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车轮传感器的安装及存在的问题 自80年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在技术手册中对车轮传感器(以下简称磁头)的安装尺寸一直定为磁头的顶面距钢轨上平面的距离为37+2 0 mm(适用于50 kg钢轨及60 kg钢轨). 相似文献
2.
3.
1 问题的提出机车车轮的常规维修过程是将轮箍、轮辋按一定的内、外径尺寸切割 ,在公差要求的技术范围内 ,使彼此达到良好的配合 ,组成一个完整的车轮 (部分车型轮箍、轮辋公差要求 ,见表 1)。表 1车型 轮辋对轮箍过盈量 (mm)轮辋尺寸和公差 (mm)轮辋对轮箍过盈量公差带宽Δ(mm)东风 1.1~ 1.30890-0 .50 .2韶山1型3型6型1.3~ 1.64型 1.4~ 1.8010 70-0 .30 .30 .46K 1.1~ 1.6 1.17510 70 1.0 700 .56G 1.1~ 1.5 10 70± 0 .2 5 0 .4在此过程中 ,轮箍、轮辋过盈量过大 ,会使轮箍应力过大产生裂痕 ,过盈量过小易彼此脱离 ,从而… 相似文献
4.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轮磨损是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的一大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2D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列车轮对尺寸在线测量的新方法,阐明了该测量方法的系统构成及在线测量原理。系统由两组激光位移传感器和两组激光对射开关组成,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轮对外形轮廓线,然后根据踏面几何关系得到轮缘高、轮缘厚尺寸值;提取同一车轮通过该在线测量系统时传感器输出的各时刻轮缘顶点坐标,经时空还原将轮缘顶点变换到同一时刻的轮缘顶点圆上;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圆得到车轮直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轮对尺寸在线测量系统能满足轮对尺寸的现场实际测量要求,为轮对尺寸在线非接触式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6.
7.
8.
介绍了货车检修单车试验的传统试验过程和整体试验过程,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建议把单车试验整体试验过程运用于货车的各级修程中。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车轮踏面参数的自动检测装置,采用激光测距与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准确测量轮缘厚度、踏面磨耗、轮辋宽度、轮辋厚度等参数,并实时显示、记录。所用测量仪器具有与HMIS系统通信的功能,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上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和加拿大的货运铁路在车轮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车轮的贯通性垂向轮辋裂纹(VSR),随着轴重的增加变得更为明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尚不明确,美国Amsted Rail公司对车轮失效进行了轴向残余应力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城轨车辆车轮踏面磨耗人工检测劳动强度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在轨道外侧安装一组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车轮踏面数据采集;其次结合标准轮对踏面轮廓数据,采用数据预处理、坐标旋转、数据融合等算法获取实际车轮踏面轮廓线;最后根据踏面磨耗几何关系获得车轮踏面磨耗值。通过踏面磨耗检测误差分析以及现场标准轮对实验和过车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检测精度为±0.2 mm,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踏面磨耗检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在地铁车辆现有偶数轮缘厚度等级基础上,通过安全性仿真计算、镟修试验和跟踪、平稳性测试等方法,研究增设奇数轮缘厚度等级的可行性,以减少在恢复轮缘厚度情况下所造成的车轮直径浪费,延长车轮使用寿命,降低车轮维修成本,提高车轮镟修经济性。研究成果可为地铁车辆推广奇数轮缘等级镟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动车组生产和检修完成后,须保证同轴左右车轮分配重量平衡在一定阈值之内,该平衡度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动车组的行车安全。为提高轮重检测设备的精准度,对动车组轮缘承力称重传感器原理、使用方式及行车安全问题进行逐一阐述和分析,得出采用轮缘承力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铁路机车轮周功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藏高原铁路(格尔木-拉萨段)自然环境条件异常严酷,平均大气压力只有62kPa-54.4kPa(对应不同海拔),冬春季最低气温(风险率10%)约为-25℃~-33℃。低气压和低气温均构成对机车轮周功率(内燃牵引时)和列车阻力的影响。基于相关参数和修正系数的分析和选择,文章阐明了高原铁路所需机车轮周功率和列车比功率与列车最高速度、保有加速度及列车质量之间的关系。结合青藏高原铁路情况根据列车最高速度和保有加速度的推荐值得出青藏高原快速通过旅客列车和快速货物列车所需的列车比功率和机车轮周功率。这些建议值呆用以选择或设计高原机车。文章中所提供的有关原则、方法和步骤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铁路列车中的机车或动力车。 相似文献
18.
19.
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结构与其他轨道交通车辆不同,其转向架走行机理差异是关键。为此,从单轨列车轮辋与轮芯的摩擦连接行为、摩擦特性研究入手,将走行轮轮辋圆锥斜面椎角由28°优化为27°。通过静扭试验,验证了优化后的27°轮辋传动性能优于28°轮辋。运用Hyperwoks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过后的轮辋刚度与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