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急弯路段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险要路段等五种类型的路段是事故的高发路段。通过对公路急弯路段的判断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进行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江苏省2处急弯路段进行了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农村公路交叉口事故多发的现象,根据山区农村公路交叉口纵坡度大、范围小、视距差的特点,指出了山区农村公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问题,包括平面线形设计不规范、交叉口平面高于或低于支路平面、车速过高、视距不良、交通安全设施缺乏等5个方面.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事故多发的现状,通过对中国部分已运营的一级公路交叉口调研,分析了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交道路功能等级、以接入形式及对主线行车影响等为依据的交叉口分类方法,将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划分为一般平面交叉口、路侧接入口以及小型平面交叉口3类,从交通信号控制设置、提醒措施完善、车速降低、中分带开口处的视距保障及中分带开口尺寸取值等方面提出了各类交叉口相应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对策,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一级公路平交口交安设施标准化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排查公路危险路段并实施整改,对改善行车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已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介绍了高危路段的界定标准,分析了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及路侧险要路段等类型的道路特征及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并结合道路实际,提出了高危路段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线形诱导标用于引导或警告驾驶员平面线形的变化,科学合理的设置线形诱导标有利于公路行车安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对线形诱导标设置条件的规定比较模糊,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问题,对公路平曲线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视距和线形协调性两方面讨论了线形诱导标的设置条件。根据人机工程学并结合平曲线行车视距,讨论得出视距不良平曲线路段的界定条件;根据曲线路段运行速度的连续性和运行速度理论,讨论得出急弯曲线路段的界定条件。同时根据道路设计理论和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推导出便于实际计算的应设置线形诱导标的急弯和视距不良路段的判定方程,为后续线形诱导标的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109国道河北段进行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以及建设文明样板路工程(GBM工程)的要求。本着:“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总原则,在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设计项目进行大胆创新。针对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视距不良段和路侧危险路段等,设计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事故多发的现状,本文首先对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在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寻事故原因。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发生事故的事故原因主要是车速过快,混合交通相互干扰,视距不良等。并针对这些事故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对策,包括预先提示、速度控制、交通分离、交叉口处置以及宣传教育执法等方面。其中既包括了视错觉标线、减速丘、接入管理、路宅分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案及工程应用,也对限速标志、交叉口整治等传统技术措施针对穿村镇路段公路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只有将各种措施综合应用,综合治理,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平原地区公路穿村镇路段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志杰  马敬坤 《公路》2006,(6):24-27
为了在109国道河北段进行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以及建设文明样板路工程(GBM工程)的要求,对109国道河北段进行文明样板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研究。设计本着“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总原则,同时在标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设计项目进行大胆创新。针对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和路侧危险路段等,设计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省干线公路进行调研,依据急弯路段、长大下坡等危险路段判断标准,分析了急弯、长大下坡、村镇、学校、平面交叉口、隧道等路段的交通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处治对策,为改善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安保工程,是指对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路段,特别是国省干线公路上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路段,采用交通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最大程度地减小公路交通事故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以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的专项工程。文章通过介绍2004年以来贵州六盘水地区国省干线上公路安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实施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在山区公路上实施安保工程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对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进行排查、治理的背景下,提出要对筛选出的道路危险源进行等级评定,科学排序后分期分批治理,并对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理念,可为在我国建立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排查与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04,(8)
近日 ,新疆交通厅拨款 1 0 0 0万元 ,对 34条国省道交通安全标识、标线设施更新改造 ,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完工。这次增加或更新标识和标线的路段主要有 :道路急转弯处、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险要路段等 ,在这些路段主要增设防撞护拦、加设反光镜、增设安全标识牌、划设反光标线、设置公路线形诱导标识。对危桥险路的两端设立禁令、警告标识 ,对穿越学校、村镇、市场及事故多发地段增设必要的警示灯、警示牌等。据悉 ,新疆交通厅此次共增设交通安全标识 2 761块 ,道路安全设施的全面更新将进一步提高新疆国省道干线公路行…  相似文献   

13.
109国道事故多发地点处治过程中采用边通车边施工的方法。因此,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交通管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109国道事故多发地点处治过程中的交通管制为例,分析了交通管制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并对双车道公路事故多发点现场处治过程中3种典型路段(直线路段、弯道路段、交叉口路段)的交通管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事故多发点,各类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穿行其中,冲突严重。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并对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运行效率与安全的城市平面交叉口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平面交叉口既是交通节点,也是事故多发点。针对影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整体水平的各个因素,从交叉口基础设施与管理、交叉口运行效率和安全性3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通行效率与安全的城市平面交叉口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重庆市的5个交叉口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模糊评价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裴玉龙  戴彤宇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6):121-125,138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当被鉴别路段或交叉口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相差较大时,采用原有的鉴别方法就难以保证鉴别精度,而又鉴于交通安全概念的模糊性、评价者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评价结果常以口语化词汇表达的特点,提出了鉴别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模糊评价方法。经过分析比较,模糊评价方法采用的指标是亿车公里死亡率、万车死亡率、万车当量总事故次数及事故严重性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层模糊数学评价模型,以哈尔滨市区内部分道路路段及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多发点作为应用示例进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事故频发的突出安全问题,列举了国内几座城市的应对措施,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冲突数量、路权保障、改善视距视区质量、ITS辅助等措施,为改善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的时空分析可视化效果差且多发路段识别等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系统。为准确掌握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识别事故时空多发路段,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GIS与改进的时空密度聚类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时空可视化统计分析与事故多发路段识别;利用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展示2016—2018年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和事故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19.
露石砼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特别适合于急弯、陡坡、事故多发地段。文中结合某山区旅游道路,详细介绍了露石砼的材料要求、施工方法与工艺等。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了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鉴定及其成因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运用交通冲突技术(TCT)理论,提出了基于TCT的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鉴定方法,以实现对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更客观、准确的判定和筛选;针对各种事故形态发生机会的不同,提出了以"事故机会"为基础的信号交叉口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找出事故率突出的事故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