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径向尺寸较小,制动时沿制动盘的轴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制动性能稳定,应用较广,阐述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和关键参数设计,并介绍摩擦片与制动盘在傅各磨损间隙的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2.
杨国栋 《汽车维修》2010,(11):23-23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滑动浮钳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在轿车与轻型汽车上应用广泛。浮钳盘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体,导向销钉,固定制动片,活动制动片,制动钳支架和油管等。如此多的零件,故障自然也少不了,我们经常遇到的故障是制动力不够并且发生制动片偏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探讨了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和制动盘之间的热负荷-接触应力-磨损耦合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建立了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然后研究了应力-磨损耦合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且模拟了摩擦片和制动盘的磨合过程;最后分别对热-应力耦合条件下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摩擦片磨损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拟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制动盘直接与空气接触,又有很大的散热面积,不易发生热衰退现象,具有抗热衰退和热衰退恢复特性,特别适用于高速运动摩托车;制动盘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使盘式制动系统保持良好的水恢复特性,特别适用于于越野型摩托车。  相似文献   

5.
盘式制动器采用旋转的制动盘代替常见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并用紧固在转向节上的制动钳代替制动蹄,以达到汽车制动的目的。盘式制动器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简单,制动性能稳定,制动平顺性较好。一、制动钳的结构: 制动钳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刚性安装定位的是固定式,钳的每侧最少用一个活塞推动制动块压紧制动盘;能向侧面自由滑动的是浮动式,通常只用一个活塞,活塞受液压外移时先推动制动块紧贴制动盘,活塞继续外移,制动钳移离活塞,从而拉紧制动钳外侧的另一制动块紧贴制动盘,只要活塞进一步外移,两侧制动块均被加压。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用车整车配置的不断提升,以往采用的鼓式制动器在制动性能及制动散热方面的缺陷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所以越来越多的商用车逐渐开始采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在保证制动力矩的前提下,磨损间隙能够自动调整,便于更换制动盘、摩擦片。本文针对商用车盘式制动器故障分析检测,做简单讲解。  相似文献   

7.
盘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油缸(制动气室)、制动钳、油(气)管等部件,和液(气)压作动力源组成.盘式制动器是以旋转工作的制动盘(金属圆盘)的端面作摩擦(面)的,在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由摩擦(材料)(工作面由2~4块摩擦片)与其金属底板组成的制动(片),这些制动(片)及其张紧装置都装在横跨在制动盘两侧的夹紧钳形支架中,称为制动钳.  相似文献   

8.
针对钳盘式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尖叫声问题,对制动盘模态进行分析可知,即使制动盘纵波压缩模态频率在两个相邻模态频率中间,纵波压缩模态也可能被激发而产生制动尖叫声.提出了改变制动盘摩擦部分和帽子部分模态动态耦合的措施,并对改进后制动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制动器尖叫声的声压级和发生制动尖叫的次数都比改进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程红 《驾驶园》2013,(1):74-75
气压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具有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且热稳定性高。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盘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油缸(制动气室)、制动钳、油(气)管等部件和液(气)压作动力源组成。  相似文献   

10.
正钳盘式制动器因为其出色的制动稳定性,且较好的解决了制动噪音污染、制动热衰减较严重、维修频繁等鼓式制动器无法解快的问题,在轿车上应用非常广泛。为了保证制动器的工作性能就需要定期的对钳盘式制动器进行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与更换。本文将从钳盘式制动器维修前的准备、摩擦衬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盘式制动器制动温度过高导致的摩擦制动失效问题,文章借助ANSYS软件建立了盘式制动器温度场仿真模型,并结合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了不同初始速度下制动盘的最高温度。结果表明,制动最高温度和初速度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有限元仿真与回归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对误差仅为1.7%,验证了所建立的温度预测模型是可靠的,为制动器设计过程中的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田振芳 《汽车实用技术》2024,(9):113-116+166
为了准确预测制动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综合考虑与压力有关的摩擦系数、与温度有关的材料热物理特性、随时间呈指数增长的接触压力及制动速度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元法对单次制动过程中盘式制动器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接触压力下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及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动过程中制动盘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接触压力越小,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越长,温升越小;制动盘的温度呈现锯齿形的波动,波动的幅值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为制动性能的准确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盘式制动器在一级维护时对可视密封件进行检查,二级维护时必须取出制动摩擦片,对制动推盘的密封件进行检查维护。制动系统在车辆安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运输行业的了解,发现针对制动系统使用的先进技术还存在几个比较典型的保养误区:盘式制动器免维护、盘式制动器轮毂免维护、制动盘只做车加工修复、随意购买制动摩擦片、手动调整自调式制动调整臂、轮毂拆卸时误损ABS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14.
论文主要基于复特征值法,建立了某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包括从频率、振型、负阻尼比、模态参与系数、模态应变能等仿真结果进行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为汽车盘式制动器系统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汽车盘式制动器系统在8 337 Hz频率附近发生制动噪声的可能性最大,在8 337 Hz时复特征值实部为最大值45.5,负阻尼比为最小值–0.545 6%,Z方向的参与系数值最大,制动盘和制动块的应变能比值较大,且该不稳定模态主要是由于制动盘和制动块之间发生模态耦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对某型轿车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发现该制动器主要制动噪声频率在3kHz附近。采用有限元FEA分析手段对制动盘、制动钳壳体、制动钳支架和摩擦片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钳支架的7阶振动模态是导致制动噪声产生的原因之一。对制动钳支架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对装有改进后制动钳支架的盘式制动器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冷态制动噪声从100.5 dB下降为73.4 dB,达到了该车型对制动器噪声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盘式制动器存在着基本性能要求,对国产摩托车盘式制动器与进口同类产品在制动性能、热衰退性、热恢复性、磨合性等性能上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从而验证了摩托车盘式制动器国产化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信息》2002,(10):24-24
制动片是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摩擦主体构件,它装在制动钳上,制动时通过液压系统推动制动片将制动盘夹紧,产生制动力矩,阻止车轮转动,以达到减速或停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汽车通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热翘曲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MSC.marc软件建立了盘式制动器有限元瞬态热机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在验证了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制动盘帽部的热传导和机械约束的作用以及制动盘壁厚差等关键结构参数对翘曲方向与翘曲量的影响。分析表明,制动盘帽部机械约束和壁厚差是影响制动盘热翘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金属制动副的热衰退问题,从应用优势和制约因素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重型汽车盘式制动器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虽然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动副具有质轻、高温性能稳定和抗热冲击能力强等优点,但受价格昂贵、与现有制动系统难以匹配、缺少相关标准及试验验证等因素限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重型汽车制动器上的应用暂不可行。  相似文献   

20.
79.什么是鼓式制动器?什么是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副中的旋转零件为制动鼓,固定在车轮上、其工作表面为内圆柱面;固定零件为制动蹄块,其工作表面为外圆柱面。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形式通常为内胀式。制动时,通过手握制动把手或脚踩制动踏板,而使制动凸轮转动,将制动蹄块张开压紧摩擦片从而产生摩擦力矩(即制动力矩),而达到制动的目的。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制动盘,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