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概念界定1.1导生助学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综合情况,让学得好、学得快、积极主动的学生争当导生,采用“以强扶弱”的学习方式,让导生指导学习能力“弱中”学生的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1.2分层进阶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教材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新思路。由此可见,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必须以教学为第一要务,就汽修专业而言,车间实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对汽修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具有汽车专业的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推行特色教学,从普通大班教学转为项目班教学是许多学校都在走的途径,这种转变从教学效果上来讲的确是有不少优点,特别是在一些专业实训课教学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前面讲,30名~40名学生围在一起听,老师讲完后学生就开始动手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每个学生实际动手研究的机会很少,学  相似文献   

4.
<正>1汽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多数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都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近几年来,随着各职业院校生源扩招,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很多班级的学生人数达到50人左右,导致“大班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由于学校没有大量的实训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支持,即使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时间有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也很少。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传统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灌输给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汽修专业建立基于"做中学"的教学,提高汽修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使中职汽修专业  相似文献   

6.
正1实施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浙江省自2007年开始推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至今,提出"理实一体化""小班项目化教学"等课改理念,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我校紧跟省课改步伐,近年来在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汽修教学实训工厂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建成有整车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汽车拆装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喷涂实训室等,规模位居嘉兴市前列,实训设施设备都是按照企业标准采购,有些甚至超过  相似文献   

7.
正使用"课堂拓展"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来突破时间局限,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交叉教学,开展对"课堂拓展"教学的探索,实现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专业能力、教学理实整合等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1中职汽修专业多元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根据公安部统计,截止到210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约2.17亿辆,汽车驾驶人约为3.42亿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促进了汽车市场的繁荣。汽车市场的繁荣加剧了汽车加工制造行业及汽车生产服务行业人才的短缺,而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正是这些人才的主力军。由于汽车行业人才的短缺促使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招生火爆,家长抱着美好的憧憬让孩子学习  相似文献   

9.
10.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汽车制造业、汽车运输业、汽车维修业、汽车美容业等新型产业应运而生,并将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态势。依据省市各级关于职业教育教学国际化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校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简称GFBM)合作,开展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项目的国际办学。1中德合作办学背景1.1外方学校理念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认证项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家开始将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提上日程,对应的院校和教师群体也十分看重相关的教育创新。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今天,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理念开始被应用于中职院校教育中,其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中职院校所肯定,也成为对应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处理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加工、提高和再创作的过程,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是教师讲好课的可靠保证。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知识点孤立分散、脉络混乱,不利于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思维方式的束缚,破除传统教材处理方法的羁绊,寻觅和创造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实训课是车、人、物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如何规范、安全、有序地展开教学工作,是企业、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追求。本文提到的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错题集",主要指学生在实训实习中常错、易错、经常疏忽的思维、动作、作业习惯和问题。分析、思考、归纳这类"错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有效地助推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1中职汽修实训课"错题集"的应用意义1.1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对汽车售后服务业务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汽车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专业技术全面、技能熟练,特别是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的骨干。中职教育定位也从“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未来中职教育将起到为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做储备的重要作用。我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构建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育人模型,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定势,引导学生形成对职业认同、学校认同和专业认同的意识;行为习惯“常保养”,通过思政教育改观了学生卫生、学习和思维习惯;打破既有的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是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形式;它将学校的素质教育和汽修企业的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汽修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和社会融入到职业教育中,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的能力与企业要求无缝衔接。为此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在课程设  相似文献   

16.
陆蕊 《时代汽车》2023,(14):42-4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专业的汽修人才正成为国家的需要。汽车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成为汽修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维修人才是各个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单纯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是不够的,笔者将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汽修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项目式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笔者分析了这种形式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应用。从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角度,学生需要知道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来满足汽修岗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实际,浅谈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刘世斌 《专用汽车》2022,(7):110-112
我国汽车工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供不应求。中职学校针对人才培养质量与需求出现“两张皮”现象,需要根据地方产业与行业岗位标准技术能力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产教结合推行模块化教学,需要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对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践路径进行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18.
1机械制图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1)汽车维修专业机械制图课课时少,但需要讲授的内容很多。教师把课内大部分时间用来讲授课程知识,课堂练习的时间很少,导致基本技能训练效果差。而该课又安排在一学期内讲完,导致进度快,难度高,教师费力教,学生吃力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得不深刻,不扎实。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2019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成为上海市第三批现代学徒制项目。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与我校有着多年的校企合作关系,其下属的12家经销商与我校合作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我校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环节中融入企业标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知识和实践本领,  相似文献   

20.
正1汽修专业实训教材存在问题分析1.1汽修实训课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相脱节中职学校专业的开设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是为本行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切合企业生产需求,切合学生发展需求。对于汽修专业来说,也是如此。虽然在几年前一些学校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的项目开发号召,但真正实施该教学项目的学校还很少,很多都还是按照原来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校老师缺少对行业特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