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海上专业救助队伍是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国防交通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海上值班待命和救助需要,交通救捞系统各救助局建造并投入使用了多艘先进的救助船艇,先后列编了多艘大功率救助船舶.实践也证明这种大功率救助船在实施海上人命、财产救助,维护海洋环境清洁,助力国家能源发展和经济建设,维护国家海...  相似文献   

2.
随着救捞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救助和打捞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沿海立体救助体系的建立和救助船舶动态待命制度,大大提高了救助反应速度和救助效果.但是与最快速、最科学、最有效的救助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对海上搜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高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能力,以保证人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05,(2):46-47
交通部开展2005年国内水路运输业核查工作;中国商船量位居世界第五;交通部救捞局颁发《动态待命救助值班制度(暂行)》;我国将购置7架直升机提高人命救助能力;烟台海事局实现国际航行船舶两个“零滞留”;宁波海事局正式启用船舶进出口岸网上申报系统;首次利用卫星对珠江口溢油事故成功判读  相似文献   

4.
在救捞体制改革完成后,交通部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实行了动态待命值班制度,建立厂海空立体救助体系,提高了海上人命救助效率,并且已经从海上逐渐延伸到内水。海上专业队伍抢险打捞成绩斐然。国家专业海上救助、打捞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应急反应机制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航运市场和海洋经济必将进一步繁荣。但随着海上船舶的大型化、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08,(9):69-69
据悉,部北海救助局与山东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海上安全共建意向书,双方将在信息、救助、演习等方面互通与共享,携手打造渤海湾海上安全链。根据协议,在信息方面,北海救助局与渤海轮渡公司将共享海上船舶AIS和视频信息;北海救助局向渤海轮渡公司提供海上安全信息支持和相关海域待命船舶部署情况;渤海轮渡公司向北海救助局提供本公司客滚船航班计划、航班调整运营信息。在救助资源方面,北海救助局根据渤海轮渡公司客滚船的运行情况,在相应航线上重点部署待命船舶,进一步缩短救助船舶到达时间;并适时、及时提供水下作业救援服务,保障航班的安全营运。目前,北海救助局在烟台至大连航线设立了8个救助点,确保渤海湾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救助船1.5小时内赶纠救助。  相似文献   

6.
2002年至2006年5年间,交通部救捞系统共救助遇险船舶632艘,获救人员2158人,获救财产价值213.49亿元。其中救助液化气(LPG)船、天然气(NPG)船和化学品船及油船等船舶(统称:危险品船)近50艘,约占遇险船舶总数的6%,其中救助船舶火灾25艘。5年中,交通部救捞系统救助的基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少华  楚奇 《航海》2009,(1):12-12
为确保华东三省一市沿海、台湾海峡及长江口中外航船航运安全,根据交通部救捞局统一部署,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连同东海第一、第二救助飞行队自1月11日起,在辖区26个站点部署了21艘救助船艇以及3架救助直升机,应急反应救助队则在辖区基地待命,确保2009年度春运和海峡两岸直航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救捞体制的重大改革,派生了北海、东海、南海以“人命救助”为主的3个救助局,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历史遗留的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设备和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救助工作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部党组提出的“三精两关键”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部局领导抓紧内部和外部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救助新体制运行的第一年,也是南海救助局建局后第一个工作年.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黄菊副总理"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救得下来"的重要指示和交通部党组提出的"三精两关键"总体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责任海区值班待命和抢险救助任务,初步建立起与救助新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保证救助的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航海科技动态》2014,(1):45-45
2013年11月29日,世界上首艘同时具备海上救助与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号在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该船是黄埔造船为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建造的第18艘8000kw海洋救助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