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回顾酒驾、醉驾治理的不平凡之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酒驾、醉驾治理的核心经验就是法治。自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格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法律效果。正是因为"法治",酒驾醉驾才能被法律的缰绳勒住;正是因为坚持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与社会传播、社会教育共同发力,"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才深入人心,不断固化形成抵制酒驾、醉驾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13,(3):34-36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全国各地加大对酒驾的查处力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人对酒驾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受警力限制,农村地区查处酒驾的力度不够,农村道路酒驾现象依然突出,并不时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农村道路成酒驾整治薄弱环节"警察查得严",这是城里开车人拒酒的常用语;"没人查",  相似文献   

3.
正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酒驾醉驾行为减少,"开车不喝酒"的观念被广泛传播。然而,相较于城市酒驾治理效果显著,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农村酒驾治理难点劝酒风气助长酒驾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无酒不成宴",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  相似文献   

4.
正"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如今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背后,得益于厉行法治的久久为功。2011年5月,醉驾正式入刑,10年来我国持之以恒对酒驾、醉驾进行严格执法,据统计,2020年醉驾比率(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了70%以上。对酒驾、醉驾"零容忍",就是对生命与安全的珍视。酒驾、醉驾行为威胁着驾驶人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巨大危害。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不行不行,查得严",这是城里开车人士拒酒的流行语;"放心放心,没人查",这是乡村一带劝驾驶员畅饮的常用说辞。流行语也好,常用说辞也罢。不可否认的是,自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的严查酒驾风暴,特别是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后,全国酒驾发生起数和酒驾致人伤亡人数,分别呈现大幅度下降的态势。而这样的下降,却难以让交警部门高枕无忧。虽然城市酒驾得到有效遏制,但在一些农村地区,酒驾之风依然盛行,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既然"醉驾"已"入刑",  相似文献   

6.
自"醉驾入刑"以来,在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将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并多次开展全国性统一治理行动,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面管控,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覆盖、零容忍,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累数年之功,至今,酒驾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正>近年,在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刚性执法,将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多次开展全国性统一整治行动,在日常严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警力投入,加强路面管控,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覆盖、零容忍,重拳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累数年之功,至今,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5,(2):74-75
<正>从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醉驾入刑"正式实施以来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我国机动车年均递增1500万辆、驾驶人年均递增2000万人、道路里程年均递增12万公里,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发生涉及酒驾、醉驾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较"醉驾入刑"前同比分别下降25%和39.3%。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醉驾入刑"3年来累计查处酒驾127.4万起,醉驾22.2万起,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一"的到来,意味着"醉驾入刑"和"严惩酒驾"跨过第5个年头,回顾过往,已然带动中国酒后驾驶问题发生巨变。令人们感到欢欣振奋的,不仅有酒驾醉驾查处量的逐年下降或相对平稳,也有"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的蔚然成风。"酒驾之治"这一法治范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应当充分借鉴;同时,如何让法律持久发力,真正取得对酒驾痼疾的完胜,也应当成为各方继续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正每逢中国传统佳节,亲朋好友团聚难免饮酒助兴。可是,如果你饮酒后还要开车,那就会把好事变成坏事;传递感情的一杯美酒,就极有可能变成让你锒铛入狱的一杯祸水。笔者关注酒驾、醉驾问题多年,深感在中国的汽车社会,控制酒驾、醉驾并非一帆风顺。盘点一下,以2011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重要标志节点,酒驾、醉驾嚣张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本期政策研究以"醉驾入刑"十周年为主题,分5个板块介绍酒驾醉驾治理情况。"聚焦"和"成效"两个版块介绍了近十年来在公安交管部门强力治理、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下,抵制酒驾醉驾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果,以及醉驾入刑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各地"版块介绍了浙江、吉林、江西、广东、山东、湖南、甘肃、山西等地交管部门在积极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酒驾醉驾治理和"零酒驾"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一是立法需民意.酒驾是汽车社会的公害,酿成的悲剧数不胜数,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惩治醉驾,民有所呼,法必有应."醉驾入刑"法律的制定有充分的民意基础,也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二是执法需严格.十年来,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指导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始终坚持对酒驾醉驾的常态化严管严查,无论普通百姓还是知名人士,无论职...  相似文献   

15.
正岁末年初,聚餐娱乐等活动增加,也进入酒驾醉驾的易发高发期。遏制酒驾、保障平安,是牵动社会目光的关注点,也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点。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如何更加有力有效治理酒驾,是需要继续下大功夫的攻坚课题。站在21世纪新一个十年的门槛上,回望治理酒驾的不平凡来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现"酒驾之治"的核心经验启示就是法治。以2011年"醉驾入刑"为标志点,正因为坚持法治,曾  相似文献   

16.
正十年,是一个足够回望的长度。致力于将猛于虎的酒驾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走过十年历程的醉驾入刑,改变的不仅是道路上的风景,还有许多人的人生命运,以及中国道路交通的平安指数和文明程度。十年,也是一个足以从量变迈向质变的跨度。据公安部交管局数据,2020年全国醉驾比率比"醉驾入刑"前减少70%以上;相比上一个十年,2011至2021年,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减少了2万余起,而且这是在过去十年间全国机动车增加1.81亿、驾驶人增加2.59亿的背景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醉驾入刑"新规施行以来,全国因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醉驾""酒驾"处罚程度的加重,少数酒后驾车的驾驶人为躲避处罚拒绝下车接受检测,不配合交警检查,针对这一情况部分交警采取了破窗执法的方式,此举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争议,给交警执法带来了困境。本文分析产生破窗执法的原因、背景,并介绍现行的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从法律角度探讨了破窗查酒驾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吉林省公安交警部门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精心组织开展酒驾醉驾周末夜查、夏季夜查和重点节假日统一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并持续推进酒驾醉驾治理常态化,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据统计,2018至2020年吉林省公安交警部门共查处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12.7万起,其中酒驾10.5万起、醉驾2.2万起。全省交警部门定期分析酒驾醉驾违法犯罪和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研判确定酒驾醉驾整治的重点区域、道路、时段,制定治理工作日历,明确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8月20日,长沙市文明办、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共同开展了"零酒驾城市"创建活动。同时,开福区创建"零酒驾街区"活动也以浏阳河街道为示范点全面推进。2019年,长沙交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工作要求,集中开展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实行城市、县乡全覆盖、同部署、共整治,白天、夜间不间断、无盲区、全管控,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月1日是"醉驾入刑"十周年,4月28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发起并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人民公安报社、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广联交通宣传委员会等13家单位主办的醉驾入刑十周年纪念暨倡建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在"醉驾入刑"十周年之际,14家单位共同签署"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发起"抵制酒驾,珍爱生命"的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