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参与内毒物代谢的重要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1,GSTM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基因表达状况与其遗传基因型及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基因型,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GST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5-aza-dC处理结肠癌细胞系,RT-PCR方法检测GSTM1基因转录水平。结果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SW1116为GSTM1非空白基因型,而HCT116、Lovo、Colo结肠癌细胞系为GSTM1空白基因型。MSP检测发现SW1116细胞中GSTM1基因主要呈非甲基化状态,其他5个细胞系中呈甲基化状态,而且基因表达缺失。经5-aza-dC处理后,HT29和SW480细胞的GSTM1基因表达复活,而HCT116、Lovo、Colo细胞中GSTM1仍无扩增。结论 GSTM1基因转录受到遗传基因型和表观遗传启动子甲基化双重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膀胱癌中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转录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和逆转录PCR(RT-PCR)技术分别检测54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及45例相应癌周正常组织、3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中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转录水平。结果①31.5%(17/54)膀胱癌组织中BLU基因高甲基化,相应癌周正常组织和3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未发现该基因高甲基化改变;②甲基化状态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③在45例膀胱癌组织中,BLU表达缺失率为42.2%(19/45);④BLU mRNA表达缺失与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⑤在启动子高甲基化的膀胱癌中,92.3%(12/13)BLU mRNA表达异常下调或缺失。结论膀胱癌中频繁发生BLU基因的高甲基化和mRNA表达缺失,其高甲基化可能是基因转录失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甲基化状态与SOX1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及TA克隆分析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系、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SOX11基因mRNA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OX1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平均甲基化率为81.07%,远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SOX11甲基化率(1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和CaSki中SOX11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其甲基化率分别为90.71%、97.14%、77.14%、99.64%。宫颈癌组织中SOX11基因mRNA的表达量远低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OX11基因的表达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呈负相关(P<0.001,r=-0.808)。经去甲基化剂5-氮杂胞苷处理后,在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宫颈癌HPV感染可能增加SOX11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OX11基因启动子区的DNA高甲基化而使其表达沉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和黏蛋白-1(mucin-1,MUC1)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标本45例,另取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3和MU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Gal-3在癌旁组织、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73.3%,大肠癌中Gal-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Gal-3的阳性表达率为61.5%(16/26);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89.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3)。MUC1在癌旁组织、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4.5%,大肠癌中MUC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MUC1的阳性表达率为34.6%(9/26);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结论大肠癌中Gal-3和MUC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Gal-3和MUC1在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其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NHG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肿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患者的肝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qRT-PCR检测SNHG5在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SNHG5敲除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系,qRT-PCR验证敲除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干细胞瘤球形成实验检测肝癌干细胞的形成与增殖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MT与干细胞调控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48例肝癌患者中,SNHG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其高表达与肝癌的肿瘤大小、HBV感染、病理分化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在细胞水平,敲除SNHG5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Huh7的侵袭迁移能力和干细胞球数量及直径;同时SNHG5敲除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增高,而N-cadherin和干细胞调控基因OCT4、SOX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SNHG5在肝癌中高表达,敲除SNHG5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与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敲除SNHG5促进肝癌细胞系EMT的逆转、降低肝癌干细胞特性获得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D2-40在肺癌中的表达,观察微淋巴管在肺癌中的分布及结构特点,探讨淋巴管生成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包含肺癌中心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大致正常组织的肺癌标本中D2-40、CD34的表达,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癌旁LMVD与临床病理参量的关系。结果 D2-40标记的LMVD与CD34标记的MVD不相关(P>0.05),肺癌中存在较为活跃的微淋巴管生成,癌旁组织尤为显著,癌旁LMVD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组织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肿瘤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1)。结论 D2-40是一种较为理想、更为可靠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淋巴管生成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重要作用,抗淋巴管生成的治疗将为肺癌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46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qRT-PCR法检测DNMT3B在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合成针对DNMT3B的siRNA并转染MHCC97-H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46例肝癌患者中,DNMT3B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升高者占73.91%,其高表达与肝癌的病理分化类型和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在细胞水平,抑制DNMT3B基因表达使MHCC97-H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干扰DNMT3B基因可以增加抑癌相关基因RASSFA1、APC、MTSS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DNMT3B与肝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调控下游抑癌基因甲基化水平影响其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5-氮胞苷对宫颈癌细胞系DAPK1异常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宫颈癌细胞系SiHa及HeLa中凋亡相关蛋白激酶 1(DAPK1)的表达与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5 氮胞苷对细胞DAPK1表达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分析细胞中DAPK1的甲基化状态;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不同浓度 5- 氮胞苷干预对宫颈癌细胞 DAPK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MTT法观察5 -氮胞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DAPK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 SiHa中有甲基化修饰,5- 氮胞苷干预能使其甲基化的DAPK1基因重新表达并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DAPK1 的甲基化修饰是宫颈癌发生重要机制之一,5 -氮胞苷能使甲基化的DAPK1去除甲基化修饰,重新表达并恢复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任何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例4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5的表达。比较AQP5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淋巴结、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AQP5表达与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45个肿瘤标本中,14例(31.1%)高表达AQP5,29例(64.4%)中度表达,2例(4.4%)无AQP5染色。癌旁和正常组织中AQP5表达率分别为3例(6.67%)和3例(6.67%)。AQP5的表达还与TNM分期(P=0.002)、淋巴结转移(P=0.016)、远处转移(P=0.000)呈正相关。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中其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QP5可能被用作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干预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9706生长增殖及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细胞株Eca9706,并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该细胞株。MTT法检测干预前后细胞增长率的变化,FCM法检测干预前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RT-PCR技术检测干预前后Eca9706细胞TFPI-2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干预前后Eca9706细胞TFPI-2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细胞株Eca9706存在TFPI-2基因超甲基化状态,经5-Aza-CdR处理后,超甲基化状态解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细胞中TFPI-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同时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处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食管癌细胞系TFPI-2基因超甲基化可抑制其mR-NA表达,当其超甲基化解除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同时细胞凋亡率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的表达与喉癌的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们医院2008年5月~2008年11月共52例行喉癌手术切除的标本,提取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Bmi-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喉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mRNA荧光检测比较,3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组织;32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喉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 Bmi-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喉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喉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Rb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和 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Rb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均可见Rb阳性表达 ,而大肠癌中Rb阳性率仅为 4 5 % ;CyclinD1在正常黏膜中几乎未见阳性表达 ,在癌组织中阳性率为 4 0 % ;Rb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 ,Rb阳性者的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Rb阴性者 (P <0 .0 5 ) ,而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Dukes分期均无相关性 ;CyclinD1表达与大肠癌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Rb表达缺失和CyclinD1过度表达均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 (PML)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ML的表达。结果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ML的表达随病理分级的上升而降低(P <0 0 5 ) ,随肿瘤侵入肌层而降低 (P <0 0 5 )。结论 PML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及肿瘤侵入肌层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NF-α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并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结果 TNF-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癌细胞胞浆中,阳性率为47..5%(19/40),细胞核内无阳性表达;癌旁正常肺组织内无阳性表达(P<0..05)。结论 TNF-α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FAK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了52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AK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了FAK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FAK蛋白在3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了FAK表达与肝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FAK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0.48±0.12 vs.0.17±0.07;P<0.05)。FAK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FAK表达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生存率的因素。30例肝癌组织细胞质中广泛表达FAK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质内,阳性率为60%(18/30),癌旁组织阳性率为26.3%(8/30),10例正常肝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2/10)。结论 FAK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这与肝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也是判断肝细胞癌手术治疗预后的指标,提示FAK可能成为肝癌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了NM23/NDPK在正常膀胱、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M23在正常膀胱中表达阴性,而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7.5%。鳞癌、腺癌的NM23表达与诸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而移行细胞癌NM23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正相关。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肿瘤的NM23阳性表达率较未转移者低,阳性表达组术后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提示NM23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并对移行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诱导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重新表达的可能性及机制。方法用EGCG诱导ERα阴性的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蛋白表达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以ERα阳性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 MDA-MB-435s细胞ERα基因启动子CpG岛处于高甲基化水平,经过EGCG诱导后,CpG岛高甲基化水平降低,出现去甲基化,ERα蛋白重新表达。结论 EGCG可能通过去甲基化作用逆转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哈萨克族(哈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食管鳞癌、癌旁正常组织及样本临床病理学资料。以CD68为分子标记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哈族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通过计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目来量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癌巢和间质部位)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上皮和间质部位)的分布及密度。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情况,分析高密度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否与哈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及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结果 (1)哈族食管组织癌巢及间质中CD68阳性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2)哈族食管鳞癌癌巢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密度与哈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晚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而这种相关性更明显的体现在哈族食管鳞癌间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晚期)之间(P<0.001);(3)通过生存分析发现在哈族食管鳞癌癌巢中高密度CD68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高密度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促进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且可作为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6 3例大肠癌、10例癌旁组织及 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 ,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0 .0 5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VEGF阴性者 (P <0 .0 5 ) ,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VEGF表达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MVD与VEGF可作为大肠癌病程检测的指标 ,对患者治疗的选择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50(CA50)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大肠黏膜(10例)、大肠癌远旁(40例)、近旁(40例)和癌(40例)组织中CA50的表达。结果CA50阳性表达率按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癌远旁、近旁、癌组织的顺序依次增高,且阳性表达率在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A50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 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CA50的表达对评价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