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检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模型大鼠大脑及肠道组织中的5-HT分泌表达的差异,探索5-HT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成D-IBS动物模型,冰水灌胃法造成C-IBS动物模型,并鉴定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下丘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组织中5-HT阳性细胞并进行分析。结果IBS模型经鉴定符合其病理特征。结肠组织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炎性表现。D-IBS组海马、下丘脑、空肠、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5-HT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并且空肠、回肠阳性细胞数也多于C-IBS组(P<0.05);C-IBS组海马、下丘脑、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阳性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IBS模型大鼠大脑及肠道中5-HT的增加与IBS发病相关,5-HT在IBS不同亚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不同受体在大脑和消化道的表达分布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外源性的PAR2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了解PAR2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便秘型IBS(IBS-C)患者16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经结肠镜钳取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PAR2的表达情况。在正常大鼠直肠内注入PAR2激动剂,观察内脏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PAR2主要表达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中可见大量的表达,此外在黏膜下层也可见阳性表达。通过图像分析,各组的积分吸光度(IA)没有明显的差异,PAR2在IBS直肠黏膜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也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大鼠直肠内注入PAR2激动剂(SLIGRL-NH2,50μg/只)4h后,测定腹壁肌电活动,发现PAR2激动剂组在直肠球囊扩张时,随着扩张球囊容量增加,腹壁肌肉收缩的肌电图明显增加,球囊无扩张时腹壁外肌通常无肌电活动。球囊容量增加到0.8mL、1.0mL和1.2mL时PAR2激动剂组的腹壁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R2在直肠黏膜中高度表达,肠道PAR2活化后大鼠内脏敏感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以及5-HT3、5-HT4受体可塑性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IBS合并腹泻组(IBS-D)I、BS合并便秘组(IBS-C)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乙酸灌肠、冰水灌胃的方法制备IBS-D和IBS-C大鼠模型。用5-HT以及5-HT3、5-HT4受体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肌间神经丛的5-HT及其受体数量的变化。结果①大鼠肌间神经丛5-HT阳性肠神经元数目IBS-D组(4.37±0.88)显著高于对照组(2.99±0.41,P<0.01),而IBS-C组(3.04±0.35)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②大鼠肌间神经丛5-HT3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922);③大鼠肌间神经丛5-TH4受体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IBS-D组(141.98±6.96)显著低于对照组(159.90±2.55,P<0.01),而IBS-C组(155.62±2.0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肠肌间神经元内的5-HT含量及5-HT4受体数量的显著增多可能与IBS-D大鼠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内脏敏感性的作用途径。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经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结肠炎后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其中3个结-直肠扩张(CRD)实验组(n=6)及3个CRD对照组(n=4)分别给大鼠替加色罗和生理盐水灌胃,在灌胃3、7、14 d后记录腹壁肌电活动;1个免疫组化(IH)实验组(n=6)及其对照组(n=6)分别在替加色罗和生理盐水灌胃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替加色罗灌胃3 d后,在1.2、1.6mL扩张容量下,大鼠腹肌收缩次数(6.00±1.10,3.17±0.98)较对照组明显减少(9.50±2.52,13.0±2.31,P<0.05)。替加色罗连续灌胃7 d和14 d后,在0.4、0.8、1.2、1.6 mL扩张容量下,大鼠腹肌收缩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替加色罗灌胃7 d后,结肠内SP染色评分下降,而CGRP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替加色罗可以明显降低结肠炎大鼠对结肠球囊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其降低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胃肠道内脏感觉传入神经表达SP有关。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活检钳分别钳取IBS患者腹泻型、便秘型和对照组各10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黏膜,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上皮均可见到杯状细胞内黏液泡和融合的黏液分泌泡明显增多;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有改变,呈现功能活跃状态。4例发病前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的腹泻型IBS,肠黏膜中浆细胞多见,并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小肠和结肠黏膜内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肥大细胞等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在IBS症状发生的神经免疫、内脏感觉过敏等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血清酪酪肽(PYY)水平及其空肠黏膜上皮细胞PYY受体的变化,探讨IBS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IBS腹泻型组(D-IBS组)、IBS便秘型组(C-IBS组)及对照组,应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PYY水平及反映受体特性的两个参数: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容量值(Bmax).结果 ①D-IBS组血清PYY水平为(66.50±32.10)pg/mL,与正常对照组的(15.33±10.63)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BS组血清PYY水平为(19.51±17.62)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IBS组Kd=203.29±77.14,Bmax=645.71±184.30;C-IBS组Kd=347.43±162.76,Bmax=671.86±162.96,与正常组(Kd=328.75±92.11,Bmax=880.00±410.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可能与血清PYY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与其受体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C)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血浆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等胃肠激素有无影响。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招募26例IBS-C患者,同时招募28例健康对照者,对2组人进行MMC的监测,观察IBS-C患者给予5-HT4受体激动剂后MMC的变化。并且在给药前后留取MMC不同时期(Ⅰ、Ⅱ、Ⅲ期)的血液样本,对MOT、SS、NO浓度进行检测。结果①IBS-C患者给予5-HT4受体激动剂后,MMC周期显著缩短,MMCⅢ期收缩波幅均显著升高(P<0.01),MMCⅢ的传播速度加快(P<0.001)。②IBS-C患者给5-HT4受体激动剂后,血浆MOT水平显著升高(P<0.001),SS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NO水平显著降低(P<0.01)。③与健康人相比,IBS-C患者不同MMC时期血浆MO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而SS浓度及NO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01,及P<0.01)。结论上述结果为5-HT4受体激动剂治疗IBS-C的机制提供新依据,为研究IBS发病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方法 用鱼松、奶粉、黄豆粉、白糖、鸡蛋等市售食品按比例配制特制饲料喂养幼龄大鼠建立动物模型 ,观察对大鼠摄食量、体重及下丘脑和血浆八肽胆囊收缩素 ( CCK- 8)浓度的影响 ,同时对特制饲料与常规鼠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 模型大鼠日摄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体重增长缓慢 ,下丘脑和血浆八肽胆囊收缩素水平显著升高。特制饲料多种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含量低下。结论 该模型符合小儿厌食症的自然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状态稳定 ,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探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新的防治途径。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肠功能恢复汤治疗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收集小肠灌洗液并测定灌洗液中的溶菌酶含量,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情况,取回肠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测量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取回肠组织制成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DAO和D-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小肠灌洗液中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P<0.01)。肠功能恢复汤组小肠黏膜的病理形态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神经系统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紊乱时的变化以及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道肌间神经丛内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芍承气汤组(CSCQD组);模型组和CSCQD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射质量浓度为50g/L的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CSCQD药液.测定大鼠的胃肠传递时间,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变化,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回肠及结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SCQD组传递指数(TI)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P<0.05),NOS神经元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CSCQD通过逆转肠神经系统NOS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改善SAP大鼠的肠动力,同时减轻了胰腺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isacommon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inpopulations.RecentstudieshaveshownthatpersistentIBSsymp tomsdevelopedinbetween7%and31%ofsubjects afterinfectiousgastroenteritisandtransientinflam mationenteritis[1].Thisassociation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正常人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孤啡肽受体(ORL-1)的表达,探讨其在IB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黏膜标本取自20例正常人和27例腹泻型(D-IBS)、23例便秘型(C-IBS)患者空肠上段及升结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肠黏膜ORL-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空肠上段及升结肠均有ORL-1mRNA的表达,且空肠上段表达量高于升结肠(P<0.05);D-IBS患者空肠及升结肠黏膜ORL-1mRNA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IB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ORL-1受体在人胃肠运动及IB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OFQ/ORL-1系统对IBS不同亚型的调节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下丘脑肾素活性(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另取10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12周后,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RA及AngⅡ的水平。结果平肝降压胶囊能显著降低SHR血压(P<0.01);模型对照组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予平肝降压胶囊治疗后血浆、下丘脑RA和Ang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从而达到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4.
4种夏枯草提取物对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对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 运用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家兔胸主动脉收缩模型的方法,记录了4种夏枯草提取物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离体胸主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 夏枯草氯仿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使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胸主动脉收缩曲线右移,且使其最大收缩幅度变小,而夏枯草水提取物则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胸主动脉收缩曲线无明显的左移或右移。结论 夏枯草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监测,探讨肛肠动力监测值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肛管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监测系统检测200例符合RomeⅢ诊断标准的OOC患者及5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监测相关指标,分别分析肛门直肠压力指标和感觉功能监测指标,观察肛肠动力学和感觉功能改变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治疗上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比分析OOC患者与对照组的动力和感觉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200例OO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正常84例,异常116例(Ⅰ、Ⅱ、Ⅲ型分别为64、38、14例);Ⅱ型组肛门静息压明显低于对照组、Ⅰ型组和Ⅲ型组(P<0.05)。200例OOC患者中,76例直肠感觉功能正常,124例患者异常。OOC组感知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OC组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括约肌的长度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但松弛压OOC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测定对OOC的动力障碍分型诊断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硬化模型,观察口服谷氨酰胺对肝硬化大鼠肝功、死亡率及空肠粘膜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并对空、回肠粘膜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对肝硬化大鼠肝功、死亡率无明显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治疗组空肠粘膜谷胱甘肽含量及空、回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显著增加( P<005),且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减轻肝硬化时肠粘膜损伤,增加空肠粘膜谷胱甘肽含量。提示谷氨酰胺可用于预防肝硬化时与肠粘膜损伤有关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来评价心功能。结果①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联合组心率、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末压、脉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②心动超声显示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短轴缩率、E/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③联合组BNP水平较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明显升高(P<0.05)。④联合组心脏/体重、湿肺/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结论可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超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