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软件价值在整车中不断扩大,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也逐渐变为现实.然而由于安全的原因,导致车载软件发展相对迟缓.2014年,我国就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工信部发展规划之中,以数据驱动的车载软件正在成为定义汽车的显著特征.文章依托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以汽车中控作为研究重点对象,针对其发展进程、电子电气架构、车载OS...  相似文献   

2.
正在智能与互联的驱动下,汽车座舱逐渐从驾乘空间转变成一种新的生活空间,消费者的关注重点已不仅仅在于动力性、操控性等传统硬件技术,而是更多聚焦于人机交互层面,并希望获得与智能手机相同的使用体验。从手机到汽车,"软件定义"这一趋势将在智能座舱内先行。在汽车软件行业,总部位于德国的Elektrobit(EB)拥有全面的UX/HMI(用户体验/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在3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汽车工程》2021,43(4)
当今,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汽车技术与工程核心逐渐从传统硬件层面转移到软件层面,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中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汽车与软件定义汽车,提出软件定义汽车整车开发、整车物理结构和整车信息结构,以及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电动化的大趋势下,含ICE汽车的生存空间正面临着各种挑战。文章提出了含ICE汽车的四大构型划分及集成式电力驱动的定义,通过技术是否适应客户出行场景,是否兼容产业链和出行生态,是否符合低碳化趋势,并结合整车企业对ICE开发逐步减少的趋势,得出集成式电力驱动是含ICE汽车的演进方向这一结论,供业界商榷。  相似文献   

5.
<正>“软件定义汽车”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但概念的趋同是否意味着产品价值的趋同?在软件对汽车产品性能、用户体验影响逐渐深入的趋势下,支撑企业、品牌及产品价值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德勤通过案例研究,从企业价值、品牌价值、产品价值三个维度,去寻找“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决定价值的关键要素,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6.
赵玉龙 《车迷》2021,(9):48-53
一、从"软件定义汽车"到SOA "软件定义汽车",这可能是在当今智能网联的"风口"下,被"炒"得最火的一个概念了. 为什么这么火? 我个人觉得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以内燃机为核心的传统汽车被新能源智能汽车颠覆的趋势下,软件在产业价值链和商业模式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前车厂卖车,商业模式是"一锤子买卖",从硬件到软件,成本和利润全部都"打包"在车价里.车辆被消费者购买之后,车辆就不再为整车厂创造新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当前,"软件定义汽车,数据驱动汽车"的发展理念已在汽车行业形成共识。智能化、网联化的行业变革驱使汽车从过去孤立的电子信息设备向互联的网络信息节点方向演变。未来无论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测试验证,还是政府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都将依赖于多种类海量数据的交互,包括外部环境数据、车辆运行数据、用户驾驶行为数据等。  相似文献   

8.
在“软件定义汽车”及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软件对汽车的重要性持续攀升,汽车软件的安全越来越重要。为了应对针对汽车不断发生的网络攻击安全事件,汽车企业需要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及早识别软件的缺陷和弱点,在软件开发的各阶段介入安全措施。因此,一种“安全左移”软件安全开发管控平台被提出。平台可协助汽车企业落地实施软件安全开发,积累软件安全开发技术,储备软件安全开发人才,帮助企业不断完善软件安全开发流程,增强软件产品安全能力,提升汽车企业整体安全水平。通过在汽车企业的落地,有效减少了汽车软件产品的安全漏洞,管理上全局可视,业务上安全内生,形成了汽车企业的安全开发流程标准。该平台为汽车行业软件安全开发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汽车架构将由软件来定义,软件将为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提供技术支撑,但也对软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遵循"安全"和"防护"两个主要原则,才能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创新性。自动驾驶、数字化、汽车共享、电气化是汽车产业四大趋势。Navigant Research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之后,自动驾驶技术将快速发展。而数字化方面,全球超过12.5亿辆乘用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汽车的用途不止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因此涉及到的领域已经超过了硬件方面,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正式来临.为了更好地理解软件定义汽车的深刻内涵,本文将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涉及到的各个供应厂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经过讨论发现: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行业想要更快的发展就需要在...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结合混合动力汽车特殊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功能安全设计概念。主要涉及相关项定义、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以及功能安全概念3个方面的内容,解决了定义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相关项,对电驱动系统进行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得出安全目标,并由安全目标细化出安全概念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基于AUTOSAR规范的BMS软件开发方法,包含层级软件架构设计、基础软件模块参数配置、应用软件模块建模及代码生成以及软件集成及测试等过程。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在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很强的耦合性,阻碍了软件组件在不同硬件开发平台的可移植性和重用性。AUTOSAR定义了一套支持分布式、功能驱动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方法和电子控制单元上的软件架构标准化方案,以便应用于不同的汽车平台。应用实践表明,基于AUTOSAR规范开发的BMS软件,可以提高软件重用性和成熟度,提升软件开发效率,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软件定义平台趋势正不断引发汽车行业的快速变革,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新的机遇。作为软件供应商,Math Works集合了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算法提供商等生态圈各个角色,可提供跨领域的平台,并将跨学科的知识优化融合,为自动驾驶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伴随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软件定义平台趋势正不断引发汽车行业的快速变革,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新的机遇。作为一家技术计算和基于模型设计的软件开发与供应商,2017年  相似文献   

14.
艾克 《汽车与配件》2022,(24):42-43
<正>软件定义汽车,从概念到落地,短短几年时间正在坐实。在这一进程中,汽车新四化是最大推手。软件将带来汽车行业在技术、产品、运营理念、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全面变革。软件水平决定汽车价值前不久,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软件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18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仅为65.4亿美元;2022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215.17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超过275亿美元。具体到中国汽车软件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为17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将达到264亿元,2023年可能增至351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世界汽车》2023,(12):52-53
<正>智能化、网联化是现代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诞生以来,从机械操控,到电子驱动,再到如今逐渐由芯片和软件定义的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成为行驶在道路上的智能移动终端,并在进化中持续塑造着现代人的出行生活。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对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和集中计算式电子电气架构发展,促使汽车能够实现愈发多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汽车硬件趋于同质化,而软件驱动着行业创新。汽车功能复杂度在不断提升,当下的汽车研发也更为注重用户需求和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整车的开发已从“硬件导向”向“功能导向”转型。文章从汽车软件开发的几种模型入手,特别对比了V模型和敏捷开发在当前几大车企整车开发中的应用,针对流程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型框架的敏捷开发新模式,从功能层面监控和管理整车开发进度,以功能成熟度作为评价标准,实现产业变革下整车开发与管理流程的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17.
所谓四轮驱动汽车,简单定义就是具有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四个车轮的结构,并通过这些车轮驱动、行驶的汽车。”与两轮驱动汽车相比,四轮驱动汽车具有更强的动力性能和机动能力,能够在无路和坏路地带以较高的速度行驶。  相似文献   

18.
为对某四轮驱动车辆在驱动工况下操纵稳定性进行研究,利用Madab软件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在驱动工况下前轮转角阶跃输入和其相应稳态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在驱动工况下前轮转角正弦输入响应情况作了描述,仿真结果表明在驱动工况下转弯能够明显增大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同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各汽车主机厂和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汽车,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路径也成为大家对智能汽车发展的共有认识。简而言之,软件定义汽车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决定智能汽车的发展。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汽车硬件技术的生产制造和质量工艺也逐渐趋于统一,汽车软件将成为区别汽车个性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智能座舱将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战场 对汽车产品定位发生重大变化.汽车行业快速演变的核心驱动力正由供给端的产品驱动向消费者需求驱动转变.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定义将从传统的"出行工具"向"第三空间"演变,车辆需要更加了解用户需求,汽车智能化浪潮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