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冬季采暖期内供热需求较大,在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在采暖季节利用太阳能为建筑供热,从而有效降低建筑采暖能耗,达到节能目的。为了减少太阳能波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采用新型储能技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与系统供热量。文章以长春地区典型建筑为例,研究新型复合储能材料并开展储能型太阳能供热系统仿真,分析新型储能型太阳能供热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及节能效益。与传统的蓄热水箱相比,采用新型的复合储能材料能够将太阳能保证率提高至25%以上,甚至达到30%以上,采暖季节太阳能供热量可提高至1 100 k W·h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清管施工中实时跟踪清管器,设计一种基于GPS系统和GSM通信系统的智能清管器跟踪系统,系统包括发射机、中继器和监控系统。发射机搭载在清管器上持续发射电磁信号和静磁信号,中继器预先埋设在设定的跟踪点接收和转发通过信息;清管器通过跟踪点时,中继器接收发射机发出的信号,精确识别出清管器并将通过时间和跟踪点GPS位置信息通过GSM网络发送至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接收到信息后,在监控界面地图上实时显示通过位置和通过时间。清管器卡堵时,系统可及时在地图上指示卡堵区间和到达卡堵现场路径。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清管器智能跟踪,通过时间和通过位置记录精确,降低清管施工中安全风险,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隧道在进行通风时存在效率低、自然通风负压不达标、机械风机通风能耗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太阳能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太阳能热效率进行利用实现空气的加热,进而对"热和光进行转换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公路隧道太阳能自然通风系统设计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公路隧道太阳能自然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太阳能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强 《西部交通科技》2023,(10):206-207+217
目前的路侧感知系统采用毫米波雷达、高清相机等单一传感器,无法对车辆同时进行识别与跟踪,难以为高速公路的调控与预警提供有效的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雷视融合的车辆跟踪系统,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和高清相机数据对车辆进行精准识别与跟踪,为高速公路的快速、安全通行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通过与传统供电方式对比,提出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的重要性和优越性。重点介绍太阳能供电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选型要点,同时提出了相关选型参数的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及利用太阳能系统供电时应当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科技》2020,(2):20-20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尘保温电池板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涉及光伏技术领域。防尘保温电池板包括太阳能光电板组、清洗保温卷、支撑传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清洗保温卷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具有使得镂空部位于感光面并使感光面直接暴露于太阳下的第一状态以及使得保温清洗部覆盖并接触感光面的第二状态;当处于第一预定时间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保温卷运动至第一状态,当处于第二预定时间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保温卷运动至第二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对策,主要从构建智能管控系统、改进优化储能技术、转变储能控制路径几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最后解析了优化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控制技术的主要路径,针对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光伏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设计中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工程实例,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和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计算方法,并对其成本及存在问题做简要的分析,探讨太阳能光伏技术在公路建设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呼吸阀的冻结问题,欲开发一种新型呼吸阀——太阳能-热管呼吸阀,其设计原理是用热管将太阳能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递到呼吸阀的阀盘周围,使阀盘的温度高于油罐内油气的露点温度,达到不结冰的目的。油罐和呼吸阀的温度场是了解呼吸阀的工作特性和研究新型呼吸阀的基础,按照二维稳定导热建立油罐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将其差分格式化,运用列主元消去法求解方程,得到油罐气体空间温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道路交通系统中野外公路用电设备供电困难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以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供给源的分布式太阳能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该系统以AVR单片机ATMEGA165为核心控制芯片.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实现分布式控制.本设计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芯片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易于远程通信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严寒地区对于供热采暖系统依赖性较大,而其中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热,以部分满足日常采暖需求。鉴于太阳能供热系统在严寒地区使用水作为集热循环介质时存在冻胀和管道损伤的隐患,同时,为了给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并给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数据理论支撑,文章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采用了55%质量浓度的乙二醇防冻液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利用TRNSYS软件构建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将长春地区的气象参数等作为外部文件输入,得到并分析了系统运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乙二醇防冻液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太阳能保证率可达30%以上,集热器热效率可以稳定在65%左右;节能环保方面,以所选建筑——长、宽、高分别为25 m、20 m、3 m为例,系统在整个采暖季可节能250.02 GJ,节能性和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创新是时代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一个国家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其根本是创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也是如此。今年,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服务"四个交通"建设过程中,将牢牢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跟踪、参与并引领航保科技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E航海建设工程、极地航海保障工程、船舶通航密集水域航海保障工作等方面研究,积极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工作,开展二代AIS国际标准跟踪、E劳兰实验系统研究等前瞻性研究,深入开展北斗导航民用分理服务、测量新型装备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在强化东海航保原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开发航保服务新要素,以满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经济上可行的完全新能源供电(太阳能或太阳能+风能)的高速公路隧道供电、照明一体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应用该系统后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将不再有电费的发生,照明亮度与隧道外亮度自动匹配,实现了公路隧道照明的按需供应。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也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固态电光源。文章在分析两者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系统的可行性与高效性进行了论证,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制约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设备全面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即管道环缝的自动跟踪、焊接规范参数的调整及摆动模块等执行机构各类误差的快速补偿,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管道全位置自动焊设备跟踪精度高、焊缝成型好,可以实现管道的全位置自动焊接。  相似文献   

16.
<正>全省概述我国公路隧道普遍存在照明供电困难和电力运营成本高的问题。2004年,原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提出了《公路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研究》年度招标项目,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吉林省公路管理局、云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中标并于2007年建成实体工程——朝长公路花园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其研究成果整体达到  相似文献   

17.
海外传真     
《西部交通科技》2011,(1):I0006-I0006
日本“太阳能自行车停车场”投放市场 京瓷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京瓷”)与其集团公司——京瓷通信系统株式会社(以下简称“KCCS”)共同开发出使用高功率太阳能电池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环保型充电停车场“太阳能自行车停车场”,并已在日本国内率先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8.
目前节能减排形式严峻,企业的非生产用电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在当前生态环境、能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无污染、不破坏环境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无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太阳能是一种更为清洁环保、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和热效率很高的清洁能源,文章提出以太阳能为主、电加热为辅的热水器改造,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在管线中的应用,为解决野外管线施工的流动性、环境恶劣、无电力供应问题,研究一种将行走、发电、焊接、吊装等作业于一身的多功能焊接车。通过选取履带式底盘作为焊接车底盘,从中提取发电机的动力源,经过控制装置将电力提供给焊接、吊装等各用电设备和增设设备安装平台等,将行走系统、发电系统、焊接系统、吊装系统集于一身,实现了焊接车的野外行走,吊装防风棚,为全位置自动焊提供焊接电源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P IG清管技术在长距离高压管道的应用,介绍了由电子定位跟踪装置、清管器、收发球等组成的P IG清管系统.分析了清管系统运行情况,对该系统在长距离高压管道清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长距离管道清洗提供整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