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了车桥系统振动方程的求解方法,主要研究了失法的求解过程,并用此方法对车桥系统的弹性接触和密贴接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桥梁的动力响应时,弹性接触密贴接触都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接触力学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接触问题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直到不久前,研究工作者还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接触问题的基本概念之上。今天,由于计算机及计算方法的发展,人们已能相当精确相当有效地解决许多复杂的实际的接触问题。本文对接触力学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几个主要的方法作了比较,文末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钢和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BFPC)组成的结合面在油介质条件下的热特性,首先,利用离散原理来计算钢-BFPC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由于结合面接触时本质上是微凸体接触,微凸体会受到挤压形成挤压应力不同的面积区域,故进一步考虑接触比重,提高实际接触面积结果的精确性;然后,根据结合面的形貌特征,结合傅里叶定律分析油介质条件下钢-BFPC结合面的传热机理;最后,分别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载荷(0.2、0.4、0.6、0.8、1.0 MPa)对结合面热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热阻随着载荷增大而减小,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随着载荷增大而增大,不同载荷下,理论计算与实验计算的接触热阻误差分别为6.40%、6.18%、5.85%、4.61%、3.73%,接触热阻的误差随着载荷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分析轮轨的接触问题,提出了研究轮轨关系问题的新方法;同时给出了用此方法计算轮轨接触区内力的结果,并指出了各接触点对的接触状态和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白土渣为吸附剂,通过热接触过程研究讨论其调合精制原理,建立了粘度调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及其在求解接触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变形体虚功原理的理论和建立方法,并将其用于建立接触问题有限元法计算公式。其基本原理是将构成变形体的微单元体视为质点,变形体成为质点系。应用分析力学中质点系的虚位移原理,即可得到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应用该法建立了固体力学小变形、大变形问题的虚功原理,并推广用于变形体的接触问题,建立了相应的虚功原理。在对接触问题的分析中,还研究了变形体-刚体的接触问题及带有外接触边界的固体力学问题,建立了相应的虚功原理,由此可为某些特殊问题的计算带来较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衬砌隧道的一种有限元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衬砌与地层间的相互作用按接触问题计算.根据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建立了接触问题有限元公式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求解弹塑性接触问题的过程,并着重讨论了“侵入”状态的处理方法.最后,应用给出的方法计算了2个算例——内压作用下2个相套厚壁圆筒接触和用盾构法修建的地铁隧道的受力变形.  相似文献   

8.
就有限元网格自适应加密技术在轮轨接触应力分析中动用进行了研究,并以Von-Mises等效应力超过屈服应力为网格自适应加密准则,实现了在轮轨接触中的应用集中部位单元网格的自适应加密,提高了轮轨接触分析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玉臣(1990)给出的橡胶材料应变能函数,对橡胶楔体和刚性缺口接触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接触尖点附近奇异性特征及奇异性指数与材料常数的关系。对导出的渐近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尖角附近的变形及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0.
课题组根据2004年度项目工作要点:在建立轮对和钢轨处于刚性约束条件下的运动方程和轮轨接触界面的滑动方程、建立二维弹塑性滚动接触理论模型、轮轨二维非稳态滚动接触条件下材料棘轮效应对轮轨滚动接触参与应力应变分析、二维滚动接触条件下滚滑温度分析计算、二维滚动接触条件下粗糙度和水膜对轮轨滚动接触影响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同时,  相似文献   

11.
线接触零件磨损仿真的温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磨损是摩擦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现行的磨损研究方法普遍采用大量的模拟试验来进行经验性的探索.而且,在磨损量计算中只考虑压力的影响.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计算机模拟,提出了线接触零件磨损的数值仿真通用模型.对后续线接触零件磨损仿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个广义位移梁理论,研究了有限长圆柱截面梁间的接触问题,得到了计算有限长圆柱截面梁间接触压力和变形的近似解析公式.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方法及有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传统方法误差较大,而本文中导出的计算公式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车桥系统振动方程的求解方法,主要研究了迭代法的求解过程,并用此方法对车桥系统的弹性接触和密贴接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桥梁的动力响应时,弹性接触和密贴接触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轮对摇头运动对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单轮对的摇头运动对其左右轮轨滚动接触斑上蠕滑率/力的影响。在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力关系分析方面,利用了Kalker的三维弹性体非赫兹滚动接触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计算可知,轮对摇头角运动参量是影响轮轮之间横向蠕滑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受力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调查结果表明,相当数量修建于滑坡中的隧道因发生程度不同的病害而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为研究滑坡-隧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受力变形规律,应用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算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简要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该法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滑坡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货车提速后,制动梁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接触问题基本原理和数值仿真关键技术。采用MSC Marc/Mentat的直接约束法对最新研制的组合式制动梁进行接触分析.在可靠性已被试验验证的接触模型基础上,对多种改进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尤其是新方案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从而有效地指导了新型制动梁的设计.数值仿真既节省了成本又缩短了研制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以一对相互啮合的渐开线直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直齿轮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列举不同接触刚度取值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分析结果的收敛性,在此基础上,将仿真与传统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齿轮接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钢轨磨耗动力分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虑扣伯道床横向弹性和阻尼,将钢轨作为横向弹性支承梁,发展了轨道横向动力分析模型,利用空间接触理论计算了轮轨接触位置和轮缘摩擦功,对磨耗指数进行了讨论和修正。  相似文献   

19.
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系统轮—轮接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是以有限半径的滚径代替轨道。滚轮的引入将导致滚轮与轮对之间的接触关系有别于轨道与轮对之间的接触关系,这将影响到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的结果,本文就滚动振动试验台轮-轮接触几何系及其接触界面参数进行了推导计算,结合实例与线路运行的轮-轨接触状态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误差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0.
齿轮胶合中的磨粒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含磨粒油润滑工况下齿轮产生胶合失效的机理,通过分析磨粒进入接触区的过程,定性地描述了磨粒综合效应,并用磨粒一润滑油二相流润滑条件下油膜亏损率的概念,推导了磨粒分担载荷量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以定量的角度利用Archard圆接触模型计算了磨粒在接触区内的温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润滑油中所含大量磨粒所寻致的温度效应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