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IRTUAL GRID AND NAVIER-STOKES COMPUTATION FOR CONTROL-SURF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The grid gen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for viscous flows over the wing with controlsurface.Obayashi et al.[1] adopted an integrativegrid to solve such problems,and forconvenience ofgrid generation,they introduced one small gap be-tween the cut of the wing and the end of the flap,and even now,there exist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grid which brought some errors to the calculatingresults. Therefore,a more reasonable grid strate-gy,such as a chimera overset grid,is req…  相似文献   

2.
Mesh motion strategy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in many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blems. One popular technique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known as the spring analogy method. In this paper a new mesh update approach based on the spring analogy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mesh moving boundary problems. The proposed mesh update technique is developed to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squashed invalid elements and maintain mesh quality by considering each element shape and grid scale to th...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量纲为1的参数y+值对车辆气动参数计算精度的影响, 以阶梯背MIRA模型为基础, 在保证模型网格数量与质量相近的情况下调整近壁网格尺寸, 构建不同y+值的流场仿真模型; 考虑到不同的湍流模型对车辆外流场仿真的y+值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选取SST κ-ω和LES两种常用的湍流模型对阶梯背MIRA模型外流场进行稳态和非稳态仿真分析; 将气动参数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合适的y+值取值范围; 结合仿真速度云图和车身表面受力曲线分析了边界层首层网格厚度对仿真精度的影响; 建立了方背MIRA模型在2种湍流模型下的外流场仿真模型, 进行不同流速下气动参数的计算, 从而对y+值取值范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车辆外流场数值仿真, 采用SST κ-ω模型时对应的合适平均y+值取值范围为20~50, 而采用LES模型时对应的合适平均y+值取值范围为5~10;当边界层首层近壁网格厚度过大时, 数值仿真无法准确捕捉边界层中速度梯度的变化, 造成边界层流场流动信息丢失, 而当边界层首层近壁网格厚度过小时, 边界层网格会严重畸变, 2种情况下气动参数计算误差都超过5%, 从而影响车辆外流场数值仿真精度; 根据所获得的y+值取值范围, 方背MIRA模型计算的气动参数误差小于5%, 说明了2种湍流模型平均y+值取值范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出租车轨迹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网格交通状态的行程时间计算方法。在区域网格化的基础上,利用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数据构建区域网格宏观基本图,并对宏观基本图的流量-密度关系进行拟合;进而使用高斯混合聚类法,将区域交通状态分类为畅通、轻度拥堵和重度拥堵。对不同交通状态网格的行程时间进行挖掘分析,发现3类交通状态下网格行程时间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畅通、轻度拥堵和重度拥堵的最佳行程时间分布分别为Gamma分布、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通过不同状态网格行驶时间联合概率密度分布的近似拟合推导出路径网格行程时间概率密度模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计算一 定可靠度条件下的行程时间,对不同线路和时间内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路径行程时间估计的平均绝对误差在1%~16%,可以为交通诱导与未来导航提供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
用一种新型的数值方法--移动最小二乘微分求积法(MLSDQ)求解二维Helmholtz方程。MLSDQ方法是一种直接将微分方程离散的方法,它是将未知函数的各阶偏导数在离散点处的值用域内各配点的函数值加权组合来表示,权系数则直接用移动最小二乘Galerkin法中的形函数求导得到,通过MLSDQ技术将Helmholtz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转化成为一组关于各配点位势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这组代数方程,便可得到各配点的位势,通过求解几个具有精确解的算例,讨论了方法的收敛性和数值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较适合于求解小波数的Helmholtz方程,对高波数的方程,需要设置大量的域内配点才能有较好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层位格栅加筋的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格栅层位对加筋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内在规律,分别制作不同层位格栅加筋的沥青混凝土轮碾成型试件和马歇尔成型试件,进行了混凝土层间剪切与层间拉拔试验,同时研究了格栅层位对加筋沥青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引入无量纲的韧性指数对劈裂强度试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设格栅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都优于不设格栅的试件;在25℃和60℃的不同层位格栅加筋的沥青混凝土的层间抗剪能力相似;当格栅设于混凝土试件中间时,加筋沥青混凝土层间粘结能力最好,其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韧性最大;当格栅远离混凝土中间时,加筋混凝土的劈裂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接地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接地网均压导体数量和提高均压效果,根据短路时地表电压分布建立了接地网不等间距均压带优化布置的数学模型.优化计算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介绍了青藏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满足安全电压的条件下,得到接地网不等间距均压带布置形式.与传统的等间距布置形式相比,可以减少近50%的施工量.  相似文献   

8.
对数值分析对象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是前处理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后续计算模块以及后处理模块功能的实现.文中以导入的STL文件为输入数据,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将原有的线框模型划分为网格模型.针对网格剖分过程以及显示过程出现的问题,开发了用于自动处理STL文件孔洞以及奇异点问题的错误诊断与容错系统,提出了用于网格显示的表面网格和网格偏移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自由曲面上生成形状规整、大小可控的三角形网格,提出一种基于气泡运动模型的网格自动生成方法. 将适量的网格点布置在离散化的曲面上,并模拟为弹性气泡. 引入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曲面对气泡的吸附力,得到各气泡的运动控制方程. 采用数值方法近似求解气泡系统的平衡状态. 将平衡后的气泡中心用曲面Delaunay法连接成曲面上的三角形网格. 在气泡模型中,通过相对半径函数控制各气泡的相对大小,进而实现对网格大小的调控. 通过在相对半径函数中考虑气泡中心到特定点或线的距离、参考线或曲面的曲率等因素的影响,生成网格大小与曲面特征相适应的三角形网格. 6个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网格形状规整、疏密有致,其形状质量指标都高于0.97;该方法为网格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汽车行驶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试验高成本、高危险性以及试验结果难以观察的问题,研究了智能汽车安全距离监测与防撞的虚拟仿真;应用Visual Studio 2015、3Dmax、Unity3D等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制动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可嵌入多控制模型的自动驾驶汽车行车安全距离监测和防撞虚拟仿真试验,测试了不同制动模型的...  相似文献   

11.
对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格栅加筋混凝土梁的弯曲行为和破坏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复合材料制备了3条纵向肋和4条纵向肋2种不同构造的平面正交格栅,埋入混凝土梁,并对加筋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结果显示,在本研究采用的混凝土梁尺寸条件下,3根纵向肋的复合材料格栅加筋梁以弯曲破坏模式为主,而4根纵向肋的格栅加筋梁则以局部剪切破坏模式为主。试验结果表明,3根纵向肋的格栅充分发挥了复合材料的抗拉特性,具有更高的加筋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同步提高目前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的气动噪声性能和散热效果,满足更严苛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需求,以某型汽车交流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台架试验和数值仿真方法探究端盖栅格对气动噪声和温度场分布的综合影响规律;基于五点法获得了噪声声压级分布,基于多热电偶测点获得了关键部件的温度分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和电磁场Maxwell仿真软件获得了发电机内部的流场、声场和温度场分布,采用试验结果验证数值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原始发电机气动噪声特性和温度场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不同倾角的端盖栅格侧壁以降低冷却气流冲击的动能损失,探讨了端盖栅格倾角和扇叶气流出口角的合理匹配,并基于牛顿冷却理论研究了波状端盖栅格对增加换热表面面积和降低气动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端盖栅格结构对气动噪声有较大贡献,同时也对冷却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端盖栅格侧壁倾斜40°时能够和扇叶气流出口角更合理地匹配,有效减少冷却气流冲击的能量损失,三相定子绕组最高温度降低9.63 K,12阶次气动噪声降低3 dB(A)以上;波纹状端盖栅格增加对流换热面积和气流速度的同时降低了气动冲击作用,使得端盖散热量增加7.72 W,定子铁芯、端盖和三相定子绕组温度分别降低了5.12、4.94和5.29 K,栅格对涡流的改善以及气流对栅格的冲击削弱使12和24阶次气动噪声降低3 dB(A)以上。   相似文献   

13.
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内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水流道是喷水推进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该部件性能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喷水推进系统工作性能的优劣.考虑到船底边界层对进水流道来流动量和动能的影响及喷水推进器各部件的相互作用,合理界定了喷水推进器数值计算所需的流场控制体,联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和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进行区域离散,选择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封闭RANS方程,采用稳态多参考系方法计算求解.分析和比较了船的航速和喷泵的转速对进水流道内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的影响,评估了进水流道的出流均匀度、唇部最小压力点位置的偏移、空化可能性等多方面的性能.研究发现:航速的增加使流道出流变的不均匀,使唇部最小压力点的位置向下偏移;进水流道的出口、唇部和斜坡处是易发生空化的地方,应保证所在运行工况的三处静压力最小值均大于空化临界静压力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分格网的空间对象范围索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分析格网索引和空间对象范围索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粗分格网的空间对象范围索引结构.对该索引结构的基本原理、数据组织方式、索引结构的实现和该索引结构在空间查询中的应用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证明了该索引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索引结构能有效减少索引数据存储量,降低查询所需的时间,并能显著提高空间查询的效率和查询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解策略的计算网格资源分配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多种Agent分别代表用户、服务提供者、资源提供者相互协作解决网格资源分配优化问题.采用双层市场模型解决网格系统资源的最优调度,即网格用户Agent与网格服务Agent相互协作的服务市场,以及网格服务Agent与网格资源Agent所组成的资源市场.为了降低计算复杂性,将分配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分别在资源市场和服务市场中解决.在双层市场中两个子问题所获得的优化值即为主问题的优化值.  相似文献   

16.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URVEY OF CENTRIFUGAL MACHINE COMPON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Centrifugal machines are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products ranging from conventional waterpumps to blood pumps and 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 fuel and oxidizer pumps,from squirrel cagefans to high pressure ratio gas turbine compres-sors,from tiny cryo- cooler compressors to largeindustrial petrochemical compressor stations.Thefirst centrifugal impeller with ten wooden doublecurved blades and dating back to the fifth centurywas found in 1 772 in an abandoned Portuguesecopper mine …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物理坐标在变换平面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的方法生成正交坐标系 ,提出了双连通域的边界条件的处理及其数值计算过程 .用梅子洲河段的正交网格生成作为算例 ,其结果表明 :该双连通域的正交网格生成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扩张卷积金字塔网络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对车道线检测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采用改进的ResNet50网络作为基础模型提取局部车道线特征,利用扩张卷积能指数级扩大感受野的特点,设计了扩张卷积金字塔模块,用以完整提取不同尺度的车道线特征,提出“锚点栅格”的思想,将输出划分为一组栅格,对每个栅格进行分类和回归分析,经过非极大值抑制等后处理,最终输出车道线标记点集. 结果表明:在CULane多场景数据集里对模型进行测试,在交并比阈值取为0.3的评估条件下其综合评估指标F-measure达到78.6%,检测速率达到40帧/s,在评估指标相近的情况下具有远高于空间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SCNN)模型的检测速率,并在眩光、弯道等困难场景中的检测效果优于SCNN.   相似文献   

19.
网格负载测试是对网格系统进行测试,从而确定系统容量并检查系统是否可以在峰值运行的过程。分析了网格环境下的负载测试方法,利用Java语言实现了简单的负载测试平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可以改善网格系统的性能点,以期对网格系统性能的改善和网格负载的测试方法有一个更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20.
网格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考虑由于广域共享所引起的许多问题,比如资源的异构性、动态性及性能等问题.网格仿真技术为帮助网格系统的设计者验证设计方案、测试设计性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分析当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网格仿真工具、仿真网格的体系结构,提出了网格仿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