ICAM-1的表达情况以评价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1与A组比较,其余4组LVEDP与peak±dp/dt在复苏成功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E组与B组比较,分别在复苏成功120、60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组LVEDP升高幅度以及peak±dp/dt下降幅度均小于C、D组(P<0.05);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A组比较,其余4组血清H-FABP与COX-2值明显升高(P<0.01);C、D、E组较B组明显降低,但E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P<0.05);3A组心肌细胞未见ICAM-1表达阳性细胞,B组可见大量阳性细胞,C、D组较B组阳性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较C、D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及瑞芬太尼干预均可改善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两者联用可提高疗效,具有协同功效。该疗效可能是通过延长亚低温治疗时间窗,更加有效地发挥瑞芬太尼和亚低温的自由基清除及抑制炎症反应作用而达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CC827肺癌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密度为1×106/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正常组(C组),脂肪乳组(10μg/mL,E组),低剂量丙泊酚组(1.5μL/mL,P1组),中剂量丙泊酚组(2.2μL/mL,P2组),高剂量丙泊酚组(3.2μL/mL,P3组)。丙泊酚处理后6、24、48h收集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实验处理6h后,收集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Nrf2mRNA和蛋白的检测。结果与C组相比,E组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和E组相比,P1、P2和P3组的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N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大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发和转移。这一过程可能与激活细胞内的Nrf2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选择性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研究组,n=32)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组(对照组,n=28)。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L1-2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0 g/L利多卡因5 mL(试验量),随后加入8.94 g/L甲磺酸罗哌卡因12 mL,研究组复合芬太尼0.1 mg(2 mL),对照组复合生理盐水2 mL。记录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测定麻醉前、切皮后60 min、切皮后90 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结果切皮后60 min、切皮后90 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切皮后60 min、切皮后90 m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90 min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90 min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芬太尼和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下腹部手术时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nt-1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取第2代BMMSCs培养48h后进行定向诱导,根据Wnt-11终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100ng/mL),B组(200ng/mL),C组(400ng/mL)和D组(空白对照组),诱导72h后更换为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4周,D组仅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MMSCs表面联合标记物进行鉴定。各组细胞培养至第4周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结蛋白(Desmin)、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情况。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组细胞在诱导后培养第1、2、4周时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及α-MHC的表达。结果 1原代BMMSCs于第2周形成集落,多呈梭形、星形,少数形状不规则。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诱导后细胞多为长梭形,呈一致性生长。2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MMSCs表面联合标记物的鉴定结果显示CD29、CD45、CD9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0.4%和99.5%。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常规培养至第4周,A组、B组、C组细胞胞质均呈阳性表达Desmin、Connexin43和cTnI,而D组细胞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B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各诱导组细胞于诱导后常规培养至第4周,胞质内可见平行排列的肌丝及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BMMSCs经诱导后,常规培养第1周时各诱导组细胞均表达GATA-4及Nkx2.5基因,在第2周时表达减弱,在第4周时表达增强,就基因表达而言,三个诱导组相比较,B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α-MHC基因在诱导后常规培养期间均不表达。对照组细胞在常规培养期间GATA-4及Nkx2.5基因的表达量为1,而不表达α-MHC基因。结论 Wnt-11可在体外诱导SD大鼠BM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诱导分化最适浓度为200n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乙咪酯、硫喷妥钠三种静脉全麻药麻醉中知晓及麻醉遗忘作用 ,以寻求更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连台要求的速短效麻醉方法。方法 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 5例 ,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用异丙酚 2mg·kg 1 、乙咪酯 0 4mg·kg 1 、硫喷妥钠 5mg·kg 1 诱导麻醉。其他诱导药物相同 (有东莨菪碱 0 .3mg、芬太尼 5 μg·kg 1 、琥珀胆碱 1 .5mg·kg 1 )。麻醉维持用 1 %普鲁卡因和 0 .0 8%琥珀胆碱复合液。术后 48h内双盲法收集麻醉中知晓资料。结果 三组知晓分别为 1 4%、5 .6%、1 3.5 % (P <0 .0 5 ) ,无痛知晓异丙酚优于其他二种 (P <0 .0 5 ) ,术毕下台知晓、离室知晓、离室清醒例数异丙酚高于另二种 (P <0 .0 5 ) ,术中作梦发生率分别为 7.9%、3.7%、4.8%(P >0 .0 5 ) ,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异丙酚最快 (P <0 .0 5 ) ,硫喷妥钠与乙咪酯差别不大。结论 异丙酚麻醉作用时间最短 ,知晓发生率最高 ;乙咪酯麻醉作用时间长于异丙酚 ,遗忘作用最强 ;硫喷妥钠麻醉苏醒类似于乙咪酯 ,术中知晓与异丙酚相似。应根据手术 ,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6 %贺斯 2 0 0 0 .5 ,HES)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AHHD)时血液动力学、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在硬外复合浅全麻下行食道癌根治及全髋置换手术患者 5 0例 ,麻醉前 30~4 0min内输入HES(15mL·kg- 1 ) ,使血容量增加 2 0 %。当Hb低于 90 g·L- 1 时输入同型异体血。术中连续监测HR、BP、SpO2 ,于HD前 (H0 )、HD后 15min(H1 )、输入同型异体血前 (H2 )以及术毕 (H3)各时点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HR、BP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Hb、Hct在HD后各时点均降低 (P <0 .0 5或P <0 .0 1)。PT在HD后H1 、H2 ,FIB在H2 时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采用HES行AHHD对心、肺、肝、肾及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血液保护是安全有效的 ,可避免异体血不必要的输入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对U937细胞SR-AⅠ及ABCA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人单核细胞株U937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丹红注射液对U937细胞清道夫受体AⅠ(SR-AⅠ)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 AB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以100 nmol/L佛波酯诱导U937细胞48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再以50 mg/Lox-L 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细胞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丹红注射液或其他干预因素处理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SR-A Ⅰ和ABCA1 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与50 mg/L ox-LDL组比较,LXR-a(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7)干预组U937细胞SR-A ⅠmRNA表达下降、ABCAl mRNA表达升高,但SR-A Ⅰ 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Al mRNA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3.0 mL/L丹红注射液干预组U937细胞SR-A Ⅰ mRNA的表达升高,10.0、30.0、60.0 mL/L丹红注射液于预组U937细胞SR-A Ⅰ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但各浓度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注射液干预组ABCAl mRNA的表达则呈浓度依赖性升高,但于60.0mL/L浓度时出现表达下降,3.0、10.0、30.0 mL/L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XR-a(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7)干预组比较,丹红注射液各浓度干预组ABCAl mRNA表达降低,10.0、30.0 mL/L丹红注射液干预组ABCA1 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各浓度组对50 mg/Lox-LDL干预的U937细胞SR-A Ⅰ mRNA的表达无影响,而明显增加U937细胞ABCA1 mRNA表达,尤其在浓度10.0、30.0 mL/L时增加ABCA1 mRNA表达明显.增加U937细胞ABCA1 mRNA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氧液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麻醉后切皮前(T0)至心肺转流(CPB)开始后10 min,对照组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试验组给予相等容量的高氧液。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0)、CPB开始后1 h(T1)、主动脉开放后2 h(T2)、主动脉开放后24 h(T3)共4个时点,测定MDA和SOD。结果T0时点MDA质量浓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1时显著增高,T2时达高峰,T3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T2时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0时点SOD活性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1、T2时明显降低,与试验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术中多巴胺用量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多巴胺用量,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氧液预处理能使MDA质量浓度明显下降,SOD活性保持不变,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观察全麻患者插管前静脉给予尼卡地平或美托洛尔后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0例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尼卡地平组 ,Ⅲ组为美托洛尔组。在诱导前 2min ,Ⅰ组静注生理盐水 10mL ,Ⅱ组静注尼卡地平 2 0 μg·kg-1,Ⅲ组静注美托洛尔 4 0 μg·kg-1,其余操作均相同。结果 与Ⅰ组患者的心率相比 ,Ⅱ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Ⅲ组显著降低 (P <0 .0 5 )。Ⅱ组和Ⅲ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在插管前后均显著低于Ⅰ组 (P <0 .0 5 ) ,而这两组间无差别。与Ⅰ组患者相比 ,LF及LF/HF在Ⅱ组升高 (P <0 .0 5 ) ,Ⅲ组降低 (P <0 .0 5 ) ;HF在Ⅱ组无明显变化 ,在Ⅲ组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插管前静注尼卡地平不能有效抑制插管时交感应激反应 ,反而增强了这种作用 ,而美托洛尔则相对能够有效抑制这种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4 种常见的不同镇痛方法对子宫切除术后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以选择较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 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将4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组(Ⅰ组);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Ⅱ组);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硬膜外镇痛组(Ⅲ组);曲马多静脉镇痛组(Ⅵ组)。观察麻醉前、手术后2、24、48、72 h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4种镇痛方法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②在抑制术后高血糖和术后应激方面Ⅰ组和Ⅲ组好于Ⅱ组和Ⅵ组,尤以Ⅲ组为优。结论 硬膜外镇痛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术后高血糖反应,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以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为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处理的心脏瓣膜组织在体内再内皮化的效果 ,试图确定最佳的再内皮化方法。方法 选用羊新鲜瓣叶 2 5个 ,分别用液氮冷冻 ,脱氧胆酸、戊二醛以及低 /高渗液、酶处理 ,比较各组瓣膜抗原性大小。将各组瓣叶分别植入羊股动脉内 ,3月后取出 ,扫描电镜观察再内皮化效果。结果 各种处理方法均可减弱瓣膜的抗原性。脱氧胆酸、戊二醛、低 /高渗液、酶处理组抗原性最低。体内再内皮化效果以脱氧胆酸、低 /高渗液、酶处理组最优。结论 经脱氧胆酸或低 /高渗液、酶处理的同种瓣抗原性低 ,受体内皮细胞易于再内皮化。  相似文献   

18.
Thedetectionrateofresectablesmallpancreaticcar cinomaisincreasingasaresultofrecentadvancesinvari ousdiagnosticimagingtechniques,however ,resectionatthetimeofdiagnosisispossibleinonly 5 %- 2 2 %ofthepatients[1] ,andmostofthepatientsbelongtoadvancedpancreaticc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胃黏膜pH值(pHi)的变化,探讨高氧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pHi的影响。方法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及高氧液组(n=10)。高氧液组每天静脉给予10 mL/kg高氧液,20 min内匀速泵完,连续7 d,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处理结束后,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30 min,再灌注后1 h、2 h分别记录心电图,左室内收缩压(LVSP)、左室收缩压上升最大速率( dp/dt max)、心率和pHi值。结果高氧液明显降低心电图S-T段的升高程度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pHi在缺血再灌注后显著降低,但高氧液组pHi降低幅度在再灌注后1 h、2 h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兔缺血再灌注前,静脉输入高氧液可以明显改善胃肠道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