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驾驶员眼动信息分析了驾驶员在直行、左转、右转、掉头、静止工况下对A柱视野区域以及A柱本体的主要关注范围,确定了A柱视野细分区域的视野重要度排序,并提出了A柱视野的控制原则以及用于测量A柱障碍角的标准修正方法。验证结果表明:GB 11562测量方法、SAE J1050测量方法所得结果与主观评分出入较大,本文提出的标准修正方法与主观评价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为了客观地确定汽车动力性能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熵值法进行研究。介绍了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构建主观评价体系,确定主观评价的试验道路以及试验工况。选取3位评车师,对5辆乘用车进行主观试验,结合十分制评分法对评价指标打分,得到各指标评分值,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加权得到5辆车的主观评价总得分。结果表明,熵值法完全以客观数据为依据,能够很好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对于同一辆乘用车而言,3位评车师的评价权重值存在差异,分析比较得知,权重差异性与熵值法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有关,同时也与评车师的个人喜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文以京藏高速白银段20km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为例,采用博弈法确定的路面使用性能各分项指标权重为基础,建立了改进基于灰色-TOPSIS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由博弈法确定的综合权重是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综合反映,不仅能充分的考虑专家主观权重,又能体现综合权重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灰色-TOPSIS法用于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准确度;基于灰色-TOPSIS法进行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规范中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准确,更加有利于养护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4.
郑巍 《城市车辆》2008,(9):43-44
A柱视野障碍是驾驶员前方视野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驾驶员眼点和头部转动点,利用投影原理,引入了一种新形式的A柱视野障碍评价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A柱以及外后视镜、车门密封条等多种因素对视野的影响,不仅可以对车辆A柱视野障碍进行定性的分析,同时也能定量地对不同车辆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直观易懂,可以作为对法规A柱视野障碍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经济圈公路网络适应性评价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经济圈公路网络建设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圈公路网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加权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了DEA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点,以灰色关联分析为中心模型,通过复合DEA模型来确定每一个被评价对象(决策变量)中各点关联系数的权重向量,从而计算出相对最优的关联度,实现对评价对象客观的优先排序,避免了采用单一评价方法易受评价主体主观影响的缺点。最后通过我国长三角经济圈公路网络的适应性评价实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综合乘用车振动舒适性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优点,使评价结果更可靠,对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根据客观试验数据预测主观评价的得分模型。选取7辆乘用车进行振动舒适性主观与客观评价试验,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测量客观参数值,并对车辆舒适性进行主观评分,建立了舒适性主观评价预测模型。客观评价试验包括脉冲输入和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测量位置为驾驶员座椅支撑面、靠背和脚底地板处,测量参数为这3个位置的脉冲输入最大加速度响应和随机输入三轴向线振动。在客观评价试验的基础上,增加急加速试验工况作为主观评价试验,对车身俯仰、侧倾晃动等指标进行了主观评分。根据各主观指标得分,运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了试验车主观评价总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到影响主观评价的10个主要客观测量参数,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主观得分预测模型,并引入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分析了2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的主观评分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更适合解决乘用车振动舒适性主观评价预测的小样本问题,可为乘用车振动舒适性的快速评价提供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7.
前方视野是影响驾驶员驾驶的重要因素,前方视野可分为正前方视野,左前方视野和右前方视野。外后视镜和A柱在一起形成的遮挡区域,对车辆的左右前方视野影响非常大。为了分析评价侧向视野遮挡区域的影响水平,文章提出了一种量化的评价方法:结合点云扫描,使用imageware处理提取要素,使用CATIA进行处理,最终通过数据化的计算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直观的评价各个车型前方视野以及各个区域的评分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健  余政峰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46-149
针对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分析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提出一种主客观评价相结合、模糊技术与决策方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费用指标通过成本模型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同时结合专家组的定性评价;而在权重的确定上,以G1法确定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并将主、客观方法得到的权重进行集成。从而,既可避免人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对专家意见给予足够的认识。接着,在此基础上,借助指标满意度对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综合得到某一阶段的评价结果,最后对各阶段评价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来来解决物流中心选址这类多阶段多指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熵的改进价值工程法,即用AHP确定功能的权重,用熵的技术对功能进行排序得出各方案的功能指数,结合垄茶(界化垄—茶陵)高速公路K0+720—860左侧顺层岩质边坡防护,对顺层岩质边坡防护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以克服传统价值工程方法中功能权重计算的模糊性和功能评分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在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物流发展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提出了采用综合赋值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首先建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利用可拓方法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应用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值法确定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是可行的,并且可拓学方法能较好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各地区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从规模、结构、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建立综合交通网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物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为了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问题的实际情况,在权重确定时采用主观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共同确定,并以浙江省为例,得出其综合交通网合理性的等级为中等.  相似文献   

12.
突变优选理论在选择桥型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桥型方案选择方法的分析,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评价中参数值的选取、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因素重要性的确定等问题,因易受到参评人员主观的影响,而导致评价难以获得客观结果。笔者根据突变理论,建立桥型方案突变模型;重点研究基于突变理论的桥型方案选择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根据突变论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分别计算出不同桥型方案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从而实现对桥型方案的分析与评判。该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各指标的重要性及其量化是根据突变论中归一公式本身的内在机理决定的,既避免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又减少了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实例表明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提出了互通立交方案设计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直接从待评方案本身寻求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避免了主观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权重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评价结果受到人为赋权的干扰等问题。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对投影指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最优投影方向向量,有效地解决了高维数据全局寻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具有评价层次多、评价指标多、评价人员多等特点,针对整车静态感知质量评分计算较难问题,提出一种评分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和评价人员的主观权重,并利用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进行修正,利用评价人员个人评分和集体评分的偏离程度与熵值法优化评价人员权重,进而调整更新集体评分结果,经过多次优化,直至集体评分趋于稳定。最后通过1个算例,说明了计算的过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制动踏板感觉直接影响到制动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为准确可靠地描述汽车的制动踏板感觉,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的制动踏板感觉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实车试验获得各项评价指标的主观评分和客观测试数据;接着构建制动踏板感觉分层结构模型,并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主观权重,基于熵值法得到客观权重,之后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引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得到试验车踏板感觉评价得分与隶属度等级,并与制动感觉指数评价方法对比来验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的制动踏板感觉评价体系确立了统一的试验工况和主观评分标准,可以把主观评分和客观数据有机结合,实现无量纲标准化的制动踏板感觉评价结果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汽车视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基于RAMSIS软件对某轿跑车视野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仪表板盲区校核、A柱盲区校核、内外后视镜视野校核等,为同类车型的视野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博弈论和模糊数学的桥梁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单一风险评价方法过于主观或客观的缺点,文章首先基于博弈组合赋权法建立了桥梁工程风险评价模型,从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技术和结构退化等风险来源方面建立了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对各层风险因素分别基于AHP、熵理论进行主、客观权重求解,兼顾专家的主观意项和工程固有的客观信息,基于博弈原理对风险指标的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后基于模糊数学法和最大隶属度原理进行了工程风险等级评估。以某桥为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宏观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是改进了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由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的方法,即提出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权重计算方法.基于交通事故绝对指标及人、车、路等关联因素指标,确定出了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宏观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引入三角模糊数来描述各指标权重.与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用1~9个整数及其倒数确定权重的方法相比,三角模糊数表达的是一个区间的概念,给定可能性区间的上限、下限及取值可能性最大的中限值,从而得到整个区间范围内不同参数的可能性,更好的保留了模糊评价过程中的有效信息,评价结果更为合理.给出了基于隶属函数的评判矩阵确定方法和最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0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进行方法应用并对宏观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可知,基于三角模糊数权重算法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更为准确合理,从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间,安全状况为差的地区比例从87%降低至6.5%,整体的交通安全状况有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路面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应用模糊数学的评判方法,对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将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模型,为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提供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学强  王生凤  黄俊  吴小进 《汽车工程》2008,30(1):91-93,76
依照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探讨确定维修质量评价参数权重的方法.首先对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验证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和组合法3种客观赋权法确定维修质量综合评价权重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客观赋权法确定的评价权重,与实际中各个参数的重要程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