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北京地下直径线崇文门三角地段位于北京站西端咽喉区,上跨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隧道在地铁2号线东南出入口与崇文门饭店之间的狭小空间通过,隧道与崇文门饭店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为2.68m  相似文献   

2.
<正>1高风险北京地下直径线是北京铁路枢纽改建工程,被北京市政府列为"最难、风险最大的在建地下工程",成为北京地区第1个进行全线风险评估的地下工程。与既有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运行,近距离穿越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上跨地铁5号  相似文献   

3.
<正>1概述位于崇文门内大街永中以东100m处的污水隧道侵入北京地下直径线路由,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移。改移后的污水隧道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崇文门—北京站区间,改移路由见图1。  相似文献   

4.
建设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需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崇文门北京站区间隧道,为保证既有地下铁道正常运营和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车站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根据崇文门站的暗挖施工的监测资料和既有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计算和分析下穿情况下2号线区间结构的受力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盾构向大直径、深埋方向发展,作为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盾构竖井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处于城市中心区、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的盾构始发竖井。北京地下直径线受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标高限制,盾构始发竖井深度达到了30m,距天宁寺2号匝道桥近5m,围护结构采用41m深的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地下直径线穿越既有建筑物的方式有上穿、下穿和侧穿3种,工程界和学术界对暗挖隧道穿越建筑物及管线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1],DK0+752—DK0+783段隧道需上跨已运营的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隧道与崇文门站的平面交角79°(见图1)。隧道断面为  相似文献   

7.
三维交叠隧道列车运营对环境的振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宣武门地段交叉穿行地铁2号线及4号线宣武门车站,以此复杂的空间三线交叠隧道为背景,对列车振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通过荷载数定法和解析公式法,分别计算既有地铁列车和直径线铁路列车的振动荷载曲线,并作为激励源作用于所建立的宣武门地段的动力有限元模型上,进行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有效地选取拾振点和振动参量,对其动力响应的特点及振动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下直径线宣武门地段的开通运营会增加邻近地铁结构的振动响应和附加动应力,对结构耐久性和正常使用有一定影响;地面点产生的振动速度较小,不会对地面结构造成损坏;地面点的垂向振级超过规范标准;考虑此地段振源复杂、结构重要,建议采取较高减振措施,不需特殊减振;动力响应随着离开振源的距离不同而呈有规律的变化,且在离开振源水平向一定距离内存在振动放大区.  相似文献   

8.
<正>1工程概况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Ⅰ标段从崇文门三角地由东向西经崇文门西大街、前门大街至宣武门。盾构段隧道里程DK1+625—DK4+756,长度3131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路最小曲线半径850m,最大纵向坡度16‰。  相似文献   

9.
<正>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ZJX1标段工程范围为崇外大街至宣武门相关隧道(明挖段、浅埋暗挖段及盾构暗挖段)及轨道工程,起讫里程为DK0+565—DK4+756,全长4191m。线路呈东西走向,经崇文门西大街、前门大街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需要下穿既有2号线宣武门车站,形成十字交叉,需修建换乘结构,换乘通道垂直下穿既有站,然后顺着既有站底板开洞后接站台板,施工过程需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对既有线的保护标准、下穿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的辅助措施和步序、拆除底板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施工效果和监控量测结果等进行研究,使4号线宣武门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并实现了最短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11.
广州部分地铁线路铺轨基地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探讨铺轨基地设置的原则,说明铺轨是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工序,铺轨基地的数量和位置的合理设置是影响铺轨工期的重要因素,并总结广州部分地铁线路的铺轨基地的设置情况,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探讨采用柱洞法结合超前管幕施工的控制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轨道和隧道结构进行加固.根据现状评估数据制订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控制标准,并制定各施工步序的沉降控制值.监测结果表明: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缝处沉降量最大,是施工控制的重点部位;超前管幕起到了防塌作用,但其自身施工引起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9.52mm,选用时应慎重;侧洞管幕施工完成时,变形缝处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且道床与隧道间发生严重脱离.采用抬升注浆和充填注浆分别对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累计沉降量超限及道床与隧道间脱离进行处理,最终将既有地铁隧道结构沉降量控制在16.75 mm以内,道床与隧道间脱离区域被有效填充,确保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韩国首都汉城第1条地下铁道于1974年问世。至今,在28年的时间里,兴建了8条地铁线,总长度已达278公里,平均每年建成近10公里线路,其建设速度之快在世界地铁建设史上是罕有的。如今,汉城第3阶段9号至12号地铁线的计划已开始实施,其中9号地铁线己开始施工,预计这4条地铁线建成后,总长度将超过4O0公里。这一宏伟蓝图不仅展示出汉城城市地铁建设快速有序发展的雄心壮志,而且还计划将7号地铁线向西延伸与仁川市的3号地铁线相连通,这将使城市间的地下铁道连为一体,也将揭开城市间地下铁道一体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场线东直门站上跨下穿既有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站后折返线工程为背景,研究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及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结构进行检测加固。根据检测评估、模拟计算和安全检算等结果制定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标准,并将沉降控制值按关键施工工序进行分解。施工过程中,采用加垫方法和PLC液压同步控制顶升技术等主动控制沉降。监测数据表明:隧道结构与轨道结构保持密贴;线路的轨距、水平、变形缝开合度均未超出控制值;开挖中导洞阶段及盖挖法施作下穿结构边墙和底板阶段既有地铁结构沉降占总沉降的50%左右,是施工控制的关键阶段;变形缝差异沉降超出控制值,是施工控制的重点位置;变形缝附近沉降、差异沉降等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是监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王邠 《铁道通信信号》2005,41(12):51-52
目前地铁通信网广泛采用了OTN传输系统,OTN是专为地铁设计的综合传输接入系统,对OTN特点、组成、功能、结构和帧结构情况进行介绍,为系统运行和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吉 《铁道知识》2006,(6):42-45
自从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后,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城市修建了地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乘客对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的需求,通过对轮椅乘客和盲人乘客的调研,发现地铁车站现有无障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缺少针对地铁无障碍设计的技术标准,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常常让设计人员感到为难。为此,结合现行无障碍设计的技术标准,以不同乘客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为主线,讨论地铁车站的无障碍设施,以及与每个无障碍设施相配套的细节设计,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和优化建议。希望为新建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对无障碍细节设计的关注,进一步完善地铁车站的人性化关爱设计,实现真正的“走到哪里都没有障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地铁公共环境因自身缺陷而强调以人为本的色彩设计理念:以人的功能需求为目的的地铁导视系统色彩整合设计,以及以人的情感需求为目的的地铁公共环境色彩整合设计。这两种色彩表现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和谐的地铁视觉环境探索。正是这种有效的系统规划和管理使地铁空间色彩彰显秩序感和人文感,最大化地防止地铁视觉的污染和泛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作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且处于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扩散速度快,因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地铁火灾事故的成功疏散逃生必须做到有完善的消防设施、现场工作人员的有效施救、旅客开展自救并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这三项,才能有效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扭环线型地铁,为解决正在规划拟建的城轨线路在主城区的线网密度太低,而在总体城轨规划中线路的长度太长、投资太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线型方案。在一条有上下行双线的地铁运营线路上至少有一个通过线路自身的扭转形成的环型,在这个环型上至少有一个线路自身的、上下分离立体交叉的换乘车站。用主城区的扭环线型地铁与郊区的并联高架路相配合组成大城市的骨干公共交通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