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高等级公路里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特征有车辙、纵横向裂缝、路面松散、泛油、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坏等。车辙主要是超重车、集装车、大吨位的车在公路上反复性行驶碾压下产生永久性变形和塑性流动性而形成的。它在沥青路面压缩沉陷时同时出现横向隆起.其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路面面层。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的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表面类三大类型。近年来,另外两种破坏形式,水损害和反射裂缝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石闫公路自1998年9月通车,2000年有些路段出现了泛油现象,2005年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开始时颜色较浅,并拌有轻微沉陷。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路面的颜色愈来愈黑,并出现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松散、坑洞。松散的集料表面光溜溜的,沥青膜已剥落贻尽,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2008年决定对石闫公路进行路面大修,沥青面层水损害应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力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强度的多种路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砼板中的应力变化,以探讨引起砼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和因素。其结果表明: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引起砼路面板的应力显著变化,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异是引起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避免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作为我国公路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在高级、次高级路面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约为80%。因其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行车舒适、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通车后,因行车荷载作用、外界环境影响以及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沥青路面会逐渐出现多种路面病害,主要有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龟)裂);变形(车辙、推移,波浪或搓板、沉陷、拥包);松散(坑槽,磨光。松散、剥落)和泛油及其它四大类。而其中裂缝是最为普遍的。也是养护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作为我国公路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在高级、次高级路面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约为80%。因其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行车舒适、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通车后,回行车荷载作用、外界环境影响以及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沥青路面会逐渐出现多种路面病害,主要有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龟)裂);变形(车辙、推移、波浪或搓板、沉陷、拥包);松散(坑槽、磨光、松散、剥落)和泛油及其它四大类。而其中裂缝是最为普遍的,也是养护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其破坏的现象主要有:泛油、波浪、拥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7.
公路路面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有些国道、省道的建设过程中,公路路面早期的破坏问题主要体现在泛油、波浪、坑槽以及裂缝和滑溜等,还有局部下陷及路面松散和车辙等问题。 公路设计结构不合理。这主要体现在沥青面层结构设计不当,选择的混合料类型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8.
在深长挖方路段中,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和输移会严重影响路基路面结构层功能,常常造成边坡垮塌、路基沉陷、路面结构层破坏.地下排水、防水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相关技术手段以及适用条件,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前言 目前,随着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很多沥青路面均表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现象有:裂缝、车辙、拥包、松散、沉陷等.这些病害是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本文就以上几种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公路沥青路面几种常见病害的产生机理.提出防治病害产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裂缝是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在冬、春季节外露现象相当严重,随着表面雪水或雨水的逐渐侵入,导致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层特别是裂缝附近土基的含水量加大,使路面承载力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中刷和唧浆现象,加速路面破坏。因此,为了提高沥青砼路面的服务水平,减少路面病害,必须加强对裂缝问题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