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等学校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投资过程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即投入与产出的比较。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文化生产部门,其劳动成果是什么?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有哪些?怎样全面核算高校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改革教育体制,加强经济管理,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并且不影响路面车流的行驶。在人行道被占用且仍有可供行人通过的宽度时,行人通行的空间变小,行人的行走受到限制,速度降低,舒适度减小。当人行道完全被占用时,行人利用最外侧的车行道来绕过被占用的人行道路段,直接与车辆发生冲突,车辆的行驶对行人的安全构成威胁,使人产生恐惧感,行人的出行安全没有保证。人行道被完全占用时,行人占用车行道通行,使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同时使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行车延误增大。  相似文献   

3.
王锐 《山西交通科技》2004,(4):30-30,46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还有可能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在公路建设中使用煤矸石,不仅可解决煤矸石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土方,减少工程取土对沿线农田的占用。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对用煤矸石填筑路基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实际调研数据对比得出列车解体时间是影响驼峰解体能力的关键因素列车解体时间主要由驼峰占用时间决定,而驼峰占用时间受到车钩数和列车车辆数影响.应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立了驼峰作业过程仿真模型,并采用金州站实际运营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针对影响驼峰占用时间的两个因素车钩数和车辆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车钩数与驼峰占用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车辆数与驼峰占用时间的呈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迁安市地处燕山角下.地下蕴藏着大量的铁矿石,在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渣(当地称磁滑轮、尾矿砂等),这些废料随意废弃不仅占用土地.对人民的生活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理编制动车组调车作业计划可提高动车所的作业效率和检修能力,在动车所各功能区域和股道布置确定的前提下,分析动车组编组状态及股道列位占用对调车作业的影响.?以减少调车作业过程中股道占用次数为目标,以动车组作业时间、调车作业次序和股道类型为约束,建立考虑股道列位占用的动车所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优化模型,设计基于调车作业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列车位置服务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方法可结合轨道电子地图将卫星定位结果转换为一维轨道里程值,其中列车轨道占用状态的正确识别是列车卫星定位的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图匹配的适用于道岔区段内列车轨道占用加权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列车卫星定位的置信区域,然后计算置信区域内的线路数据与原始卫星定位结果的距离偏差和方向偏差等,对列车的轨道占用状态进行识别,并综合考虑铁路线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列车运行状态以提高运算效率.结合现场数据并与垂直投影法和交互多模型法对比可知,本文方法在保证轨道占用识别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列车位置服务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方法可结合轨道电子地图将卫星定位结果转换为一维轨道里程值,其中列车轨道占用状态的正确识别是列车卫星定位的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图匹配的适用于道岔区段内列车轨道占用加权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列车卫星定位的置信区域,然后计算置信区域内的线路数据与原始卫星定位结果的距离偏差和方向偏差等,对列车的轨道占用状态进行识别,并综合考虑铁路线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列车运行状态以提高运算效率.结合现场数据并与垂直投影法和交互多模型法对比可知,本文方法在保证轨道占用识别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公路作为特殊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分布区域大,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和分割土地,大量挖方与填方可能会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这不仅影响公路自身的安全运行和周边环境、沿线村镇、农田及公用设施,而且会影响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改变了原来的地貌,致使植被、排水等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尤其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多,条件更为复杂,所以,搞好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是今后一个时期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0v)的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MOV元件的数学建模.将其等效为电感、电阻、二极管三部分.得到了MOV最大限制电压吸能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及作用时间等一系列参数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压敏电压、分断峰值电流和吸能时间与系统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并通过固态开关限流吸能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目前干线协调中存在的难题一双向干线协调问题,及该类问题的协调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知实现干线协调需要进行协调参数的反复验证,实现比较困难。本文在双向干线协调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用Matlab进行编程,实现了数值计算的程序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值计算的效率与准确性,解决了数值计算过程的复杂化与数量限制性难题。最后,对8个交叉口进行干线协调,协调结果符合实际。实例验证了该程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手机社交娱乐操作对驾驶人视觉参数的影响,基于模拟驾驶器和SmartEye 眼动仪设计模拟驾驶实验,采集驾驶人正常驾驶、拨打电话、收发信息等5种操作下视觉特征数据,应用拉依达准则和联合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归约.针对不同操作下视觉参数,应用箱形图和Kruskal-Wallis显著性检验,验证视觉参数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手机操作类型的不同,驾驶人水平和垂直视角标准差、视线离开道路时间百分比、扫视平均速度和眨眼持续时间呈显著性变化,可作为视觉参数影响的评价指标;观看视频和刷朋友圈操作对驾驶人视觉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拨打电话和收发短信操作.  相似文献   

14.
商船和绝大部分大中型渔船都安装船载AIS、北斗卫星定位和通信终端,产生大量船舶航行数据,主要包括航行速度、轨迹、位置等参数,这为研究船舶异常行为研判提供可能性.从运动异常、位置异常、AIS设备异常和其他参数异常四个角度考虑,构建船舶异常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算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分析了地铁列车的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提出了三种典型的牵引计算策略,即最快速牵引策略,最经济牵引策略和理想型牵引策略。在最快速牵引策略的基础上,将列车运行过程分解为启动和牵引过程、制动和进站过程、接近限速运行的中间运行过程三部分,针对各个过程分别构建了牵引计算的软件模型和算法。试验线路计算表明,该模型可以计算出区段最短运行时间,并使列车准确停站,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直观地掌握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状态,应用新型的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程序Power World对电网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仿真对象,基于Power World对系统进行了N-1故障计算和对各节点进行了QV曲线分析,并对系统从正常运行到发生大面积电压崩溃的整个发展过程实现了动态仿真,通过分析寻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电网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性能优越的Power World可为电网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山区公路中驾驶视觉信息量难以量化的问题,对驾驶视野图像进行分割,根 据HSV颜色模型,提取视野图像的色调、饱和度、亮度值,再结合车速值,在驾驶视觉心理负荷的基础上,提出山区公路路域环境下的驾驶视觉信息量计算方法.通过实车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并验证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半郁闭型空间行驶时,接收的视觉信息量最大;在郁闭型空间中,接收的信息量最小.计算结果与被试实际感受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提出的驾驶视觉信息量计算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路域环境的合理布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山区公路中驾驶视觉信息量难以量化的问题,对驾驶视野图像进行分割,根 据HSV颜色模型,提取视野图像的色调、饱和度、亮度值,再结合车速值,在驾驶视觉心理负荷的基础上,提出山区公路路域环境下的驾驶视觉信息量计算方法.通过实车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并验证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半郁闭型空间行驶时,接收的视觉信息量最大;在郁闭型空间中,接收的信息量最小.计算结果与被试实际感受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提出的驾驶视觉信息量计算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路域环境的合理布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列车的控制模式与普通铁路的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普通铁路列车牵引计算模型不适于客运专线。论文在对客运专线、普通铁路及地铁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自动恒速的列车牵引计算的模型与算法。将列车运行过程分为起动和牵引加速过程、恒速牵引过程、调速制动过程及进站制动过程四部分,对各部分分别建立了计算流程。最后对照非恒速牵引计算模型,测试了所造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虚拟电子试验平台EWB,对一、二阶线性系统特征参数进行了虚拟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形象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时性.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