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向着多样性、复杂性的方向发展,传统PVC密封胶无法满足车身结构的密封要求。针对PVC密封胶在车身拼缝处使用开裂的问题,文章介绍一种改性硅烷密封胶,研究了该密封胶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及湿热老化前后的拉伸及剪切强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光照、湿热老化对改性硅烷密封胶使用性能影响甚小,道路耐久试验后未发生胶层开裂。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4)
通过实验确定基质沥青、SBS、橡胶粉、增塑剂、矿粉等组分的含量,得到一种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密封胶,并将其性能与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如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市售密封胶等进行对比,分别从抗高温、抗低温、抗异物嵌入、抗腐蚀、抗拉伸性能等5个方面,结合温度、老化条件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自制密封胶的软化点高达94.2℃,弹性恢复率达到98%,远优于其他3种材料,即具有较好的抗高温和抗低温性能;抗异物嵌入性能与其他3种材料基本相当;自制密封胶和市售密封胶(路斗士)经柴油腐蚀后质量损失率最小,仅为15%,即具有较佳的抗腐蚀性;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浸水前后的拉拔强度都较低,抗拉伸性能较差,自制密封材料老化前在不同温度下都具有较高的拉拔强度,其中在0℃下高达1 MPa,但是老化后与市售密封胶性能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针对桥梁连续式弹塑性伸缩缝胶结料必须具备良好的拉伸性能、粘结性能及抗破坏性能,开发了新型模具,对开发的新材料和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拉伸试验对比,分别研究了弹塑性沥青粘结长度、老化时间、温度、拉伸速度对胶结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的粘结长度越大,最大伸长率越小,粘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破坏模量越大;老化时间越长,最大伸长率越小,粘结强度越小,破坏模量越小;温度越低,最大伸长率越小,粘结强度越大,破坏模量越大;拉伸速度越快,最大伸长率越小,粘结强度越大,破坏模量越大。  相似文献   

4.
低模量高伸长率硅酮密封胶在混凝土接缝防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一种室温同化、低模量、高伸长率硅酮密封胶。其固化后邵氏硬度约为10.100%拉伸模量约为0.21MPa,伸长率达1250%,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这种密封胶对混凝土具有牢同的粘接性,位移能力达50级,主要用于道路、桥梁、机场、防洪防水堤坝、市政广场、体育场馆等混凝土建筑接缝(伸缩缝)的密封,具有长久防水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道面灌缝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道面使用寿命。简要介绍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聚硫密封胶灌缝材料优缺点,详细阐述预成型道面压缩嵌缝条的优点、施工工艺及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许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331-333,401
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直接拉伸试验机来评价沥青裂缝密封胶的低温性能的试验。选取了6种热灌密封胶及2种冷灌密封胶,利用直接拉伸试验机(DTT)获得-30℃~5℃不同温度段密封胶的热应力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密封胶在温缩时产生的拉应力作用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可以利用热应力来区分不同沥青裂缝密封胶的粘结能力。此外不同沥青密封胶在-29℃时拉伸应力应变的结果表明直接拉伸试验机(DTT)可以用来基于沥青的低温性能分类裂缝密封胶。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了解TOPEVER防水粘结体系的性能,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柔性、200℃高温老化、层间粘结强度以及铺装组合结构的粘结强度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层间粘结性能,并探讨了体系中MMA防水材料的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防水材料拉伸强度为15.5 MPa,断裂伸长率为257.7%,200℃高温老化后无流淌、滑落;2)邵氏硬度(邵D)为60.1,防腐层与钢基面的粘结强度为21.53 MPa,防水层与钢基面的粘结强度为8.53 MPa,铺装组合结构的粘结强度为1.74 MPa。结论是TOPEVER防水粘结体系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8.
路用聚氨酯(PU)胶结料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紫外照射的影响。为此,采用紫外老化试验箱模拟自然老化过程,以影响路用性能的拉伸性能和黏弹性(基于温度扫描和频率扫描的动态热力学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老化下路用PU胶结料性能的演化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揭示其老化机理;同时,通过调整PU的组分配比(多元醇/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0/80,100/65,分别记为PU-Ⅰ,PU-Ⅱ),揭示不同异氰酸酯组分含量对PU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试验表明:紫外老化对PU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老化前期,老化中后期性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回升,如PU-Ⅰ的残余强度在老化28 d后恢复至98.8%;紫外老化并未明显降低PU的拉伸模量,反而提高了其拉伸模量,如老化28 d后PU-Ⅰ的拉伸模量提升了近一倍;紫外老化提高了PU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了低频区PU的复数模量和黏弹比,降低了中高频区PU的复数模量和黏弹比,特别是PU-Ⅰ。上述PU性能的演化机理主要包括塑化、分子链断裂和物化交联,其中物化交联主要包括较强氢键形成而产生的物理交联、后固化以及水分子与未反应的-N=C=O官能团反应而引起的化学交联;异氰酸酯含量的适当增加,增强了物化交联作用,可以提高PU的抗老化能力。总之,研究成果为PU胶结料在道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选取70#基质沥青、改性沥青、五类专用密封胶作为沥青路面裂缝填封材料进行室内性能试验,分析南方湿热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填封材料性能提升方向。结果表明,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裂缝处治密封胶未来改善方向主要为抗硬物破坏性能、浸水低温拉伸性能、低温拉伸性能三方面,使其能适应气候、地质及高速载重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汽车车门密封性能检测的手段,重点介绍基于电容检测原理设计的密封性能检测设备.本文分析了密封胶条与钣金重叠面积对密封胶条与电容检测电极之间电容值的影响,可以通过检测密封胶条与电容检测电极的重叠宽度来评价汽车车门的密封性能.利用电容检测原理设计的密封性能检测设备,通过实验实践证明,该设备具有检测效率高、能迅速发现密封故障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判定车辆翻新轮胎的剩余使用寿命,需要科学确定废旧轮胎胎体橡胶老化程度对翻新轮胎使用寿命的影响。在分析废旧轮胎胎体橡胶老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橡胶老化试验测试及回归分析,确定了胎体弹性模量随着橡胶老化年限增加近似线性增大的影响规律;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及试验测试技术,基于轮胎径向刚度法提出了翻新轮胎剩余使用寿命不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其计算数值大小与翻新轮胎径向刚度和新轮胎径向刚度之差成正比,与新轮胎径向刚度值成反比;构建了由橡胶加速老化系统、弹性模量测取系统、承载-变形计算机模拟系统和承载-变形测试系统等组成的翻新轮胎剩余使用寿命判定系统;基于径向刚度法和判定系统提出了车辆翻新轮胎剩余使用寿命判定规则,确定了翻新轮胎胎体剩余使用寿命判定具体流程;根据剩余使用寿命不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和判定规则,将翻新轮胎确定为可正常使用、需降速使用和需报废处理3个级别,并利用11.00R22.5载重车辆翻新轮胎进行了剩余使用寿命判定与评价,依据判定规则分别计算了不同使用年限3条翻新轮胎的剩余使用寿命不安全系数,确定出3条翻新轮胎所对应的级别,判定与评价结论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废旧轮胎胎体橡胶老化程度对翻新轮胎剩余使用寿命影响显著,翻新轮胎径向刚度与剩余使用寿命之间存在较大影响关系;废旧轮胎胎体橡胶老化程度越严重和径向刚度越大,翻新轮胎的剩余使用寿命将会越短。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了解导热油的特性,分析导热油结焦的过程和老化原因,提出防止或减少导热油结焦是提高运行效率、运行安全和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关键。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介绍了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老化的影响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通过直剪和劈裂试验,研究了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老化机理的因素。结果表明纤维能延缓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沥青混合料的老化不但受温度、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且与集料、沥青、纤维等内部组分的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车用橡胶制品老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刚 《汽车科技》2003,(1):16-17,27
橡胶制品老化问题是制约车辆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军车使用部队反映比较集中的质量问题。为此,系统地阐述了橡胶老化的原因和机理,针对轮胎等三类产品的老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产品老化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沥青是路面工程中常用的筑路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高速公路和城镇道路中。在路面服役过程中,沥青材料会出现硬化变脆等老化现象,显著影响了路面的运营品质及服役寿命。为了进一步促进道路沥青老化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以宏观性能测试、微观结构探测和数值模拟技术等老化评价方法为脉络,比较了各类评价方法的所属尺度和应用优劣。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沥青热氧老化室内研究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沥青的长期服役耐久性,而紫外老化的室内研究方法更加亟需标准化和规范化;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的差异在于化学键断裂机制不同,热氧老化主要是由于高温热分解导致化学键断裂,而紫外老化的引发是由于分子内所含的基团吸收了具有能量的紫外线,导致化学键发生断裂;宏观性能测试是构建沥青老化与性能衰退联系的直接研究途径,2类老化类型的宏观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不能完成等同和替换;荧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微观探测技术能够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沥青的老化过程和改性剂的老化响应;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细观力学模型既能继承利用微观研究的精确结论,又可与宏观力学试验建立关联性,对沥青的老化过程进行数值表征,其研究结果能够为其微观演化规律和宏观性能特性提供参考;在实际沥青路面使用中,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是并行存在的,基于室外沥青路面老化监测的多因素复合老化应是沥青室内老化模拟研究的重点;融合多层次老化评价指标和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多尺度沥青老化动态仿真模拟是沥青材料与数值模拟交叉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伟强 《交通科技》2012,(2):78-80,84
文中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单趾弹条的实体模型,针对设计工作状态,计算其服役期间的等效应力分布和扣压力水平,并对其中肢约束长度、弹程和弹簧钢半径的特性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弹条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中肢和趾端过渡小圆弧处,值得其生产、安装、运营养护时关注;而在相关的特性影响分析中,弹程影响较大,中肢约束长度和弹簧钢半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试验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分析了现有规范推荐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补充了用于评定填缝料与水泥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弯曲试验和拉伸试验,并对7种常温施工式填缝料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弯曲试验和拉伸试验简便、有效,能够准确反映材料的使用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采用模糊评定方法对填缝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行人步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出发,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选择9条具有代表性的人行道进行道路几何特征及交通流特征调查,并采用路边询问法进行行人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运用偏相关分析得到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机非分隔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绿化带(设施带)宽度、人行道宽度、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流率及人行道上的障碍物分布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人流率范围内行人服务水平与行人流率的关系,最终建立的基于道路环境的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与HCM方法相结合可有效预测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规范中关于常温施工式填缝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的不足.补充了用于评定填缝料与水泥混凝土粘结性能的低温拉伸试验.并结合-10℃的弹性试验,通过对7种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室内研究,建立了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低温性能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指标要求。采用此评价体系和指标对7种填缝料进行了综合评定和分级.结果与实际工程的使用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延缓沥青因光氧造成的老化,探究了不同类型有机蒙脱土(OMMT)对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OMMT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全自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及同步热分析仪对OMMT的官能团、微孔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将OMMT应用于基质沥青,对其流变性能进行研究;同时采用3种不同的老化方式探究不同类型的OMMT对改性沥青的影响。最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法从微观层面上对OMMT改性沥青的物理老化现象进行模拟,分析沥青分子在运动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基团通过离子交换进入蒙脱土层间,提高了层间的吸附能力;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下OMMT拥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大于200 ℃;其中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OMMT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ODBA)OMMT制备出的改性沥青均表现出较好的高温抗变形能力。OMMT层间结构越大和苄基的存在均可以提高对沥青分子的约束能力,阻碍沥青分子间的相对运动;同时较大层间的OMMT更易产生剥离结构,可有效阻隔紫外线及氧气分子进入沥青,减缓沥青老化。ODBA-OMMT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最佳,DDAC-OMMT改性沥青次之,Na-OMMT改性沥青最差。分子动力学模拟物理老化后的OMMT改性沥青分子状态相对活跃,DDAC-OMMT改性沥青相对自由体积增长最大,ODBA-OMMT改性沥青分子的迁移率最高。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OMMT改性剂,增强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