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气帘(CAB)是提升车辆安全性的重要配置。该文使用Primer软件中的均压法(CV)与粒子法(CPM)两种方法,研究了侧气帘静爆展开过程。根据选择的内饰网格划分﹑侧气帘折叠﹑气囊起爆等方式,搭建了侧气帘静爆仿真模型。用该模型仿真对比了均压法和粒子法的气帘展开过程,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导向支架的影响,并对有导向支架和无导向支架两种工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粒子法搭建的侧气帘模型的展开过程,比均压法的更加接近于试验真实状态;通过增加侧气帘B柱﹑C柱导向支架,可引导气帘起爆的方向,避免气帘挤入内饰与车身的缝隙中,使侧气帘能够正常顺利地展开。  相似文献   

2.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PAM软件下运用Pam-safe模块对CAB(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详细讲述了安全气囊参数、泄气参数、织物材料和属性的详细设置与折叠,通过仿真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基于Pam-crash求解器的气囊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安全气囊折叠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安全气囊展开特性的优化指标。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不同折叠方式的气囊有限元模型,结合静态点爆试验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一种新型气囊在典型折叠方式下的展开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设计了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新折叠方法。经试验验证,新设计的折叠方法具有良好的展开特性。  相似文献   

5.
万鑫铭  杨济匡 《汽车工程》2005,27(6):682-686
基于MADYMO软件建立了对称折叠和环向折叠安全气囊以及假人碰撞位置的虚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环向折叠气囊对人体的主要损伤值都小于对称折叠气囊的相应值;试验中测得的所有损伤值都小于损伤评定参考值,并和有关实际试验的结果基本相同。虚拟试验是一种研究气囊折叠方式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颗粒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仪表板安全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对安全气囊折叠方式和展开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S-PrePost中的Airbag Folding模块可以有效对安全气囊囊袋的折叠方式进行模拟;采用颗粒法对折叠气囊展开情况的CAE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由此表明,颗粒法能够准确模拟仪表板安全气囊展开初期的气囊展开状态。  相似文献   

7.
侧气帘展开对内饰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基于粒子法对复杂侧气帘经行了仿真建模,设计了静态起爆滑块冲击试验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重点研究了侧气帘展开过程对周边内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侧气帘及内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的气帘展开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气囊展开模拟采用均匀压力算法,为了更有效地模拟充气气体与袋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ALE)的气帘仿真模型,详细介绍了ALE模型相关组成部件、参数设置和接触定义方法,并利用LS-DYNA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将所建的气帘ALE模型初步应用到某车侧面碰撞仿真中,以考察气帘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车型:F18。行驶里程:15632km。故障现象:因事故车导致左侧气帘爆破、气帘插头损坏,因气帘插头没有单独更换,只有更换从气囊模块到气帘的线束。故障诊断:技师在更换完气帘插头后,进行诊断发现气囊模块无法被识别到,技师担心是因为拆气囊插头时没有断电导致气囊模块损坏。大家都知道气囊模块检测不到有以下几种情况:(1)供电故障;(2)唤醒线故障;(3)接地故障;(4)总线故障;(5)模块本身故障。为了确定是否是模块损坏,笔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准确的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为整车碰撞或滑台试验仿真分析中模拟假人的伤害值提供可靠输入,建立对称式层状折叠气囊模型,根据实际安全气囊水平动态冲击试验结果对标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均压法建立的安全气囊模型计算效率较高,适用于驾驶员的碰撞仿真及约束系统匹配分析,采用文中调整安全气囊排气孔和布片的泄气系数曲线函数的方法进行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对标,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气囊泄漏特性,模型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冯静 《北京汽车》2014,(3):5-9,33
侧气帘在展开时由于迅速充气膨胀会对系统中其它零件产生一定冲击,若此冲击力过大会造成周边零件失效,如顶蓬大面积撕裂甚至脱落、顶蓬扶手松脱飞出、立柱饰板局部碎裂等。失效零件会形成高速飞溅物,直接导致乘员受伤甚至死亡。为避免上述问题,做到缺陷预防,国内外各主机厂在研发过程中会进行侧气帘系统试验,让侧气帘在模拟实车环境中展开,以评价系统零件的性能和结构完整性。某轿车开发过程中,在进行侧气帘系统试验时遇到了周边零件失效问题。笔者通过对失效零件和试验视频的观察和分析,采用调整顶蓬弱化线设计、增加扶手支架挡板和优化A柱饰板结构等整改措施,最终使所有零件在高温、低温和常温的侧气帘系统试验中均保持结构完整和性能良好。文中具体描述了该轿车侧气帘系统试验中失效零件的整改研究过程,并通过试验总结出了在侧气帘系统零件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注点,对今后侧气帘系统开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装配了侧气帘后,汽车内饰设计成为侧气帘静态展开试验的一大障碍。文章从设计实践出发,结合侧气帘试验中内饰件的破坏形式,对装配侧气帘汽车的内饰件设计给出优化顶蓬结构、立柱饰板合理选材及强化遮阳板连接结构等设计方案和数据,有效地避免了内饰件在侧气帘静态展开试验中发生破损的现象,从而确保装配了侧气帘的汽车可以顺利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13.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是专门针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装置,在发生侧面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能有效地减少乘员受伤害的程度.文章从2013年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依据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进行的侧面碰撞试验中,选取了10个车型,包括轿车和SUV,每个车型分别进行了有侧面安全气囊、气帘和没有侧面安全气囊的侧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配备侧面气囊和气帘的汽车能对乘员头部和上部肋骨提供更好的保护,但对中部和下部肋骨的保护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侧面气囊和气帘能对乘员头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汽车侧面安全气帘关键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勇  陈晓东  张劲 《汽车工程》2008,30(2):156-159
介绍了基于CAE技术的侧气帘开发流程;通过示例对侧气帘关键设计要素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侧气帘的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乘用车在增加侧气帘后,立柱护板和顶棚等饰件的配合结构和材料物性需要做适应性匹配设计,以满足侧气帘的爆破要求。本文通过收集典型车型的竞品信息,结合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侧气帘周边立柱护板断面设计和结构设计要点,顺利通过了侧气帘在极限高低温等试验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以某一车型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为研究对象,针对32KPH,75°侧面柱撞试验工况,进行侧面后排安全气囊参数优化分析工作,主要介绍侧面柱撞标准要求、安全气囊袋型设计、气囊参数优化过程,不同折叠方式及子系统试验对标等,以上仿真分析工作都是基于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应用CAE分析软件论述了气囊仿真建模的前期建模工作,具体包括气囊缝合、折叠,以及气囊参数优化前后的气囊静态起爆试验、水平冲击试验及子系统试验对标工作,主要优化目标是在侧面柱撞实验中降低SID-Ⅱs假人手臂抬起高度以及满足后续实车试验中的假人伤害指标要求。实现方法是通过冲击及子系统对标来优化RSAB气囊参数,并加以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CAE技术在汽车侧面帘式气囊模块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DYMO软件进行了气囊折叠和动态充气的模拟.还叙述了利用CAE方法进行帘式气囊几何形状的静态与动态设计及袋体压力集中情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车辆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部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转动加速度会造成弥散性脑损伤,NHTSA2018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用BRIC考察这种损伤。统计了美国市场部分车型中BRIC值,评价最差的工况是90km/h OMDB工况,获得优秀评价的比例为33.33%。通过对BRIC值评价优秀车型的分析,认为驾驶员头部在侧气囊和DAB之间稳定滑过是一种较好的保护模式。为验证分析结论,首先建立了OMDB工况下的驾驶员侧模型;研究了DAB、侧气帘、转向管柱对BRIC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侧气帘厚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BRIC值的降低;b)DAB直径增大有利于增加保护在区域;c)DAB刚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BRIC值的降低;d)DAB拉带变长有利于BRIC值的降低;e)转向管柱的溃缩,不利于BRIC值的降低;通过上述方案优化,BRIC值可从0.89降低至0.69,降低幅度可达20%。然后基于仿真优化方案进行了滑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RIC值为0.64,与预测值0.69较为接近,预测精度为92.8%。最后基于滑台验证了乘员头部与侧面气帘接触区域平整度对BRIC值的影响,侧面气帘变薄后BRIC值从0.64增加为0.84,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气囊模拟计算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安全气囊模拟计算技术是研究气囊与假人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常用的计算 双压法和压力温度法等,可以采用直接折叠法或始使短阵法建立气囊的有限元模型。现在有的折叠方式如星形叠法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已有能解决,而考虑气体流动的气囊欧拉模型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系统组成东风日产天籁轿车的安全气囊系统(SRS)主要由SRS控制单元、螺旋导线盘、驾驶员气囊、前乘客气囊、前排侧气囊、安全带预张紧器、侧气囊卫星传感器、侧气帘、前碰撞传感器和SRS指示灯等组成,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