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内饰氛围灯已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氛围灯的互动方式和控制逻辑朝着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氛围灯的点亮效果被大多数的主机厂所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一种杯托氛围灯发光效果改进方法的总结,讲述如何提升氛围灯发光均匀性和点亮效果,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并感到惊喜,提升汽车内饰氛围灯的用户体验,彰显品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多色氛围灯基于RGB LED控制器,实现的场景更为丰富,同时,多色氛围灯因照明与电子元器件的深度融合,可形成多种动态效果,能更好提升驾乘体验,目前也成为汽车内饰氛围灯的主流设计趋势。伴随汽车技术不断创新和消费日益升级,驾乘人员对于汽车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机械、动力等性能层面,智能化、个性化、情感化等人机交互层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集中在汽车内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灯具,氛围灯在汽车内饰的使用日渐增多。氛围灯尤其是线条式氛围灯的使用,传递出空间层次感,烘托车内氛围,提升汽车驾驶感受以及整车档次。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目前氛围灯通常设置于车内顶棚、天窗、中控台、副仪表台、车门装饰条、杯托等位置。  相似文献   

4.
汽车灯具已成为汽车外饰造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除了静态效果不断创新,朝着更加立体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外,点亮效果也同样被各主机厂、用户所重视。本文通过对一种LED厚壁形式昼间行驶灯发光效果改进方法的总结,讲述如何使灯光发光效果更均匀,更能够被消费者接受,提升汽车灯光的用户体验,彰显汽车灯光的科技感。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内饰内氛围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结构布置形式进行介绍,结合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优化方案,为氛围灯的设计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6.
汽车内饰的色彩、纹理搭配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色彩的搭配会带给使用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文章将通过对各类色彩情绪的搭配、分析,探索如何提升商用汽车内饰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和规律性,并将其应用到商用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7.
陈嘉宁 《汽车杂志》2013,(11):302-303
越来越多中高档车型原厂配备氛围灯。一来提升夜间上下车时的照明安全;二来帮助你在黑漆漆的车内找到掉落物品;三来则像家居装修一般,透过灯光提升内饰质感.让车居生活倍感奢华温馨。如果你的车没这种灯光氛围怎么办?其实,改装氛围灯这种小配件一点都不难.也不贵。本期我们就请“章鱼哥”来手把手教大家DIY安装氛围灯!  相似文献   

8.
制动灯和位置灯的发光效果在尾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采用多种配光方法来实现,其中面发光和体发光的发光形式越来越普遍,其优点在于发光效果比较均匀一致。与位置灯相比,制动灯实现均匀发光的难度较大,且目前还没有应用实例。本文提出一种制动灯均匀发光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光学模拟,模拟结果可以满足法规要求,正式模具样件的发光效果也比较均匀。该方案对于后续制动灯及其他功能灯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体验经济时代(在消费过程中追求顾客满意、注重自我体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追捧,其内饰比外观更为重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饰中,许多零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互动性,这也是用户了解新能源汽车内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纯地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其内饰造型、人机交互和使用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人机工程学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出发点,掌握用户形象认知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内饰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设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而内饰材料的运用也趋于多样化。汽车内饰一方面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同时汽车内饰设计整体反映了工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饰材料的运用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内饰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内饰件开发节奏也越来越快。无论从产品外观改型,还是新工艺、新功能的运用,产品推陈出新速度比以前更加快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尤其是短周期、快节奏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浪费。文章以汽车内饰灯具为例,论述产品开发过程中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减少投入的思路。内饰灯包括诸如阅读灯、化妆灯、氛围灯、脚部照明灯、区域照明灯、行李箱灯等汽车各仓布置的很多的小灯。它们对于增添环境氛围,增加实用功能,增加美观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些种类繁多价值的灯具往往合起来需要不菲的投入,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MINI     
<正>新一代M1N1外观设计沿袭了M1N1品牌经典的设计语言、车身比例和车身结构,并且融入一些当下的主流趋势,例如LED的日间行车灯等。内饰部分的功能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将不少先进配置以及舒适性配置融入到车内,例如驾驶者辅助系统和驾驶体验控制系统等,全面提升了驾乘体验,但仍就保留了M1N1一如既往的经典设计元素。同时驾驶乐趣与油耗均  相似文献   

13.
汽车内饰面料是重要的内饰表皮材料。随着汽车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内饰面料的创新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着汽车内饰面料的感知质量提升和功能价值附加,从纤维材料制造技术、面料织造技术、染整加工技术以及后加工技术等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先进制造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创新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驾乘体验,为汽车内饰面料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甘景香 《专用汽车》2023,(12):68-70
汽车内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销售,对设计师来说,做好CMF设计能够赋予汽车内部更好的空间氛围,让内饰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基于创新角度而言,设计师应当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着手,对材料、色彩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予以合理协调,确保汽车内饰能够带给消费者良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据此,结合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汽车内饰CMF设计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汽车照明及投影除了有基础提示和警示作用之外,越来越成为汽车品牌差异化设计的重要元素和新显示语言。汽车投影灯在创造独特氛围的同时亦能增强车与车、车与人的交流互动性,是各大车企在智能汽车时代提升用户感知度、打造新颖互动驾乘体验的优选设计。本文主要基于在汽车上采用MLA技术的汽车投影灯,对小型化、范围大、亮度高和轮廓清晰等主要优点进行阐述,并对汽车MLA投影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相比传统投影,MLA投影技术将是车载投影的热门技术,未来与之相关的应用将更广泛。  相似文献   

16.
<正>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称零件,其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用户对整车内饰的评价。本文以某MPV车型仪表板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仪表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加工工艺。仪表板简介仪表板位于驾驶员正前方,上面一般配有行驶里程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燃油表以及警告灯等灯光信号等。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称零件,其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用户对整车内饰的评价。仪表板组成1.仪表板本体:它是坐舱系统的载体和框架;2.各种电器仪表、开关及音响娱乐系统;3.通风系统:主要由空调机、空调控制器、各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感知质量越来越被用户重视,汽车设计中更加注重感知质量提升。文章通过案例对比和分析,分别从外观、气味、触感、声音和便利舒适性等方面,梳理论述了内饰感知质量设计要点。明确了内饰感知质量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设计验证确认手段虚拟评审和现实评审,特别是内饰硬模验证方法。对汽车内饰感知质量设计提升给出了具体措施,丰富了此领域设计方法,对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国内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洞内驾驶舒适性和景观性,提高洞内行驶的安全性,对隧道内饰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以重庆城口至开县高速公路旗杆山隧道为例,对隧道内饰方案设计进行探讨,使其让驾乘者在洞内行驶感到安全、舒适、放松,同时体验景观性和文化性的隧道洞内环境,供国内特长隧道洞内景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整车内饰灯光不仅为驾驶员夜间行驶提供信息照明,使人机交互更加友好,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车内氛围,提升品质及夜间行驶安全。本文从产品开发阶段开始到最终产品量产,阐述汽车内饰灯光主观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客车驾驶员及乘员在关注客车使用功能和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乘坐体验,但业内尚无针对乘坐体验提升的有效评价体系和管控措施。文中引入乘用车开发过程中感知质量的概念,结合客车开发特点进行感知体验相关研究,以期在客车设计开发阶段提升整车内饰的价值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