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完成上市计划的纬湃科技,正加速其在电气化领域的布局。2021年11月2日,纬湃科技天津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总建筑面积为9000 m2,计划招聘500名员工。随着天津研发的落成及使用,纬湃科技将进一步加强其在亚太区的研发能力,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纬湃科技已将电加热催化器技术运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了新型的DC/DC转换器,可以为电加热催化器EMICAT~?的加热盘供电。该技术已经在纯内燃机车辆或轻混车辆上使用。纬湃科技作为现代动力总成技术和电气化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在高电压领域中使用新型加热技术是其产品系列得以扩展的又一体现。创新型电加热催化器助力在实际驾驶中实现最低排放——鉴于即将出台的欧7等排放法规,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纬湃科技与加拿大GaNSystems(简称"GaN系统")公司达成战略合作。GaN系统公司是业界领先的氮化镓功率晶体管开发商,其产品已经涉足汽车领域。然而,氮化镓晶体管在汽车应用中仍有很大的潜力,相比硅晶体管,它的体积更小、性能更高效、使用更经济。氮化镓在电动汽车充电和电能转换运用中则更彰显优势。目前,基于氮化镓技术的晶体管对于汽车应用来说仍然是项崭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7月8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TMC)期间,全球领先的驱动技术和电气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纬湃科技重磅推出新一代高度集成的电动轴驱系统,即EMR4。第四代电动轴驱系统集高功率密度、紧凑型体型和轻量化多项优势于一体,功率范围覆盖80 kW~230 kW。  相似文献   

5.
正碳化硅(SiC)半导体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显著优势。经过多年的研发,博世目前准备开始大规模量产由碳化硅这一创新材料制成的功率半导体,以提供给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商。未来,越来越多的量产车将搭载博世生产的碳化硅芯片。"碳化硅半导体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博世希望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出行碳化硅芯片生产供应商。"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Harald Kroeger表示。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公司大陆集团下属动力总成公司纬湃科技将在天津建立一个全新的研发中心。目前,公司已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相关协议。新研发中心预计于2021年落成,将成为纬湃科技混合动力及电气化动力总成技术的研发基地。据悉,新的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约9000 m2。除办公楼外,研发中心还设有一个测试实验室,其中配套各种尖端测试设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电气化的市场机遇,纬湃科技正加速布局。剥离部分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投入。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也成为其电气化转型的关键。从大陆集团拆分出来的纬湃科技,正加速其电气化转型。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的电气化订单累计已超过130亿欧元,为进一步实现30%(电气化销售额占比)的中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纬湃科技,这家年轻的动力总成供应商,自成立之日起一直以电气化转型先锋的形象出现在行业面前。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迎来攀升,该公司为电气化所做的先期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落地。近日,纬湃科技召开了一场中国媒体圆桌讨论会,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负责人Thomas Stierle首次与中国媒体见面,分享了公司近期取得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月,纬湃科技就将以全新的组织架构整装出发,从现有的四大事业部精简为两大事业群——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事业群和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Thomas Stierle将负责其中的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  相似文献   

9.
<正>任凭风浪起,一贯对市场选择主动出击的纬湃科技,找准并精耕汽车电气化赛道。与此同时,纬湃科技不断加深本土化布局、凸显竞争优势,渴望让中国市场在其全球战略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大潮奔涌,变局加速,汽车产业虽有接踵而来的挑战,但也在孕育更多机遇。尤其是2023年,行业之“卷”、闯关之难历历在目,却也存在诸多值得深挖的契机,企业唯有精准判断、周全谋划、积极应对,才能在风高浪急时掌舵领航。  相似文献   

10.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公司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高效能、移动性以及智能卡安全领域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不断顺应客户与市场的需求,研发并生产了一系列能够应用于本地市场的产品。目前,英飞凌先进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张研 《世界汽车》2015,(3):36-37
<正>SiC——碳化硅,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与上一代以Si(硅晶体)、GaAs(砷化镓)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耐压较高,适于高温高频工作,具有体积小巧等优异性能。因此,SiC等新材料主导了功率半导体的更新换代,而这里提到的功率半导体则多被用于电压转换器和逆变器等电力转换器中,进行电力方面的控制。功率控制单元(Power Control Unit)是丰田混  相似文献   

12.
<正>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基于碳和硅的复合半导体材料,近几年热度高涨,半导体公司夸“能打”,整车制造商说“真香”,究竟碳化硅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是怎么回事儿?这些年,碳化硅在汽车领域挖掘出巨大的增长机会,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不仅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法国市场研究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碳化硅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将有平均30%的涨幅,到2025年会超过25亿美元,其中汽车行业将占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3月23日,纬湃科技公布了2022财年合并后的财务报表。从财报来看,关键数据的实际表现好于预期,尤其与电气化相关的销售额及订单量表现突出。此外,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组织架构,也令纬湃科技的业务版图更为清晰,为公司电气化转型的深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不断扩张的新能源车市场必然带来巨大的电驱动系统增量,并且在市场推动下,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之快与内燃机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在众多电驱动玩家中,纬湃科技将目标定位于"引领变化",选择将新一代电动轴驱系统EMR4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就地体现了这一愿景。  相似文献   

15.
正三菱电机公司开发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s)的超紧凑型碳化硅(SiC)逆变器的工作模型,其只有5升体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SiC器件。由于纳入了实现优异散热的全SiC功率半导体模块,其也被认为为双电机HEVs提供了86 kVA/L的世界上最高功率密度。三菱电机全新的SiC逆变器提供了改进的布置、燃油及能源效率,并且释放了车辆内部空间。预计到2021年左右,HEVs、电动汽车(EVs)和其他类型电动车辆实现商业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中,为了减排和提升燃油效率,半导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动汽车中,电机取代内燃机成为动力来源,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机只是作为内燃机的补充,而半导体的应用依旧不可或缺,且比重越来越大。无论采用何种模式的动力,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汽车专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在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6,(38):43-43
汽车市场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在微控制器(MCU)技术领域再次取得突破。该公司的旗舰产品MPC55xx汽车控制系列新增了一款MPC5566——首款集成了3兆闪存的32位MCU。  相似文献   

18.
<正>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加速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进程,推进物流行业效率提升。我国首家干线物流联合创新中心日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正式启动,该中心由嬴彻科技和上海汽车城汽车创新港联合发起,首批成员为12家来自干线物流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企业,包括传统的商用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福田汽车、长春一汽、联合重卡、威伯科;科技类创新公司如激光雷达供应商Velodyne LiDAR、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主线科技、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罗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罗姆)成功从赢创工业集团剥离。赢创工业集团的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业务将作为独立公司归入安宏资本旗下。该公司凭借19亿欧元的销售额(2018年)和创新型产品跻身甲基丙烯酸酯化学领域全球市场领导者行列。罗姆在全球共有15个生产基地,约3900名员工,遍布德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南非。首席执行官Michael Pack表示:"我们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动业务增长,并通过投资和  相似文献   

20.
以"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为企业口号的奥迪公司,在汽车环保领域也秉承着领先一步的原则,为我们带来最顶尖的环保科技。奥迪公司在汽车驾驶领域内的领先性.已经由旗下各大车系的出色表现崭露无疑。而对于在中国正努力推行"绿色奥运计划"的奥迪公司来说,其在环保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