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分析西安市在用汽油车的排放水平,文章对在用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浓度与其车龄进行相关性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CO、HC、NO的排放值与车龄的回归公式及各公式的决定系数R2值。结果表明:6年车龄以上的被测车辆,其3种污染物排放值随车龄的增加而快速升高。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某款搭载1.5L排量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的轻型乘用车,分别试验研究了不同车辆磨合工况及排气消声器内消音棉包裹塑料袋对整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0km车辆,磨合能有效降低PM的排放,对PN排放无明显影响;运用有断油情况出现的高速过渡工况磨合比用稳定的高车速磨合对整车的PM排放改善效果更好;安装去除消音棉塑...  相似文献   

4.
5.
以2009年捷达车1.6 L自然吸气汽油机为研究对象,搭建汽车尾气测试转鼓试验台架,安装自主研发的EGR系统和市售的三元催化器控制装置,结合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中简易瞬态工况法进行排放试验,综合评价了以上排放控制技术对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部分主要城市在2019年开始执行国六排放标准法规,各大主机厂不断对国六燃油汽车的研发,并逐渐由台架试验往整车实际道路试验发展。文章选择满足国五的轻型车,参考法规要求,主要研究实际道路排放试验中CO、NOx和PN的排放结果。研究发现在RDE实验中,CO主要集中在城市与高速工况下生成,激烈驾驶持续时间越长NOx的排放量越大,而国五轻型车在PN控制方面,还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8.
选择1辆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作为试验样车,应用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在FTP75和US06测试循环下,对车辆在不同测试工况下的N_2O排放水平、车辆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N_2O排放随着车辆里程增加的劣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TP75循环下的N_2O排放结果高于US06循环,前者是后者的4倍左右;在冷起动阶段,由于催化剂没有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车辆会产生较多的N_2O排放,且随着燃油硫含量的增加,车辆的N_2O排放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车辆里程的不断增加,车辆的N_2O排放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化。  相似文献   

9.
汽油车和天然气汽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颗粒物数量测试仪器ELPI对瞬态循环下的汽油车和天然气汽车的颗粒物排放进行了测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汽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明显多于天然气汽车,两种燃料车辆排放的颗粒物中粒径小于70nm的颗粒物均占绝对优势,占总排放量的80%~90%;大于200nm的颗粒物在总排放颗粒物中占的比例非常小;颗粒物数量排放浓度与车辆速度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颗粒物数量排放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车辆速度大于70km/h后,颗粒物数量排放随车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0.
马崴  肖建华  王建昕 《汽车工程》2005,27(6):670-673,714
在发动机模拟实验台架上研究了采用不同的催化转化器和不同布置方案的后处理系统对低温启动过程中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冷启动过程中,催化转化器前移、选用较高活性的催化转化器和加装前级催化转化器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冷启动排放。其中采用低起燃温度催化转化器近距离布置,可以使两循环内的THC(总HC排放物)排放量减少约38%;采用两级催化转化器,可使THC排放量减少约47%。  相似文献   

11.
按欧盟最新制定的实际行驶排放试验RDE(Real Driving Emissions)测试规程,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4辆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进行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试验车辆的CO符合性因子大于NOx。CO和NOx的瞬时排放率随车辆加速度的增加而升高。高速工况下,污染物瞬时排放率在车辆加速度超过NEDC循环工况的最大加速度时达到峰值,而CO瞬时排放率峰值对整个行程的CO符合性因子影响不可忽视。在制定RDE法规时,应重点关注汽油车的CO排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RPA对PFI汽油车在RDE试验中排放特性影响,采用了AVL-M. O. V. E.轻型车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某电控进气道多点喷射汽油车分别在西宁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平缓、一般和激烈3种驾驶行为下的RDE排放试验研究,试验中未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动。结果表明:国标对RDE试验要求的RPA值范围较大,不同RPA值对应的驾驶行为直接影响RDE排放试验结果。RDE冷起动阶段对PN和CO排放的影响较大,且对PN排放的影响大于对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影响。CO和PN排放随RPA值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规律; NOx和CO2排放量与RPA值呈现正相关。CF(NOx) CF(CO) CF(PN),且CF(NOx)随着RPA值的增加,变化幅度明显增大,高原条件下进行RDE试验,需要注意NOx排放。RPA值影响CO2排放在特性曲线图上的分布,RPA值越大,CO2排放在特性曲线图上的分布越靠近上公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电喷汽油车运行工况对排放物的影响规律,利用底盘测功机和定容取样方法,测试了稳态下各排放物的浓度,计算了排放因子,分析了车速、载荷和挡位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HC和NOx排放因子大体上随车速的升高而降低,但在高挡、高速时CO和NOx排放因子略有回升,HC排放因子变化不大,CO排放因子随载荷的增大略有升高,HC和NOx排放因子基本没有变化;排放因子随挡位的变化与车速有关,低速时采用低挡排放因子较低,但在高速时应采用高挡;不同运行工况下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也是影响排放因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测量工况下汽油车颗粒物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低压冲击仪对4辆采用不同技术的国Ⅳ排放汽油车进行了颗粒物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按照国Ⅳ测试循环(NEDc)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测量了冷启动下排气中颗粒物的特性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机排气中包含有大量的超细颗粒物,其中以0.02~0.5μm的粒子居多;颗粒物排放主要在NEDC循环的冷启动阶段和加速过程中产生;汽油直接喷射车辆颗粒物数量比气道汽油喷射的高.  相似文献   

15.
海拔高度增加会导致空气密度减小,氧含量下降而使发动机的燃烧变差,污染物排放增加,整车油耗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海拔地区的汽油车排放及油耗情况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本文利用我中心海拔环境仓对两辆轻型汽油车进行各海拔高度环境下的排放及油耗试验,并对其在相应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油耗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得出轻型汽油车的排放及油耗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汽油机是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乘用车和轻型货车的主流动力。随着汽车排放法规加严,汽油机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和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及在大气中形成雾霾等问题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根据GB18352.3-2005的规定,在不同预置条件下对同一辆样车进行I型排放试验.分析了预置条件的变化对样车排放测试结果的影响,指出造成测试结果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起动瞬间的空燃比在不同机油温度下发生了变化,预置温度越高,起动时的空燃比越高,CO和HC排放量会越低.指出在车辆标定时要控制好起动空燃比,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置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包括CO2、N2O及CH4。由于N2O和CH4的排放特性受催化剂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着眼于道路坡度及冷机时间(从发动机停机到再次起动的时间)对催化剂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寻找评价汽油车温室气体排放的试验方法。由试验结果发现,在短时间冷机之后发动机重新起动时,道路坡度的影响较小,且N2O排放呈增加趋势。并且,由于汽油车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短时间停车的情况,因此认为,在评价汽油车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短时间冷机条件下的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混合动力车与传统汽油车的排放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国华  于雷  莫飞  张潇 《汽车工程》2007,29(10):865-869
利用便携式排放检测系统(PEMS)技术,对混合动力车PRIUS和传统汽油车远舰进行了市区道路的实时检测实验,分析了PRIUS和远舰在怠速、匀速、加速、减速各种工况下,拥堵和非拥堵路段,以及上、下坡路段上的不同油耗和排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市区测试循环中,PRIUS的油耗为远舰车的62.6%,各排放均低于远舰的1/3;PRIUS在怠速工况下的排放贡献率几乎为零;PRIUS在拥堵路段和非拥堵路段上的油耗分别为远舰车的55.1%和87.4%,在拥堵路上的各排放均低于远舰车的1/4;远舰车在拥堵路上的各排放均明显增大,是非拥堵路段上各排放因子的1.45~2.38倍,而PRIUS在拥堵路段上的排放没有显著增加;PRIUS和远舰在下坡路段上排放均有十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车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冷启动和热启动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通过环境试验舱模拟不同的环境温度,轻型汽油车采用WLTC (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分别进行冷启动和热启动排放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冷启动时,由于发动机缸内混合气燃烧不良以及催化器没有起燃等原因,主要污染物(CO、THC、PN等)的瞬时排放值远超高温和热启动的值.在高温、高速和高负荷情况下,由于车辆的动力需求和催化器保护,导致燃油喷射过量,造成不充分燃烧,CO排放值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