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鉴于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于日前正式发布了首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NEVXI)。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同时面临传统质量问题及新能源汽车特有的质量问题。新能源汽车的三大阵营——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势力造车需分别解决各自特有的质量问题,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青睐。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
<正>博世,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宁德时代,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全球最大的单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最大单一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7月25日,三者联系在一起。在这一天,博世汽车售后与宁德时代首家双品牌授权新能源汽车维修站—重庆市润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是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继2021年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博世车联与宁德时代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加速开展双品牌授权建店工作,以期探索新能源售后服务维修。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愈加严峻的温室效应和保护环境的压力,近年来,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环境改善的突破口。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人才均有较大缺口;同时市场宣传力度不足,顾客认识和接受程度低。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仍未取得快速、全面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各汽车企业还需提出相应对策,不断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文中将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模型进行搭载及匹配分析。  相似文献   

4.
车帅  时玉正 《汽车电器》2022,(10):16-19+24
为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首先对中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基础配套设施现状;然后通过分析产业发展状况,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占据市场主体,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相比传统燃油车产品力不足等问题,应均衡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发展氢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正面临着新能源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争夺,中外汽车公司之间将展开新的较量。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体系包括整车控制技术、电动驱动系统技术,电池系统技术、动力耦合技术。发动机及变速箱控制技术等,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在这些技术方面取得产业化实质性突破,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工业快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一场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争论,在海口展开。中国新能源汽车值不值得投资,该何时介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成为多方争议的焦点。电池拦路虎在"201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技术派与市场派各执一词,其矛盾焦点在于核心零部件——电池。著名的投资机构新天域资本显得较为谨慎,多年来在中国一直观望但未投资任何新能源汽车项  相似文献   

7.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20,(1):98-103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19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达到83.2万辆。数据显示,尽管受到补贴退坡、汽车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保持了缓慢增长态势,特别是纯电动车增长明显。目前,纯电动车依然是全新的市场,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不乏一些中国品牌试水中高端市场,比如比亚迪唐EV600、荣威MARVEL X、广汽Aion LX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企业需按要求采集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并上传至国家监测平台.海量新能源监控数据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可用于分析新能源车辆的技术、安全预警、基础设施管理等内容,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9.
赫炎 《世界汽车》2024,(2):14-19
<正>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创新高,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市场。但全球经济低迷,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汽车出口之路荆棘丛生,正在经历新的考验。中国汽车积极寻求突破之路,开辟新天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消息: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超越日本。同时,出口对汽车总销量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5.7%。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技术条件以及市场情况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能源汽车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7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选择近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支持并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被看好。但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普遍存在的技术待突破、用车成本高等问题,使得市场表现并不是很乐观。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约为109万辆,从2017年1月~11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情况(图19)可以看出,2017年11月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车(含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在车展自家展台上不摆上一台新能源车,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在第十三届北京车展上,国内外厂商共发布了新能源车79辆。虽然数量上比前两届有所减少,但这些车型却更加成熟、更加贴近市场。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车企和政府都齐心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汽车消费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的现实国情,新能源汽车并未受到市场青睐。特别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所处的环境,包括因充电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电池造价成本太高以及消费者安全顾虑等因素,导致呈现出"政策热、市场冷"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正>伴随着全球环保和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势在必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自然在这个领域不能懈怠。本期"东方时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及问题——"投资方向"和"规划"比较的分析》从政策和技术参数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瓶颈。"专题"栏目也是以新能源为主题具体向读者阐述了我国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在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通过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趋势、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以期更好地理解该产业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解析新能源市场大数据,精准解读全球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深度挖掘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性特征,全面探寻自主、合资、豪华和新势力四大竞争格局发展路径,最后从政策、供给、需求等多维度对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判。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重点对象,但因为能源的供给与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新能源汽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加大新能源汽车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做好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综合评价与发展策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产销量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3年稳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达180万辆,占全球保有量50%以上。这其中,新能源客车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排头兵与急先锋,起步早、规模大,同期销售约10万辆左右,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11.2%,在技术以及应用规模方面都处  相似文献   

18.
<正>各区域市场的不同新能源汽车税收补贴政策在明,潜在的低碳市场准入机制在暗,明暗交错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其实很复杂。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在此背景下,多数车企将自身的2023年发展规划锚定新能源产品、技术、品牌和服务,令行业竞争局面即将在多个区域市场轮番上演。  相似文献   

19.
<正>6月3日,以"难以置信的汽车市场表现?中国能否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为主题,IHSGlobal Insight在上海举行了全球汽车研讨会。演讲嘉宾从宏观经济、全球车市、中国车市、自主品牌海外并购,及新能源发展战略等全方位解读目前形势,并作出未来预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新能源汽车(EV)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汽车行业,挑战着传统汽车制造商。近期,汽车行业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特别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情况。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企对技术的持续发力并积极推动扩张战略,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新能源车企对汽车行业的潜在影响。本文总结了关键数据和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格局中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