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TDJ加速顶主要是应用在铁路编组站的有能源的调速设备,其动力源是压缩空气,由空压机站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加速顶的管路及其附属设备和部件,组成加速顶动力系统,现在比较详细地介绍该动力系统的研究和工程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TDJ加速顶是铁路编组场上一种新型的调速工具,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铁路编组场的调速工具填补了一项空白。加速顶主要用于位能不足的大中小型编组场和后坡调速系统,对车辆进行加速,使编解着的溜放车辆达到安全连挂。TDJ加速顶的能源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供气管路系统进入加速顶的控制阀,靠溜放车辆的车轮轮缘打开控制阀,使压缩空气进入加速顶的加速风缸,自动对车辆加速。本重点从理论上介绍加速顶的原理、运动分析,动力分析、性能参数供气系统的设计,同时也要扼要地介绍一个现场运用情况。TDJ加速顶1985年开始推广应用,1986年通过局级鉴定并获得优秀成果二等奖,198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  相似文献   

3.
易文生 《铁道车辆》2005,43(8):38-39
25K型客车由于采用了气动式塞拉门、空气弹簧、电空阀、气动式冲便阀和防滑器等装置,造成客车上使用压缩空气的设备越来越多,若仅仅依靠从副风缸或从制动管得到压缩空气,既增加了机车空气压缩机的负担(启动频繁),又影响车辆制动装置的性能。所以,25K型客车采用的是双管路供风,即制动用压缩空气与车辆其他设备用压缩空气分开。25K型客车的空气管路由总风管系统和制动管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4.
车场线路是箭翎线的基础,平纵断面的设计是箭翎线的关键技术之一,本重点论述断面的设计,石家庄箭翎线采用连续调速,调速设备选择了加速顶,可控减速顶,减速顶,挡车器等,中介绍了布顶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计算机控制各种调速顶的调速系统包括反坡调速系统、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编组场尾部平面调车调速系统、箭翎线调速系统,它们属于国内首创,有的系统在国外也尚无先例,这四个调速系统都是用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的,该系统的硬件设备有微机、控制电源、控制台、测重、测速、测距等装置。调速设备有加速顶、可控减速顶、各种减速顶和停车顶。反坡调速系统是对驼峰设计理论的创新,得到美国、加拿大等国专家的高度评价,伊朗准备采用这个系统;其余三个系统在国内已都作为重点项目进行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6.
气动加速顶已在我国铁路编组站上作为加速工具进行应用,TDJ加速顶的,加速功也采用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理论值,实测值和现场运用的实际值到底有多大差别,所以文中对四种加速功进行分析比较,作为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多年从事减速顶、加速顶等各种调速顶的维修和运用的经验,阐明对这些设备进行大修的周期、标准和检测方法的观点,供同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章介绍了南京东站加速顶、减速顶调速系统的维修和管理经验,并结合多年来的维修实践,提出了加速顶和减速顶的大修和报废周期。  相似文献   

9.
动力系统是地铁列车自动清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动力系统方案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设备清洗效果,以及后期的维护与维修。改进动力系统设计、完善动力系统方案,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设备运行成本,确保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可控的减速顶和加速顶在编组站速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可控制的减速顶和加速顶的研制成功,推动了驼峰设计理论的发展,按中行车在一般工况下设计出的“最小时差断面”,这一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驼峰理论的创新。应用计算机对可控减速顶和加速顶进行控制,实现对溜放车辆连续性的实时控制,是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反坡调速系统,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箭翎线调速系统、尾部平面调车调速系统都是应用的实例,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证明了新的驼峰理论的正确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车站内通风空调系统设备负荷特点和控制要求,对常用的几种配电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对比。经综合比较表明:地上车站采用不设通风空调电控室,通风空调设备由降压变电所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下车站采用在通风空调机房附近设置通风空调电控室,进行集中配电,通风空调电控室集配电、控制为一体的配电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某换乘车站为例,阐述风系统设计中的公共区负荷计算、空气处理焓湿图、设备选型及系统运行模式,水系统设计的原理等。对空气-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的能耗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无论采用空气-水系统,还是全空气系统,冷冻水系统都没有受到影响,但空气-水系统的总耗电量约为全空气系统的89%,大大减少了输送能耗,节能效果显著。对空气-水系统和全空气系统的技术经济进行对比,得出空气-水系统能有效减少地下车站机房和风道面积,压缩土建规模,并能降低运行能耗,从而大幅度降低车站规模和造价;但空气-水系统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地下车站来说,其末端设备多且分散,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检修较为困难,因此对于土建规模受限的车站来说,空气-水系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高煌 《铁道建筑技术》2012,(1):38-39,49
通风空调系统安装是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中的主要部分,管线布置占据地铁空间较大,是安装的重要部分。结合安装现场出现的情况,从中择其典型问题给予介绍,提出施工配合过程中的一些解决问题原则和经验,可为今后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设计和其他车站机电设备安装配合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屏蔽门制式的厦门地铁1号线地下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负荷进行监测,通过试点车站客流量负荷、新风负荷、设备负荷变化等的综合分析,对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的运行模式、能耗水平、室内环境控制效果进行梳理总结.在与传统运行模式对比后,提出基于已知负荷模型的前馈控制策略,并进行试点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已知负荷的前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长沙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中某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备性质和控制要求,并结合动力照明专业的配电设计原则,阐述了对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的供电方案、配电房间设备布置以及与相关专业接口配合等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前车站低压配电系统内部的弱电监控系统越来越多,导致各系统设备重复设置,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与外部其他系统的接口繁杂,调试维护复杂;值班人员需要关注多个终端,使用十分不便。通过对各低压配电监控子系统的分析,本着资源共享、节约投资的理念,提出各监控系统综合集成的设置方案,采用此集成系统可以减少设备投资、简化车站低压配电各监控子系统与外界接口,提高安装调试时的便利性及运营后期维护的可操作性,为车站运行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就是采用先进的电子及控制技术,来实现动力及空调设备的遥信、遥测与遥控,提高通信电源系统和机房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并且在达到安全供电和确保空调工作正常的同时,不断提高通信电源及机房空调的维护、管理水平。通过分析说明中兴公司的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来体现监控系统在设备维护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力用户,然而,高铁AT所配电设备的供电存在缺陷和问题。针对高铁AT所配电设备供电的问题,提出利用微电网技术向高铁AT所配电设备供电的构想。根据高铁AT所特性与微电网的特点,分析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重要性。同时,提出微电网向高铁AT所配电设备供电的方案,给出微电网的结构、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基于对等控制的高铁AT所内微电网孤岛负荷变换和运行方式切换的状况,检验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及控制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比较微电网配电与传统配电方案,分析微电网供电的众多优势,得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混合变电站仿真系统的建立能够为变电站检修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培训系统。在建立混合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三维模型与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模拟车站与列车负载,结合电力调度系统的操作,对变电站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电气设备的电气量,从而模拟实现电气设备的三维浏览及操作,以及供电系统的远控、站控及近控3种控制方式。轨道交通混合变电站仿真系统具有可反复操作、不费材、无危险等特点,对提高培训人员的培训效率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