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维华 《上海汽车》1997,(10):13-15
本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探讨了汽车空调蒸发器过热度的自适应控制,分析了自校正PID自适应控制在蒸发器过热度控制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对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制冷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环境参数变化引起的系统工况波和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对动力工具的检测投资,降低检测成本,研究了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用静态扭矩测试仪测试动力工具的方法,用HBM动态扭矩传感器和静态扭矩测试仪对动力工具测试,其结果达到了国际标准的要求。合理解决了中小型企业测试动力工具成本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电动汽车CO2热泵空调的系统性能及扩宽热泵空调的使用温区,构建了回热器+补气增焓的跨临界CO2系统,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该系统的制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冷却器压力对制冷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 影响较大,且存在最优气体冷却器压力和中间补气压力使COP达到最大值;中间补气过程能有效提升COP和制热量,且能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回热器过热度对COP和制热量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4.
电子膨胀阀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目前电子膨胀阀在汽车空调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由发动机转速决定的压缩机转速引起的开环控制与车内蒸发器过热度模糊闭环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系统。介绍了一种具有智能判断和积分功能的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提出了响应的调整原则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电子膨胀阀提高了汽车空调的调节品质,同时起到了电磁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二甲醚的热物理性质对二甲醚的制冷循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在R134 a汽车空调系统上对二甲醚的制冷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由于二甲醚的气相和液相黏度都比较小,使用二甲醚作为制冷剂可以减小系统的阻力,有利于系统制冷性能的提高。二甲醚可以直接灌注式替代R134 a,但会造成蒸发器出口过热度降低,需对膨胀阀弹簧预紧力进行调整,才能充分发挥二甲醚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某空调系统部件更换后对空调系统性能提升的影响。标定某空调系统模型后,分别更换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通过分析其对空调系统制冷量、压缩机排气压力、冷凝器出口过冷度、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及COP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系统部件更换对空调系统性能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声压测试技术对某轻型客车车内声场进行了测试分析,找出了影响该车车内噪声的主要因素,根据识别结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降噪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8.
汽车座椅用涂层织物耐磨性的MIE测试法具有耗时和摩擦路线单一的缺点,拟用马丁代尔(MARTINDALE)测试法予以替代。对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后者不仅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而且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MARTINDALE测试法。试验次数达400次时。试样表面光泽度变化明显,可以据此快速评价PU合成革的耐磨性;试验次数达1600次后。试样表面光泽度变化基本稳定,可以将该试验次数设置为耐磨性指标的标准测试次数。另外。摩擦介质的选择将影响PU合成革耐磨性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桥梁静载试验中梁截面挠度的激光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大型桥梁结构截面挠度测量的光学方法。在桥塔架设一个自准直激光器,桥梁的待测截面设置接收屏,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接收屏接收到的动静态激光光斑图像。通过标定及图像中心法处理,可以计算出所测截面的挠度。该方法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动静载试验的静态挠度测试中作为补充方法在南汊悬索桥的L/8截面得以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激光摄影测试与全站仪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六、SD压缩机的产品规格(见下表) 七、变排量压缩机的开发 在定排量压缩机及采用热力膨胀阀的制冷系统中(简称为TXV系统),采用反馈作用控制膨胀阀的开度,以维持蒸发器出口过热度恒定,防止压缩机发生液击。当工况变化时,膨胀阀的开度周期性波动(振荡),使出风温度波动,加上用温控器控制离合器的吸合以防止蒸发器结霜,进一步造成空调工况的波动,并增加噪声,对汽车动力有冲击,影响车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不同结构参数对喷油器静态流量的影响,运用GT-Fuel仿真软件建立汽油机喷油器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喷孔长径比、喷油器针阀开启高度、喷孔孔径对喷油器静态流量的影响,采用DOE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现有的试验以及测量条件,对所制作样件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和DC—1电动谐振试验装置研究了轴颈空心对6100球铁曲轴弯曲静强度和疲劳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空心结构可使曲轴的弯曲静强度提高6%~15%,疲劳极限提高4%~8%,零件质量减轻4~5kg。  相似文献   

13.
阐述基于准静态广义影响线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的基本理论,并将其成功运用于长寿长江大桥南引桥的静载试验中。研究结果表明,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对长寿长江大桥南引桥的静载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其模拟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说明本方法在静载试验中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原位静载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常出现较大偏差,原因是计算模拟中桩土接触面参数取值不准确,且不同参数对计算结果敏感性不同。为使模拟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应逐一研究桩土界面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针对性地提高桩土界面参数取值的准确性。基于FLAC3D,控制改变接触面单元黏聚力c、内摩擦角φ、接触面刚度Kn和Ks取值,获得每个参数对静载试验结果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桩土界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力学静平衡原理,采用传感器技术、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设计,研制成功了汽车制动鼓静平衡测试仪。该测试仪使用灵活、测试精度高。介绍了该测试仪的测试原理、仪器结构和软件流程,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中的仪器布置、埋设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防波堤堤基土工织物拉应力分布大小、特点以及与堤底地基的沉降关系。实测结果表明:拉应力发挥水平远低于设计拉力值,这对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稳定分析中如何考虑拉应力大小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凝土翼板内配置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负弯矩区组合梁,进行7个简支试件的静力及疲劳试验,试验考虑了不同预应力度、不同栓钉间距,且混凝土翼板中配置有体积配纤率分别为0%、0.8%和1.5%的钢纤维。试验表明,极限状态时各试件的裂缝分布相似,裂缝平均间距在80~110 mm范围内。分析认为,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包括预应力度、配纤率、力比、连接度、配筋率及栓钉间距等,提出考虑上述因素的最大裂缝宽度经验计算公式。疲劳试验中,运用测试动力参数的方法,分析混凝土裂缝和疲劳损伤随荷载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钢组合梁带裂缝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疲劳稳定性,180万次的循环加载损伤度增大约20%。  相似文献   

18.
马歇尔试验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时,需根据试验曲线求出各项技术指标(六大指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其取值方法因人为因素而带有随意性。在大量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牛顿二次插值函数的方法,建立所测各项技术指标与沥青用量的函数关系,并以稳定度指标为例进行了说明,通过求导得出稳定度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沥青用量,同时进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它与精确绘制的稳定度-沥青用量曲线所求的结果(即图解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法简便而实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差速器壳体的静强度分析,得到了该差速器壳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部位.通过与样件失效部位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差速器壳体断裂失效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电机驱动风扇热管理系统优越性及某型公交车过热问题的研究,找出了公交车过热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原车系统的改进和装车试验验证,证明运用热管理的理念,采用电机驱动风扇热管理系统及换热系统匹配技术,是解决公交车及客车过热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