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传统汽车及新兴汽车行业开始进行未来出行方案的布局,汽车共享出行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该种出行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当今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两大难题,已经成为各国积极探索与尝试的出行方式。目前,我国汽车共享出行服务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深入研究其行业现状对政府、企业、甚至整个产业制定发展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市场的细分领域进行探索,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整理分析,对国内互联网+汽车共享出行服务行业现状展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金良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车企与出行市场的密切关系。而且,他也有了第二个身份——曹操专车董事长。"新能源车押宝出行市场共享经济的出现,催生了移动出行这一将汽车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概念出行方式。移动出行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效率,缓解了出行难的痛点,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以前移动出行离汽车行业比较远,但从去年开始,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汽车企业的词汇里,众多主流车企也不再单单专注于造车售车了,  相似文献   

3.
<正>据预测,到2025年,汽车产业中的用户服务市场会由当下的10%上升到57%。实际上,用户服务市场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主动选择,另一方面则在于市场的逼迫。换言之,汽车制造商极有可能将共享出行或车队服务作为今后非常重要的一大业务板块。过去,汽车制造商的大部分营收来自于新车销售,但是,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越来越多汽车制造商开始打造新一代"共享出行服务",以此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据相关统计,2018年,网约车的市场交易规模增至2720.5亿元,中国的网约车用户增至3.4亿人。有业内专家表  相似文献   

4.
正麦肯锡发布的《共享流动性将如何改变汽车行业》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市场,市场规模达240亿美元,未来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30年,共享出行将导致预期的由城市化和整体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汽车销售增长量的三分之一无法实现,但是它对整个汽车行业仍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如果制造商、供应商和其他行业参与者现在就采取措施,重新定位自己在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话。研究发现,共享出行对汽车销量影响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1中国共享出行市场仍将继续增长在现阶段中国城市的复杂交通体系中,三大出行模式构成了中国消费者的出行体系:公共出行(如地铁、轻轨、公交车等)、私人出行(如步行、自行车/助力车、私家车等)以及共享出行(如网约车、分时租赁、汽车租赁、共享单车等)。其中共享出行作为近年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降低城市拥堵、通过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在过去3年里交出了极为亮眼的答卷:17. 7亿单的年订单量、创造550万的就业岗位、吸引234亿美元的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向出行即服务转型,整车厂应如何充分利用这次转变带来的机会?基于对出行即服务的市场洞察,笔者为整车厂赢在这一新兴领域绘制了路线图。出行即服务在汽车行业正加速发展应用数字技术的共享汽车和网约专车服务,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增长和盈利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其盈利潜力远超传统汽车制造业。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领域的引领者之一,戴姆勒有着明确的发展步骤,无论是打造"自动代客泊车服务",进行智能驾驶试验车的无人驾驶试验,推出半自动驾驶重型卡车,还是计划投放无人驾驶出租车,与博世合作研发无人驾驶共享汽车,戴姆勒始终在推出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的科技之路上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8.
正爱驰汽车与锦江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绿色出行服务市场,首批获得营运牌照的定制版爱驰U5正式交付锦江汽车,并率先投入到出行市场运营,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出行体验。爱驰汽车作为目前唯一实现大批量出口欧盟市场的中国新创车企,在斩获大量海外订单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出行服务。其中,首批出口欧盟的500辆欧版爱驰U5率先投入到了法国科西嘉岛绿色出行服务。国内市场方面,爱驰汽车不仅在江西上饶自营"风驰出行"出行服务平台,更与汽车租赁龙头企业一嗨租车先后在18城布局出行服务,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丰富的出行运营经验以及历经考验的优质产品成为爱驰汽车进一步布局出行市场的重要优势。  相似文献   

9.
出行行为研究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交通建设、管理与控制的政策措施.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出行方式,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出行,但由于发展过快、缺乏科学的交通规划措施,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因此,研究城市共享单车出行行为很有必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出行者进行调查并得到621条有效数据.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居民选择共享单车与否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同因素出发分析了共享单车出行特性.建立了是否选择共享单车出行的二项Logit模型,借助SPSS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女性较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越倾向于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其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最显著.模型中月收入变量被剔除,表明月收入高低对居民是否选择共享单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以来,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开始较大规模走向租赁市场。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鼓励发展汽车共享,这无疑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次“大地震”,共享汽车新纪元的到来,将彻底改变国人未来的出行方式。如何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业态,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值得业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以及消费者对于灵活、个性化交通方式的需求,使得汽车共享这一新型出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汽车制造商们也看到了汽车共享背后的商机,相关的产品、技术以及商业模式正推向市场。通用汽车不久前宣布了一项名为Let's Drive NYC的汽车共享项目,该项目对居住在曼哈顿丽思中心公寓楼的400多位住客开放,通过使用通用汽车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这些住客可以预定车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宝马集团ReachNow即时出行携手环球车享旗下分时租赁品牌EVCARD分时租车,在成都正式推出高端电动分时租赁产品"ReachNow Powered By EVCARD"。这是宝马即时出行项目在亚洲的首站落地,也标志着宝马集团正式将共享出行服务推向中国市场。基于双方的合作,100辆纯电动BMW i3升级版将陆续在成都投入运营,定价为2元/分钟。作为中国西部首个高档电动分时租赁服务项目,该服务的推出将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低碳、环保的高档共享出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共享单车引领了中国交通出行方式的快速转型。但是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是伴随着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汽车出行服务商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成品油供应商而言,共享单车的崛起显然也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7年以来,陆续有券商及媒体发布研究分析共享单车对汽油消费的影响。大部分研究将国内4月份汽油表观消费量出现多年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归因于受到  相似文献   

14.
<正>戴姆勒和宝马集团日前宣布,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出整合后的打车、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双方已拨款逾10亿欧元用于扩大其出行服务业务。戴姆勒的Car2Go汽车共享业务将与宝马Drive Now共享服务、Park Now停车服务和Charge Now充电业务合并,2家汽车制造商各持有该合资公司50%的股份。据悉,这一合作关系将由5家公司组成,分别是基于智能手机的路线管理和预订服务Reach Now、电动车充电收费系统Now、共享出行服务Free Now、停车服务Park Now以及共享汽车服务Share Now。  相似文献   

15.
正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车联网等趋势之下,新型车辆进出方式将有更多市场需求。博泽推出的电动侧门驱动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驾驶员身份,让车辆出入更加便捷,极大提升乘客舒适体验。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免接触式的交互方式成为时下之兴。面对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车联网等渐成趋势的未来,新型的车辆进出方式或将成为众望所归。当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共享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以"制胜未来,共建数字新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上海峰会,在2018法兰克福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期间隆重召开。人们未来的出行模式可通过共享经济实现商业化,新型商业模式的竞争不再只是拼硬件,还包括打造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出行服务数字生态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汽车作为首选的出行方式。但是,如何在行车过程中有效保护儿童的安全,越来越得到家长、医生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节日前后,学校和家庭会组织许多出行活动,那么如何在这快乐的节日中既玩儿得高兴,又能保障小朋友的出行安全呢?家长需提高安全意识如果需要带着宝宝乘坐汽车出行,您认为怎样是安全的呢?目前,大多数家庭仍然普遍采用这种方式,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抱着宝宝坐车很安全,其实  相似文献   

18.
正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费用低廉,已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主要工具,市场供给和使用需求"供需两旺",产品规模和使用量迅猛增长。自行车重回大众视野,尤其在短途出行场景下,单车与城市现有出行方式迅速融合,在改变出行结构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供给特征共享单车爆发式增长共享单车起源于2016年,在2017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据统计,共享单车已覆盖全国主要省市  相似文献   

19.
<正>未来出行场景中,交通工具的使用权将比所有权更为重要。尽管共享出行本身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诸如公共交通服务、拼车、搭便车等共享出行方式存在已久,但移动设备的普及、便利的网上支付及数字科技的发展催生出全新的交易化的市场空间,让大众能够享有出行工具的使用权。"出行即服务"(MaaS)框架中的共享出行服务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出行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近日,Vision Mobility、Curiosity CX和L.E.K.咨询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全球范围内顾客对于共享出行的态度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逾4000名受访者参与了问卷的填写。  相似文献   

20.
网约车诞生于共享经济的潮流之中,低廉的价格优势使其进入出租车市场后就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并与巡游出租车形成激烈竞争,导致发生巡游出租车罢工等事件。为维持市场的稳定,政府开始介入。文中通过研究乘客对于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出行选择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考虑政府介入因素,分析出租车出行方式选择的演化博弈。结果表明,政府管制力度大小会对出租车出行方式选择的演化稳定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