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压实度,保证路面质量,降低养护成本,设计一种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智能压实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压实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映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将碾压过程中的压实遍数、温度、轨迹等关键数据显示在操作面板上,引导驾驶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厂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研发及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厂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基于软件工程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编制软件、开发数据库、架构网络平台,成功研发出厂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并对其功能组成及实现途径、体系架构、数据库构建及管理、数据处理技术和应用情况等进行详细介绍。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真正实现对拌和楼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及远程传输等功能,能够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过程和关键指标进行有效的全程动态监控,对提高混合料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生产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检测现状,介绍了长安大学质量控制研究所开发研制的"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监控器".通过将其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施工中,得到了比较稳定的沥青混合料生产数据,为建设优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沥青拌合站质量监控系统是在已有拌合站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工程、互联网等技术,开发了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油石比、热料仓筛分比例、关键筛孔通过率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并对不合格情况报警。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监控原理、主要功能,通过在项目上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利用统计过程控制图对拌合站黑匣子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控制。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质量是沥青面层质量的基础,直接关系沥青面层品质。基于我国现有的施工工艺,针对已有同类系统存在干扰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生产过程的问题,采用质量控制图和动态监控的方法,以局域网共享、实时监控、动态反馈为技术手段形成了一套符合生产现场需求的实时动态监控方案。在云南昭会高速的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了质量监管部门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监控和反馈的需求,对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沥青混合料质量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第一:开发了智能监控及报警平台,能够过滤换料以及其他偶然因素等异常情况,提高报警有效性,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第二: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室内抽提试验数据实现混合料质量双控,及时发现料源异常、拌合楼计量系统异常、拌合楼数据造假等现象;第三,开发基于移动终端查询系统,充分增加平台交互性,可以帮助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实时查询更为详细的异常数据。通过多项实体工程验证,本系统实用性较强,符合实际工程质量控制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生产级配的严格控制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有的级配监控方法的时效性较差,该文提出使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实时监控系统来实现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的动态控制.研究表明: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远程监督拌和站的操作过程和级配控制精度,对于业主、监理及其他管理机构动态掌握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监管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从搅拌、运输、试验路段施工、路面质量检测及其经济效益等方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比较,阐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优缺点,得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推广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减小机场道面施工质量的变异性,从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生产,以及现场摊铺进行了试验检测和现场实时监控,通过试验和检测数据,对影响沥青道面质量的主要变异性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机场道面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跟踪评价以及施工工艺的全程监测,对沥青道面施工质量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沥青路面的施工均匀性关系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损坏现象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有很大的关系。针对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设备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沥青混合料离析、沥青路面压实度、厚度、渗水状况等指标的无损快速检测评价成套技术,可提供沥青路面质量无损检测及施工均匀性评价技术服务。一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均匀性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省内3条典型改扩建公路的拓宽桥梁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山区公路拓宽桥梁的特点,研究新旧桥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作用的主要影响参数,分析各参数的影响程度及规律,为拓宽桥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交站点设置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月  杜文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36-139
分析了现有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认为其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公交停靠站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偏大,针对这一明显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思路。列举了国内常见的6种公交停靠站点设置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按照公交站点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为4类。研究各类公交停靠站处交通流的运行特征,指出车辆在公交站点处的排队现象可以用M/M/C系统进行近似分析,在此基础上,就3个主要类别的公交站点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得到了相应的修正系数。最后,通过实例的验算,证明了所得修正系数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桥墩防船舶撞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桥梁日益增多,船舶吨位日益增大,船舶航速也越来越快,这将给桥梁的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因此桥墩防船舶撞击问题的研究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意义.目前中、美、欧洲等国的设计规范均对桥墩防撞设计做出了相关规定,然而分析发现:各国规范仍大都采用简单的静力设计法,没有反映出船桥碰撞的冲击动力本质;近年来,船桥碰撞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重大桥梁工程船撞设计专题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工程师使用则极为困难,很难推广至一般桥梁设计.鉴于此,从桥墩自身结构和桥墩防护结构两个方面对桥墩防船舶撞击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提出了船桥碰撞冲击动力学理论研究的三个设计因子以及相应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4.
对掺加了不同外加剂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泌水率等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从外加剂的选择、掺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时的注意事项,以实现改善混凝土性能,获取预期的技术经济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路面平整度对小汽车噪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城  孙立军  杜豫川 《公路》2007,(1):122-125
噪声作为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正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有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而平整度对这两部分噪声的噪声源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道路中路面的平整度对小汽车的噪声产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行驶时(不固定排档),平整度与噪声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一结果使得交通噪声的预测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畅通、河段疏浚、景观效果和旅游发展等交叉专业的综合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借助Midas和桥梁设计师两个软件,根据河段疏浚施工时序,分为不同的计算工况,在不同的工况下计算桥梁下部结构的安全性,提出对桥梁安全性的影响内容。通过讨论河段疏浚对既有桥梁的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提出计算模式的探索方式,提供有效的分析数据,供管养单位和河段疏浚单位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协调性进行分析,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安全评价细分为线形、中央分隔带、路侧、桥梁、隧道、交叉口、服务区、附属设施等8个评价要素,分项提取和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其景观安全协调性的优劣程度,以重庆涪陵至石柱沿江高速公路的景观安全协调性研究为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权区间层次分析法有效可行,简洁易实现,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物联网在公路运输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将车辆与物品的信息记录下来,并随着车辆运输行进过程辅以GPS与G IS技术,对车辆位置与物品位置进行有效跟踪,为查询车辆交通信息与物品运输实时信息提供帮助,从而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平地机各作业工况的分析,提出了传动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混合工况下的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的各自参数获取和牵引特性的计算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组成结构和实现原理,指出了混合传动可实现最佳性能的输出,为此类传动的设计、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实践证明该算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不确定性交通网络上,考虑不同风险厌恶程度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受交通信息的影响,采用出行时间及对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偏爱程度建立期望效用函数,研究信息环境下与非信息环境下的期望出行时间,得到如下结论:(1)信息的提供将减少所有出行者的期望出行时间;(2)在信息环境下,风险厌恶程度高的出行者期望出行时间的减少比风险厌恶程度低的出行者期望出行时间减少更显著。并用算例对模型结论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