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接上期)(8)高压辅助系统VELITE6的高压辅助系统主要包括3套与温度控制相关的系统(图28),分别是:高压部件电子冷却系统、暖风系统、制冷系统。高压部件电子冷却系统用于对14V辅助电源模块、车载充电机、电机控制模块的冷却,其主要部件如图29所示,此冷却系统使用零件号为12378491的冷却液。高压部件电子冷却系统控制框图如图30所示,整车控制模块通过脉宽调制信号控制电子水泵冷却风扇的转速。暖风系统有一个独立的冷却液循环,由高压加热模块加热冷却液,为车辆的暖风系统提供热源(如图31)。注意使用与高压  相似文献   

2.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有恒温器、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冷却水套等。 根据恒温器的安装位置,丰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恒温器安装在冷却液的出口处;另一种是恒温器安装在冷却液的入口处,如图18所示。图中所示  相似文献   

3.
新品预览     
OTC75650增强型冷却液再生及加注机 OTC75650增强型冷却液再生及加注机适合冷却系统所有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可就车进行冷却液再生,或者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再生。其他的功能包括:冷却液回收加注,对冷却系统进行倒流清洗,以及压力测试。 独特的紧凑型机柜——“罐中罐”式设计,无需外挂容器。对空间有限的地方非常适合。内置式新、旧冷却液罐,容量分别30夸脱。  相似文献   

4.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2010年款丰田威驰GL型轿车到我厂进行维修,发动机型号:2SZ,行驶里程6.4万km。在夏季,汽车在环境温度30℃以上行驶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会高出正常值(正常值80~90℃),约93~94℃;特别是使用空调或爬坡行驶(即:发动机大负荷)时,就会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96℃以上),甚至会出现"开锅"的现象。二、故障原因分析根据实践分析,造成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过高的原因有:1.冷却系统泄漏;  相似文献   

5.
<正>四、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双循环冷却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进来达到减少摩擦和净化排放的目的。由于这两个原因,发动机有两个独立的冷却液循环系统。一个是负责冷却涡轮增压和增压空气,另一个是主冷却循环系统来冷却发动机,如图24所示。两个系统通过节流阀和共用的冷却液罐实现连通。两个系统分开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们的温度和压力都是不同的。两边最  相似文献   

6.
正车型:保时捷博克斯特981,配置MA122发动机。行驶里程:33577km。故障现象:仪表出现提示冷却系统故障。故障诊断:客户反映此车在其他维修厂维修此故障已更换过节温器和冷却液,到我公司要求对冷却系统抽空排气。接车检查发现打开点火开关仪表上显示(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故障寻找维修厂。但此时观察发动机的水温并不高。按照客户要求用真空加注系统  相似文献   

7.
吕习奎 《世界汽车》2005,(8):114-114
液力风扇冷却系统具有振动小、噪声低、效率高,能根据冷却液温度调整冷却强度的特点,可有效将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始终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大大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液力风扇冷却系统结构液力风扇冷却系统由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液压油经油泵加  相似文献   

8.
<正>冷却液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最重要的工作介质,主要功能是保护发动机正常良好地运行,在发动机水箱内循环,起到防冻、防沸、防锈、防腐蚀等效果。根据行驶里程或时间长短来更换发动机的冷却液,如果没有选用合适的冷却液也会对发动机冷却系统造成损坏。1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第二学期的学生,目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发动机的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掌握。通过第一小节“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的讲解,学生对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大概的认识,了解到冷却系统的“血液”冷却液的作用,对冷却液的具体认识和使用具有较大的求知欲,学生的优点是动手能力强,探索欲望大,不足之处是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9.
张宏 《摩托车信息》2000,(10):30-30
水冷式发动机在使用过长时间后,零件老化,须进行日常保养和修理。但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装配不当或检查不仔细,会造成水冷系统出现各种问题。现以嘉陵大鲨JL125T-3为例,对水冷系统中常见的几种问题进行剖析。 1.机油、冷却液互窜有的水冷式发动机在破箱重新装配后,使用一段时间,往往会发现在冷却液内混合了机油(即机油、冷却液互窜),形成胶质状,造成发动机内机油量减少,油道堵塞,发动机润滑不良,凸轮轴、摇臂  相似文献   

10.
7.售后服务信息 如果在维修过程中打开了冷却液循环回路,则接下来必须对其进行加注和排气.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加注必须使用真空加注机进行.除此以外,在加注前,必须从冷却系统中抽取最少3L的冷却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真空加注机能够产生相应的负压,并且不会抽吸冷却液.  相似文献   

11.
在修理厂,一遇到轿车冷却系统的问题,一些维修人员就往往认为此系统的维修技术含量低,只要采用简单的维修方法(如拔冷却液管,用嘴吹和拆掉节温器等)就可以修复该系统,但结果是事倍功半。其实,这种维修方法对于现代轿车冷却系统而言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寻找故障  相似文献   

12.
<正>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14万km的2004年4月产福特蒙迪欧轿车(装配CAF 7200B发动机),因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报警灯点亮,且停车后发现地面上有类似水渍的液体,而拖车进厂维修。故障诊断接车后根据车主描述的故障现象,本着故障诊断由简入繁的原则,初步分析认为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存在冷却液泄漏。首先查看副冷却液箱的冷却液液面,发现副冷却液箱内已经看不到冷却液;检查副冷却液箱,没有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技术状况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冷却液内漏的故障现象及危害、冷却系统密封性检查和燃烧室内窥镜检查的方法、冷却液内漏的维修,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维修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但通过检查冷却系各部件后又一时难以准确地确定原因。这种情况往往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惑。因为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时间气候炎热,汽车在酷热的气温下,如果其冷却系统出了问题,则必然会以冷却液温度过高的形式反映出来,所以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清冷却系统温度过高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5.
水冷发动机已广泛用于全封闭式三轮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均采用强制冷却循环。市场上因使用不合格的冷却液以及冷却液添加方法不正确导致水腔堵塞。冷却液不循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造成发动机温度高、活塞顶部烧穿、烧活塞环等事故,给用户及维修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本文拟对冷却液的使用及添加进行具体说明。一、冷却液的特性冷却液是由基础液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液由乙二醇和软水。添加剂包括防锈剂、PH 调节剂、抗泡剂及着色剂等,具有以下优点:1、冰点低(结冰温度-4℃以下),沸点高(108℃以上),受热蒸发损失少,使用周期长。2、冷却液中的添加剂可有效防止水垢的生成,纯水中不含生成水垢的矿物质,乙二醇也对水垢的生成有  相似文献   

16.
4高电压蓄电池单元拆卸和安装注意事项当需要更换或维修整个高电压蓄电池单元、高电压安全连接器、高电压安全连接器内的高电流熔丝、冷却液补液罐密封盖时,需要对高电压蓄电池单元进行拆卸和安装。拆卸和安装高电压蓄电池单元的注意事项如下。(1)拆卸和安装高电压蓄电池单元时必须在开始工作前充分了解电气安全规定,并在工作中严格按规定操作。  相似文献   

17.
车型:E71. 行驶里程:25456km. 故障现象:由于行驶中发动机高温报警,熄火后被拖回维修店进行检查维修. 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通过冷却液加注口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液位,检查结果发现发动机的冷却液严重不足,目测检查发动机外围没有发现有泄漏冷却液位置.通过冷却系统加压检漏工具进行加压检漏,专用工具压力表压力加注到150kPa,15min后压力只有很轻微的下降,发动机外围冷却系统没有发现有泄漏的部件.  相似文献   

18.
正(接2021年第7期)3.冷却系统实现SPCCI一个主要因素是汽缸内温度,采用冷却液切换阀和电子节温器,使发动机启动后迅速升温。冷却系统布置如图44所示。冷却液切换阀由PCM占空比信号控制,63℃时开启。控制EGR冷却器和加热器芯参与发动机冷却液小循环。如图45所示。节温器63.5~66.5℃开始打开,电动节温器90℃开启,冷却系统整体循环如图46所示。  相似文献   

19.
<正>2.示例:主动冷却高电压蓄电池1 AX2如图20所示。高电压蓄电池冷却液泵V590将冷却液通过高电压蓄电池1AX2和高电压蓄电池预热混合阀V683输送到高电压蓄电池热交换器(冷却器)1。连接高电压蓄电池预热混合阀2V696,以使来自电动动力总成的冷却液回路的冷却液不能流到高电压蓄电池热交换器(冷却器)1。  相似文献   

20.
<正>2.冷却液循环回路(如图18、图19所示)通过一个传统冷却液泵确保冷却液循环并通过一个带蜡制元件的节温器确保冷却系统调节。发动机采用冷却液横流方案。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热交换器以并联方式连接在冷却液供给管路内。它负责确保在发动机转速很高的情况下机油温度不会过高。补液罐仅带有用于检查液位的最小和最大标记。达到 140k Pa后,补液罐端盖内的安全阀开启。机油或冷却液从泄漏开孔溢出时表示轴密封环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