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兼顾车辆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特性需求的多目标控制;并通过设计针对时延预测模型的时延缓冲器和补偿器;有效解决了非理想通信条件下跟车距离误差过大的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异质商用车队列的多目标优化控制;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相比;大幅减小跟车距离误差、能耗和加加速度;有效改善队列的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显著降低时间延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致力于研究开发纯电动商用车底盘的协同控制器,通过车辆动力学建模和深度学习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技术的结合,设计了转向制动协同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纯电动商用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良好提升,为商用车的电动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2016年7月26日《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及质量限值,适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的所有车辆,是汽车行业最基本的技术标准之一。文章通过论述国家战略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举例说明车辆产品《公告》技术审查规范要求(汽车部分)针对纯电动商用车载质量利用系数调整条款的规定,同时调研了主流主机厂重型纯电动商用车整备质量参数,旨在分析GB1589中4.3最大允许总质量限值对重型纯电动商用车的制约,并提出合理建议,适当调整重型纯电动商用车的总质量及轴荷限值,以此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纯电动商用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根据ECE法规和前后轮理想制动分配曲线,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以后轮为驱动轮的制动力分配曲线,并提出了一种串联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在AVL-CRUISE中完成纯电动商用车的模型,在NEDC工况下完成并联策略与串联策略的仿真,串联策略比并联策略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8%。结果表明串联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能够大大提高纯电动商用车的制动回收效率,是提升纯电动商用车续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纯电动轻型商用车起步异响的问题,对起步过程中的车内噪声及传动系统振动进行测试和分析,排查原因并确定异响源,然后通过改进结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6.
EMC性能是衡量整车电气环境、电气系统稳定安全的重要指标,纯电动车型集成高压供能与低压控制系统,整车电气环境更加复杂。文章介绍了纯电动商用车常见EMC干扰类案例及相关排查方法、解决方案及后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全球关注的焦点,新能源汽车顺势而为,纯电动汽车采用纯电驱动,更加节能、环保。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性、续航里程能力得到了关注,动力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性能,为了提升动力电池系统性能,避免热失控,研究高性能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车身骨架强度对车辆设计可靠性及巡航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某纯电动商用车车身骨架进行强度特性数值分析,基于壳单元及部件连接状态建立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得到商用车车身骨架弯曲、扭转、制动、转弯工况下骨架应力分布,进而判定骨架是否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是否满足结构疲劳限值。根据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再次计算结果表明,骨架结构强度在材料的屈服极限内,且整体应力余量较大,满足性能要求,数值研究为车型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某型纯电动商用车参考传统能源车型设定整车性能目标,搭建样车,并通过AVL CRUISE软件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实车测试,对仿真与实测差异进行分析,优化后的仿真模型将有利于提高仿真分析精度,同时采用优化后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动力链组合进行仿真分析,选择更优的动力链组合,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实车试制、试验的费用。通过仿真分析与实测误差对比,发现误差在5%范围内,可为后续类似车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选型是纯电动商用车开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纯电动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在纯电动商用车性能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论文根据某型纯电动商用车总体设计指标,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初步选定动力系统参数,然后利用Cruise软件进行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车型动力匹配的合理性。论文对纯电动商用车动力匹配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节能和环保日益引起关注,因此电动汽车正在加速发展。本文综合论述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杨秀建  李金雨 《汽车工程》2020,42(2):184-190
本文中针对基于分层控制结构的车辆队列上、下层控制缺少联系的问题,提出了车辆队列跟驰与个体车辆动力学稳定性协调控制的思路,其基本思想是在保证队列中个体车辆安全稳定行驶的同时,尽可能实现队列跟驰控制的目标。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NMPC)方法设计了车辆队列协调控制方案,设计了包括跟驰间距误差、跟驰速度误差以及车速与车轮圆周速度差3个子目标的优化目标函数,将队列跟驰与车辆动力学稳定性的协调控制转化为约束优化控制问题;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方法进行求解,得到车辆前、后轴的制动/驱动力矩来实现上层决策输出的期望跟驰加速度。基于由3车辆组成的非线性队列模型对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NMPC的车辆队列协调控制策略可以在大范围操纵工况下,在保证车辆安全稳定行驶的基础上实现队列的跟驰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数量众多、不易管理等问题,设计了基于RS485总线多横向均充管理系统。为避免单体电池过充电,根据目前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闭环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的灵活性,以模糊控制规则和三段式充电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分只同时均充理念的电池管理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单体电池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高温环境下电源系统的综合效率,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热管理和能耗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电池热管理的复合电源电动汽车功率分配控制策略,并在CATC、NEDC工况下分别与单一电源电动汽车和采用常规策略的复合电源电动汽车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电源,采用复合电源方案的电动汽车电源系统能量回馈提升3.6%以上,综合能耗降低3.3%以上,电池最终温度下降3.51℃以上;相对于采用常规策略的复合电源电动汽车,考虑电池热管理的复合电源功率分配控制策略提升超级电容参与度,使复合电源系统能量回馈提升1.8%左右,综合能耗降低1.2%左右,电池最终温度降低1.25℃左右,从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邱彬  禹如杰  刘勇  赵冬昶  宋健 《汽车工程》2021,43(2):296-304
新能源汽车较高的成本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构建了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综合分析比较模型.基于新能源汽车各关键零部件的学习率曲线,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和货车的未来制造成本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我国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和物流车4个应用场景,对各场景下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成...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国标对电动汽车组合仪表显示信息的要求,然后分析国内外多款纯电动汽车组合仪表的造型、布局、功能,最后总结电动乘用车组合仪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量试验表明,部分蓄电池的低温容量达不到标准QC/T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中对-20℃放电容量不低于额定值70%的要求。本文对影响蓄电池低温容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早在1839年.英国人格罗孚就提出了氢和氧反应发电的原理。20世纪60年代,研发出了液氢和液氧发电的燃料电池.由美国UTC公司首先用于航天和军事用途。近20年来.由于石油危机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以质子交换膜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出了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相似文献   

19.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下特点:国外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主要用于结构复杂的四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和轮毂电机纯电动汽车中。对于单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通常由电机控制器代替整车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在国内市场没有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整车控制器停留在试验室研发阶段。本文可为企业开发出口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国家制订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