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佛山一环”沉降观测数据和地质勘查资料,通过模拟分析不同预压载荷、软土层厚度下路基土的沉降变形规律,对排水固结法处理路段的卸载标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满载预压时间相同时,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率随超载高度、软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超载高度能缩短预压时间,根据剩余沉降量确定卸载标准时应考虑载荷增加对路基计算深度的影响;排水体系正常工作条件下,等载预压满6个月、沉降速率小于5 mm/月,工后沉降通常小于300 mm;当欠载高度超过1 m时,单靠延长预压时间难以使路段的工后沉降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固结度的计算和沉降量的预测在真空预压加固设计中是重点,目前对固结度的计算研究已较成熟,但对沉降量的预测研究却较少。以上海尤妮佳公司生产楼真空预压加固场地为例,介绍一种利用沉降系数m来预测沉降量的方法。通过监测验证,表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刘红军  刘克伦  陈锋  杨超 《公路》2023,(4):10-15
为使软基在分级加载排水固结过程中变形与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采用压缩固结与剪切试验的方法,得到抗剪强度指标及压缩模量随固结压力、固结度的变化规律;依据分级加载固结度理论,采用逐级改变计算参数的方法,得到相对于满载各加载阶段的固结度;建立起逐级改变计算参数的有限元模型,预测软土地基的变形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逐级改变计算参数模型所得到的变形量与实测结果更接近,在预压末期沉降偏差不超过3.0 cm;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安全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潜在滑裂面呈现收缩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软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特性,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给出该地区软土数值计算的参考数据,对采用砂垫层预压和真空预压等排水固结加固连云港地区软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给出适合于该地区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的实用简化模型和沉降计算方法。探讨连云港地区公路设计的极限填土高度,指出该地区公路低路堤设计的必要性:对今后该地区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福安某厂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分析了其基本原理、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对有代表性区域的地下水位、沉降进行监测,利用静力触探和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工程实践表明:管井降水动力联合预压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对于以土石为结构主体的公路,机场等建筑结构物,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是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应用研究,探讨通过超载预压作用,控制次固结压缩带来的工后残余沉降,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年限内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和机场跑道产生较大沉降,会降低工程设施服务性能,增加危险性与维护费用。为避免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工后沉降,一般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处理,使其成为超固结土,可以大大降低其累积变形。针对上海第3层原状土,采用不同超固结处理后进行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以研究正常固结土与超固结土在不同循环应力比作用下累积应变,并给出了相关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超固结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应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进行软土路基处理,在预压过程中对路基变形及孔隙水压力进行了严密观测。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加快软基的固结沉降,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观测时间足够长的条件下,双曲线能很好地拟合沉降曲线,推算最终沉降量和固结度。  相似文献   

9.
王波 《中外公路》2004,24(4):13-14
该文介绍了一种高速公路软基主、次固结沉降分界点的确定方法,该法基于饱和粘性土粘弹性流变本构律,原理可靠且简单实用;文中同时将该法应用于具体的工程实例,说明了确定主、次固结沉降分界点对于高速公路软基预压及卸载等施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土地区高路堤由次固结变形引起过大的工后沉降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压实黄土的次固结特性,分析了固结压力、固结时间和超载比对次固结的影响,以及不同加载时间间隔情况下对次固结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于正常固结状态时,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压实黄土的次固结系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超载预压处理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不但可以大大减小压实黄土的次固结速率,还使得次固结发生的时间推迟.而当压力超过预固结压力值后,这种处理效应便会消失;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外,在主固结完成后次固结才产生的假定下,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合黄土地区高路堤由次固结变形引起的工后沉降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体工程对其适用性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