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对现代乘用车钢制车轮轮辋制造技术进行整理和总结。叙述了乘用车无内胎车轮轮辋的基本知识和传统轮辋制造技术,包括制造工艺和装备。重点整理并总结了高强度钢轮辋的工艺要点,以及适应其工艺要求的现代轮辋设备,并与传统方式进行成本、质量和能耗比较。提出企业引进并采用现代轮辋生产线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适应不同车型混流生产的点焊机器人更换电极帽的新工艺。它先按电极帽寿命指数对机器人进行柔性分组,再对同组别机器人集中更换电极帽。作者首先依据加权系数算法建立了机器人自动分组的数学模型;之后开发了PLC控制程序,只需输入当日各车型产量信息即可完成最优化分组;最后将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神龙公司PF2地板生产线。实践证明,该工艺对多品种混流生产线提升生产节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因形状复杂、辐条间隙大、辐条两面及轮辋内均要求喷涂等特点,致使喷漆自动化较难实现。水平自旋式摩托车铝合金车轮静电自动涂装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油漆利用率高,有害物质排放少,膜厚均匀一致,涂膜性能稳定等优点,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完全适合摩托车轮毂的喷涂,是很有推广潜力的环保型涂装生产线。  相似文献   

4.
以总装车间B线设计节拍由35辆/h提升到42辆/h线速提高的解决方案为例,综合分析了汽车装配生产线线速最大能力,识别出输送设备系统、工艺设备的节拍提升瓶颈,并结合工艺需求详细阐述了一系列瓶颈改造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及不增加日常维护为前提而制定,改造过程中对瓶颈点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简化输送设备工艺动作,优化AGV(自动导航小车)运行路线、涂胶机器人动作等。以投入较少的改造成本产生最大化的效益,使生产线效率提升了20%,充分体现了汽车行业低成本、高价值的精益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模具自动化改造可行性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并对模具进行改造,实现了制件工艺路线由双动手工生产线变更为单动自动化生产线,均衡了双、单动生产线产能,为工艺路线变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介绍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具的工艺与改造方法,制件在冲压机械手自动化线生产时模具安装与自动化可行性分析要点,重点是端拾器可行性分析、轨迹干涉分析、模具电气改造等。通过前期的工艺可行性分析和方案改进,避免了冲压件自动化生产时出现较大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综述汽车车门包边工艺,然后介绍和比较分析了目前汽车厂商常用的液压机加包边模系统和机器人滚边系统两种车门包边工艺,并重点阐述了机器人滚边成形工艺的技术难点。为适应汽车厂商小批量多车型生产模式的变化,自动化、柔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组焊生产线会更多地采用机器人滚边工艺进行车门包边成形生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自攻螺钉连接工艺。在机器人集成PLC系统及自攻螺钉设备的质量自检之间建立联系,利用独有的产品质量信息显示3D成像技术,使PLC系统控制的生产线显示屏实时呈现当前产品的自攻螺钉点质量信息,达到产品自攻螺钉点自动化实时质量监控的目的。通过该机器人自攻螺钉连接工艺自动化质量监控方案的实施,降低了白车身产品连接工艺缺陷的溢出风险,提高了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从制动盘自动线与工业机器人集成的几个实例中,能够看到集成系统的高效率与高柔性,以及在方案规划与技术路线中,多项创新技术的采用。"在制动盘自动线与工业机器人集成的实例中,领先的系统集成综合技术的应用,对制动盘传统产业的改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为汽车零部件厂商开发的制动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制动盘加工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达到提升自动化程度、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目标。制动盘自动线与工业机器人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视觉检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自动拧紧技术,使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效率、装配质量、线体柔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抓具上集成多路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门盖及白车身进行拍照,对关键特征点进行识别和提取,计算出门盖与白车身各个位置的间隙及面差,再采取间隙面差匹配算法,从而计算出门盖相对白车身最佳位置,进一步引导搬运机器人抓取门盖到达最佳装配位置。通过拧紧机器人携带拧紧轴对门盖进行自动拧紧,实现门盖自动装配功能。门盖自动装配技术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及质量,同时降低人工劳动负荷和成本,保证了白车身整体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人工冲压线生产效率、优化成本,对人工冲压线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重点提高冲压线输送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工劳动强度,保证生产的安全性,降低制造成本。本次改造中应用了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模拟仿真技术、离线程序技术、机器人视觉技术等先进工艺制造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改造后冲压产品质量稳定、整体冲压线单件薄板每分钟产出6件、每个班次生产成员由20人减少为8人、冲压件质量稳定的技改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中高档汽车仪表板、门板生产中需要对其发泡件进行铣切加工,双机器人自动铣切加工工艺生产效率高,逐渐被众多汽车内饰件制造企业采用。运用PowerMILL编程软件,对铣切产品3D数据进行机器人切割轨迹离线编程,应用于双机器人铣切加工,实现了汽车仪表板、门板铣切工序自动化、柔性化、高效率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焊点打磨工艺成本并控制打磨质量,研究一种由机器人抓持的自动打磨工具及其控制系统。通过力控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在60 ms内完成反馈并驱动柔性控制单元,最终输出打磨力精度误差小于1 N,使之可以打磨车身零件的复杂曲面。根据车身零件材料特性,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磨具,确保打磨质量。根据生产线工艺特性设计打磨工艺,最终实现自动打磨技术在生产线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汽车冲压件生产效率,扩大产能,降低人工成本,急需对传统冲压线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改造。改造中为了解决从板料拆剁区到冲床上料间板料传输位置偏差的棘手问题,集成应用冲压板料的智能视觉对中系统,实现了对冲压板料位置误差的智能化自动识别及机器人自动更新抓取程序轨迹,满足了快速冲压线的生产需求。传统人工操作冲压线的自动化改造不仅实现了效率产能的提升,还节约了人工生产成本。机器人视觉对中系统的系统集成应用及调试方法,对同行业的人工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取消省界收费站以来,使用ETC通行车辆占比逐渐提升,但仍有部分车辆采用取CPC卡的方式通行。为了减轻现场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服务质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开始应用自动发卡机器人。通过综述现有自动发卡机器人应用现状,对比不同自动发卡机器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自动发卡机器人现存挑战,提出优化建议,为高速公路收费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美合资四川双泰车轮有限公司今年初投资114万元新建的年产60万件车轮涂装流水生产线,经3个月时间的试运行,于6月1日正式投产。涂装流水生产线是双泰车轮有限公司为推进钢板式车轮产品的系列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使辐板组合轮辋上批量、上档次,增强竞争力而投资建造的。该生产线分前处理和涂烘两大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自动化冲压线节拍,节省模具现场调试时间,提前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干涉现象,本文应用三维仿真软件,利用干涉曲线在虚拟环境中对模具搬运过程进行仿真、确认,完成冲压工艺分析,优化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重点介绍干涉曲线的分析方法和自动化冲压线仿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7.
内轮辋轮辐合成自动线系第二汽车制造厂车轮厂车轮车间的一条主要生产线。在这条线上进行内轮辋、轮辐的输送、压装、焊接,以及轮辐的储存。已合成的轮辐轮辋见图1。轮辐轮辋合成自动线的平面布置见图2。该自动线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是合成送料器;第二段是CO_2保护焊自动线。在第一段内进行内轮辋、轮辐的输送和压装、合成的输送以及轮辐的储存。这部分是第二汽车制造厂动力厂仪表车间和车轮厂自行设计制造的。  相似文献   

18.
双面双点推挽式多点自动焊技术的成功应用,可弥补机器人有些部位难以实现焊接的缺陷,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焊装夹具的技术含量。以厢式车顶盖外板总成焊接为例详细说明多点自动焊主要研究的内容。顶盖外板总成在白车身总成中属于整车外表面覆盖件,项目从顶盖产品和焊接工艺分析、多点自动焊总体布置和机构组成、多点自动焊机械装置的设计与优化的研发、多点自动焊系统推挽式馈电方式的研发、多点自动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汽车覆盖件外表面无痕焊接的控制原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冲压生产线的不断提速,机器人抓料的准确性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减少机器人的抓料故障,在基于现有双料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本文开创性的使用称重双料检测,即比较原料的设定重量与压力传感器的检测重量的差值,从而确定机器人是否存在多抓料的情况。实践结果表明,在使用称重双料检测技术后,基本杜绝了机器人抓双料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自动化线的稳定性,为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通过对生产线体的智能化改造,包括举升式往复输送线及8台德国KUKA点焊机器人的创新改造,使线体生产效率提升22.2%,将原建成的生产线产能水平提升至行业同类型生产线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