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铁路长大隧道应急通信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EPON无源光网络的应急通信系统,用于铁路长大隧道内的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传输,解决目前长大隧道应急通信中存在的业务能力弱、抗干扰性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介绍铁路长大隧道应急系统的组网、站内设备、隧道内光通话柱等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2.
铁路隧道口通常地形较复杂,隧道内空间较封闭,隧道口或隧道群之间无线场强起伏较大,因此隧道无线覆盖方案一直是铁路通信行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5G-R系统隧道内上下行链路预算,针对短隧道、中长隧道、长大隧道和隧道群等场景,介绍5G-R隧道内组网方案,针对新建铁路和既有铁路隧道内建设5G-R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工程建议,可为5G-R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隧道众多,电波在隧道中的传播特性和自由空间各不相同.一方面,隧道直线距离短、弯曲多,直射波传播有困难;另一方面,隧道内有吸收衰减和多径效应,使极化紊乱、传播衰减大,因此隧道内成为无线列调场强盲区.  相似文献   

4.
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承建的武汉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范湖站区间隧道,长1017m,是国内首座瓦斯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期间该公司制定并演练了《范汉区间瓦斯爆炸应急预案》、《范汉区间瓦斯燃烧应急预案》、《范汉区间有害气体中毒应急预案》,执行了《范汉区间瓦斯隧道安全管理制度》。自2008年9月19日右线始发,至12月30日贯通;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GSM-R试验工程隧道覆盖技术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GSM-R弱场强区以及盲区的覆盖问题是GSM-R整个无线覆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GSM-R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基于GSM-R铁路专用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对隧道覆盖的技术解决方法进行探讨,针对青藏铁路试验段工程中的隧道覆盖系统中一系列技术问题给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隧道内发生涌水现象,超出区间废水泵房的排水能力时,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应急排水。针对地铁区间隧道应急排水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直接排水、并联排水和串联排水的应急排水方案。直接排水简单、方便、高效,适用于距离短、埋深小的区间隧道;运用并联排水和串联排水,能够有效提高流量或扬程,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抢险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长大区间隧道。排水泵是应急排水工程的主要工具,应根据现场实际所需流量和扬程情况,按照安装方式、排水水质和能量来源,选择合理的排水泵。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地铁隧道应急排水系统的信息采集、物理定位、资源共享、隐患排查等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重载铁路双洞单线长大隧道的场强覆盖是GSM-R覆盖领域的难点,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此种隧道类型GSM-R覆盖的解决方案,解决列车沿上下行不同线路驶入双洞单线隧道可能出现的掉话问题,并给出洞内逻辑基站洞外放置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模拟在实际运营的情况下,区间隧道同时存在3列列车在同一区间隧道内情况下,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火灾模式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并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结论,文章对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列车数量、客流量、运行年限对地铁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了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预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界大气温度直接影响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对湿度、列车数量和客流量具有相似的波动规律;运行年限的增加导致区间隧道热堆积加剧,使区间隧道环境温度逐年升高;利用回归模型的T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各因素对区间隧道环境温度的影响程度,而回归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隧道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0.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形势下,从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剩余空间,铺设市政管线。研究了3种不同形式的区间隧道(双圆隧道、单圆隧道、矩形隧道)内铺设管线的方式,并分析了外来管线对隧道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