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7):127-131
我国内河水域新建桥梁在对主墩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船舶正常通航,海事部门要求实行单向通航。因此,主墩施工期间桥区水域可能出现船舶排队等候过桥的现象,船舶等候过桥势必增加桥区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目前海事部门规定桥区水域(单向通航)航行的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对桥区水域(单向通航)通航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出桥区水域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海事部门制定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秩序和船舶过桥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浙江沿海航路及其安全影响因素,借鉴国外海事监管的一些做法,从海事巡航监管、分道通航制、VTS监控、船舶通航信息发布渠道等方面对提高浙江沿海航路海事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巡航执法是海事主管机关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对我国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水域环境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水上巡航,海事主管机关可以及时搜集有关航行安全信息,掌握水上通航环境,监督船舶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纠正船舶违法行为,发现和处理通航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情况.及时进行海事应急处理并组织或参与搜救行动,从而实现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及船舶动态的有效监控。加强现场通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吴淞口警戒区通航风险,提升海事部门管理效能,对吴淞口警戒区的交通情况、通航环境、船舶交通事故及险情进行分析和统计,总结事故及险情成因,向船舶方面和海事部门提出建议措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升海事管理效能,对促进航运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荆江航道船舶通航环境危险性,促进水上安全预警系统的完善,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获取相关危险源。运用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方法对荆江航道船舶通航危险影响因子进行分类,确定触发条件和事故后果,为船舶、海事、航道等主管部门,掌握荆江航道通航环境危险特征和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鹏 《中国海事》2021,(1):68-71
海事现场监管是通过及时搜集和掌握辖区通航环境安全信息,跟踪船舶遵守交通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处理通航水域异常及船舶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主管机关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的有效监控;是对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实施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目前海事监管中存在着"安全形势变化与监管技术需求不平衡不适应"的监管难题,无法在全天候、全辖区、全...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15,(6):22-25
介绍研究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意义,分别从船员管理、船舶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通航环境现状和通航密度分析)、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和分析赛岐大桥水域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船员素质偏低、老龄船舶较多和船舶技术状况较差、通航环境复杂和海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后从改变内河船舶现状、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净化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鸭绿江断桥和中朝友谊桥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参数随航道和水位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两桥”通航净空高度、船舶水面以上建筑物最大高度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出满足桥梁安全通过的理论最大设计船型。研究形成的“两桥”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指导意见,严格控制了超过限值的船舶航行,可为海事执法人员提供现场监管技术支撑,保障桥区水域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梳理珠江口水域的安全形势现状,综合分析珠江口水域通航环境、船舶营运和船员素质等因素对海事安全监管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适当的理论与规律性研究方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便提高珠江口水域海事安全监管的时效性,避免恶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吴桐林 《中国水运》2009,(11):56-56
船舶定线制作为先进海事管理模式引入长江水域是对长江船舶航行习惯及其规律的历史性变革,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改变了通航环境,规范了船舶操纵行为,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由于长江干线港口呈点线布局,且线长、点多,港口水域与通航水域相互覆盖,长江水道仍处于自然状态,无法满足定线制中对分道通航制中长度短、交叉、连接水域应设置圆形避航区和通航分道没符合标准宽度等的要求。这就需要海事交管部门的组织者和船舶驾引人员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定线制提供的空间,发挥定线制效能,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船舶操纵技能、科学管理、遵守规章、  相似文献   

11.
内河并列桥梁桥区水域船舶领域模型与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船舶领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内河并列跨河桥梁通航孔布置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该桥区水域的船舶领域模型。利用该船舶领域模型,可计算得到代表船型船舶的通过能力,从而为桥梁建设、通航安全管理及海事纠纷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理调查,并结合拦门沙形态的测量,泥沙与河床演变的分析,对长江口拦门沙航道特性作了研究。这些信息有助于长江口与三角洲港口的选址、码头泊位规模的确定与长江口拦门沙航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黄国明  陈小明 《中国海事》2009,(1):32-35,42
文中简要分析了泉金客运航线的通航现状及各类对台直航船舶的监管特点,介绍了海事部门在对台直航船舶监督管理方面积累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形成对直航船舶监督管理的初步探讨意见和相关建议,供相关海事机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船舶碰撞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本文以船舶通过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碰撞风险为对象开展研究.运用头脑风暴、事件树、事故树、海事结构说、因果分析、危险预测分析等风险分析方法,从人、船、环、管四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为后期船舶通过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的风险防控和...  相似文献   

15.
浅谈做好巡航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上安全管理"是海事系统的立身之本和工作中心,近年来开展的水上巡航执法检查工作对促进水上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交通部海事局发出<关于扩展海区、水域巡航检查工作的通知>后,各地海事部门开展并加大了巡航频次和巡航范围,巡航工作在发现和查处船舶违章、维护水域秩序、保护通航环境、宣传海事法规、防止船舶污染水域、消除事故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扩大了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出台,对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计划总结、人员安排、船舶调度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巡航工作日趋规范,成为治理通航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水流数学模型对天津港LNG码头工程保障通航安全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用通航条件论证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保障通航安全的重点监护、作业条件限制、完善海事监管配套设施、制定LNG船舶管理规定等非工程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铜鼓水道的通航环境、水文、气象,并根据航海实践,总结归纳了自引大型集装箱船舶通过铜鼓水道的航法、操纵要点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海事部门对船舶通过该水道的一些规定,可供航海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方便船舶航经该水域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预控,运用定性分析法,以成山头VTS在通航管理、交通组织、信息服务及海事调查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实践为分析样本,对该水域的通航因素、天气因素、人为因素和交通流因素等常见的主要风险源进行归纳分析,并从海事管理角度和船舶经营人管理角度提出管理建议,方便海事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做出交通安全评价和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9.
姚彪 《水运管理》2015,(2):21-24,36
从船舶超载的定义出发,分别引用国际公约和国内规范界定船舶超载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舶超载的危害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对此类船舶的监管难点和监管现状,提出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快形成现代海事监管方式、依托信息化促使海事监管手段多样化、建立船舶超载运输责任倒逼机制等对策。从源头上治理船舶超载,联合各单位打造责任链、编制安全网,形成多方联动、一致行动,从而树立海事执法的威严,为水上安全通航和人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现有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规定制约和限制了大型集装箱班轮进出广州港南沙港区的通航效率。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海事部门有必要对伶仃航道的通航能力重新做科学评估,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吨级的集装箱船双向通航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适合目前通航环境下伶仃航道船舶双向通航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