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辆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底盘零件的弹性模态与轮胎模态或者车身声腔模态耦合,极易产生100~300 Hz的低频轰鸣,从而降低整车的NVH品质。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路面激励到车内噪声的所有传递路径,利用工况传递路径方法分析出对车内低频轰鸣贡献最大的关键路径;通过模态试验找到了路径上的模态原件并测试了路径与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改进方案,并在实车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善后的车内低频轰鸣峰值降低了约9 d B,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针对某商用车定置工况发动机怠速转速附近驾驶室轰鸣问题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通过主观评价初步判定问题工况,而发动机等部位的振动和驾驶室内轰鸣噪声信号测量结果发现,怠速转速附近(810-950r/min)驾驶室存在明显的轰鸣噪声。接着利用阶次分析法和模态分析法分析可知,发动机振动经悬置传递到驾驶室引起共振,进而引发轰鸣噪声。最后通过对比优化方案,采用遗传算法对悬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悬置振动传递率降低了46.25%,驾驶室轰鸣噪声降低了8.79d B。  相似文献   

3.
唐中华  张志飞  陈钊  蒲弘杰  李云  徐中明 《汽车工程》2020,42(4):531-536,566
传递路径分析法是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准确有效的方法。试验传递路径分析耗时耗力且需要实制样车,为在整车开发初期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对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底盘的整车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预测车内声学振动响应,发现驾驶员右耳声压在38 Hz处以及驾驶员座椅导轨振动在59 Hz处存在较大峰值。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该模型合成的声学振动结果与频率响应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虚拟传递路径法对两处峰值作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贡献量大的路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38 Hz处驾驶员右耳声压降低2 dB,59 Hz处座椅振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混合动力轿车起步加速过程中抖动噪声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车测试、模态试验以及虚拟分析等多种手段,对问题振动来源和传递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确定对相关结构件进行整改,有效改善了抖动性能,解决了振动噪声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整车NVH性能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整车加速工况下的轰鸣噪声,首先采用阶次分析方法确定了轰鸣噪声对应的发动机阶次和转速区间,然后针对副车架结构进行模态试验,基于模态分析结果提出副车架结构改进方案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副车架后车内加速轰鸣噪声得以优化。这对于整车轰鸣噪声问题的优化解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客车怠速时出现严重轰鸣现象,采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板贡献量分析(PCA)、模态分析(MA)等方法,找出其原因和主要传递路径;采取有效的共振规避措施,改善整车声品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多用途汽车(MPV)车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低频路噪轰鸣问题,通过整车传递路径以及响应分析,确定轰鸣问题由路面激励与尾门模态耦合引起。文章研究了尾门限位块刚度、尾门动力吸振器、尾门复合车身解决方案(CBS)的优化效果,最终选用增加尾门CBS方案解决了低频路噪轰鸣问题,有效提升车辆行驶中的乘车品质。  相似文献   

8.
许京  邓建交  姜雪  冯婧婷  张强 《汽车科技》2022,(1):76-80,61
在某乘用车的研发阶段,通过主观评价,其存在加速工况下车内轰鸣噪声问题,使用整车虚拟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诊断优化.首先,建立整车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模型校验,使用基于模态的频响分析方法在整车模型中复现整车加速噪声问题.然后使用问题诊断分析方法,对加速噪声峰值频率处响应结果进行节点贡献量分析和传递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车型加速过程中的低频轰鸣声,对噪声信号和车身板件的振动信号进行了互相关分析,确认后盖振动是引起驾驶员位置轰鸣声的根源.经过对传递途径的减振处理,即采用弹性锁扣板代替刚性锁扣板,使得1 250r/min时轰鸣噪声的峰值下降了7dB(A),提升了乘坐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互相关分析是车辆噪声诊断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车型工装样车在光滑沥青路面上行驶时,3挡全油门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转速在2 700 r/min时驾驶员内耳主观评价轰鸣严重,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工况下声压响应曲线存在峰值,且二阶响应为主导。整车加速仿真分析在2 730 r/min存在对应峰值,通过传递路径及模态贡献量分析确定后背门中部拍合模态与车身声腔二阶模态耦合是引起加速轰鸣的主要原因。对后背门模态进行改进,使其与声腔模态避频,后背门模态为单体模态和实车安装状态,首先对单体约束模态进行改进,寻找优化方案,然后在整车状态进行验证,确定出有效合理方案,最后经实车测试该轰鸣峰值降低3~4 dB,满足既定的目标线要求,主观评价可接受。运用后背门子系统约束模态优化解决整车加速轰鸣的思路,对类似的实车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车市发展,新生代家用车顾客对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前驱车型,后驱车传动链长、传动结构复杂,传动系零部件容易受扭矩波动激励产生共振,并传递给车体,引起车体零部件加振,导致车内噪声显著增加。为解决后桥共振引起的传动系统轰鸣问题,文章建立了后桥总成约束模态CAE分析模型,在车型设计前期计算出后桥总成约束模态及振型,匹配模态使后桥总成零部件约束模态避开传动系能量大的激励频率,显著降低车辆振动、提升整车内噪声学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2.
NVH性能不仅是影响车辆驾乘舒适感的重要因素,而且是评价整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某SUV车型在四驱小油门加速工况下车内轰鸣问题的解决思路和优化方案,通过试验测试发现该车轰鸣是由发动机2阶激励经过悬置传递,引起风挡下横梁模态共振,进而放大车内2阶噪声。通过优化悬置刚度及横梁模态,从路径和响应上控制发动机激励、车内传递及放大,从而有效降低或消除车内轰鸣。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汽车燃油泵的振动噪声进行分析与控制,文章结合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通过NVH实验(Artemis/LMS)调查引起车内噪声振动的机理,利用仿真模拟(AltairOptiStruct)分析搭载燃油泵的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仿真关键路径精细分析车身工作变形模态(ODS)与节点贡献量(GPA),为燃油泵振动噪声的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车辆怠速鼓噪声@100Hz与拍频噪声机理:燃油泵工作频率与整车怠速发动机八阶频率耦合发声;2)车辆常用电动燃油泵转子动平衡控制方法不完善,导致动平衡精度缺失,常引起燃油泵工频及谐频振动;3)通过试验与仿真结合快速定位车身薄弱位置,优化车身振动传递灵敏度3 dB,改善整车怠速燃油泵鼓噪声5dB(A)。文章详述NVH实验与仿真模拟结合分析方法,提出了抑制汽车燃油泵振动噪声的有效方案,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研究结果为汽车电动燃油泵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按照"源-路径-响应"的NVH控制分析方法,分析了怠速车内轰鸣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逐步对"源"、"路径"、"响应"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问题车"源"的振动噪声与商品车一致,"路径"传递比商品车差,但其不是主因,客户对"响应"本体做了结构更改,导致前围顶盖怠速共振且与改变的车内声腔模态发生声固耦合,加剧了轰鸣音。结合客户车辆现状,只能通过增加前顶盖横梁、增加补强材来提高前顶盖局部模态,避免共振,改进后期验证效果较好,满足客户诉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SUV车内产生低频轰鸣的问题,应用CAE仿真和试验方法研究噪声产生路径及解决方法,判断出该问题是由排气系统振动并通过"排气系统—发动机—悬置系统—车内"路径传递到车内引起。通过修改排气系统模态,使车内噪声降低0~5d B,成功解决该车车内轰鸣问题,并验证了所用排查路径及解决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激振器模拟动力总成曲轴扭矩输入的方法对某SUV整车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基于模态分析结果提出结构改进方案并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车内噪声与原状态相比明显降低,轰鸣噪声基本消失,整车NVH性能显著优化。这对于整车NVH问题的优化与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某SUV工装样车3 GWOT(3 Gear Wide Open Throttle,3挡全油门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转速在3 450 r/min左右时驾驶员内耳位置存在明显轰鸣噪声,试验测试结果显示发动机加速噪声声压级曲线在该频率下存在峰值,且2阶噪声起主导作用。通过NTF(NoiseTransferFunction,噪声传递函数)仿真分析发现了轰鸣噪声传递的主要路径,通过动刚度分析和模态分析确定动力总成激励激起副车架模态是轰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副车架进行改进,提高了副车架1阶弯曲模态频率,同时提高扭力臂悬置安装点的动刚度水平,改善了噪声传递函数并解决加速轰鸣问题。改进后试验测试结果显示发动机加速噪声声压级曲线峰值在该频率下降低,主观感受加速轰鸣噪声基本消失,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纯电动工程机械变速器开发项目,在MASTA中建立变速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因变速器齿轮传递误差而引起的振动噪声进行研究,利用全有限元网格技术探究了变速器壳体、轴及齿轮轮辐的柔性化对传递误差的影响,并通过微观修形,减小齿轮传递误差,改善了齿面接触状态,降低了变速器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合理轮齿微观修形参数,可明显减小变速器振动响应,改善变速器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为设计初期控制变速器振动响应提供依据,为后期整车异响提供解决思路,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热泵系统的振动噪声性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NVH舒适性评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热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特点,结合汽车振动噪声控制原理,从振动噪声激励源、结构模态分布、传递路径、评价工况等多个维度开展了热泵系统振动噪声控制方法研究。通过分析某国产混合动力轿车在热泵产品开发中的NVH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热泵NVH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压缩机、空调管路、HVAC箱体、声学包以及压缩机控制策略是NVH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的振动噪声性能控制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某微型客车在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转速为1100 r/min附近时车内存在轰鸣噪声,严重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通过道路试验,对车内噪声和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进行实车测试.通过以信号处理为基础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分析,确定该车内轰鸣噪声系由传动轴中间支撑振动激励传递至车身,并激励乘坐室顶棚结构振动和空腔声学模态耦合所致.提出采用更改传动轴中间支撑衬套刚硬度和在车顶粘贴阻尼贴片的减振降噪措施,取得最大降噪5 dB(A)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