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汽车出渣运输及喷浆机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粉尘弥漫于隧道洞内,而开挖掌子面附近产生的粉尘最大,浓度最大,造成能见度低,且空气质量差,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造成一定伤害。为促使隧道洞内施工作业环境得到改善,晏家堡二号隧道引进抑尘炮雾车作业改善隧道洞内作业环境。通过Air Quality Monitor LD-5激光粉尘仪进行检测数据统计,抑尘雾炮车在隧道中的应用有效改善洞内作业环境,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现有内燃动力钢轨打磨车在高原长大隧道作业时,存在有毒气体、粉尘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发动机过热停机,发动机降功、车辆性能下降等问题。文章以GMC-48JS型双动力钢轨打磨车在关角隧道作业数据为基础,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打磨车作业质量、司机室空气质量、车辆设备状态等基础数据相关内容,验证钢轨打磨车以接触网作为动力源时在高原长大隧道连续作业能力,为开发适用高原环境的自轮运转设备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特大隧道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行山特大隧道内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总结,详细介绍了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段划分、无砟轨道测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重点等,为今后特长隧道内无砟轨道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京广线大瑶山隧道为国内有名的长大隧道.详细地阐述了在地质复杂、交通不便、作业人员难以组织到位和隧道内作业空间狭小、照明条件差、作业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介绍应用P95大修列车更换宽枕板施工概况、施工组织、安全保证措施及施工中遇到制约进度的关键问题与处理办法,对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在隧道内组织换枕施工进行了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隧道作业井式通风效果铁三局六处卫生防疫站(056105)王新平,何德章通风是隧道施工作业中的一大难题,通风不好、导致隧道内粉尘及有害气体超桥,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严重危害健康。现将我处在阳(阳泉)涉(涉县)线(目前全线仍未竣工)南沟隧道施工中解决通...  相似文献   

6.
隧道内机械铺轨作业时,内燃机排出的烟气不能及时排走,在隧道内积聚后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而且影响作业安全。结合宜万铁路的特点,提出以隧道射流局部通风为主,辅以呼吸防护器应急的综合防护措施,可以极大地改善隧道内铺轨作业的工作环境,有效地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是通风技术实践应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隧道火灾地理位置、燃烧条件、燃烧物质、燃烧过程、抢险扑救的特殊性,提出采用铁路消防阻火封堵车组,应对突发铁路隧道火灾。该封堵车组由不同用途的车辆组成,采用多种阻火材料和特制设备,设计根据铁路隧道火灾特点,具有快速到达、机动性强,作业简捷、灵活性强,掩护作业、安全性强,多重防护、密封性强,因势利导、阻火性强,省时省力、降低损失等特点。扑救隧道火灾时,作业人员少,灭火效率高,可大大降低隧道内铁路设施、货物车辆的损失,为后续抢险通车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周铁 《广西铁道》2005,(3):36-37
在隧道内进行换碴施工,作业质量和施工安全控制是重中之重。结合百色工务段的实际情况,针对隧道内换碴施工中的问题,首先解决照明和弃碴问题,并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作业程序,充分发挥施工员的监管作用,加强起道捣固保养,做好平板车的安全防护,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隧道活塞风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长及特长单线铁路隧道的大量修建,利用活塞风改善隧道内空气质量,降低隧道通风能耗已成为可能。国内外对于隧道压力波和隧道内列车空气阻力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对隧道活塞风全面系统性的研究较少。为此,根据相似原理,考虑模型的变态,采用全模型试验方法设计搭建隧道活塞风模型试验台,用于活塞风风速的测试。将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原型转换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塞风速度的符合度较好。由此,取线性比尺为60,以水为工作介质的模型试验用于隧道活塞风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相岭泥巴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的研究,隧道施工前期采用压入式通风,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利用射流风机和轴流风机的有效组合,不断对巷道式通风方式进行优化,成功地解决了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的选型、布置以及通风管理等问题,使洞内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环卫标准,实现了内燃作业和无轨运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设计要求新建时速120 km及以下铁路隧道采用有砟轨道时,隧道内轮廓设计应满足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要求,根据铁路设计相关要求进行满足大机养护作业要求的铁路单线隧道内轮廓的拟定,对3个比选方案进行结构受力、工程量的比较后提出推荐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型养路机械对铁路隧道内有砟道床清筛作业时,粉尘大,发动机废气浓度高,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作业质量与效率,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及安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一隧道进行通风除尘方案设计,采用湿式除尘方案,对除尘风机的安装位置和风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并建立了隧道通风仿真计算模型,确定了隧道通风风机的较优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秦岭隧道内空气质量及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为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区段现场监测及采样分析,分别测定空气中CO2、CO、SO2、NO2和O3浓度,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及分散度,γ射线,列车通过时和无列车通过时隧道内噪声。结果隧道内存在CO、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和旅客列车菌落超过国家标准等有害因素。对策为相应单位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隧道是铁路运输的咽喉要道,遍布铁路沿线,由于隧道自身条件的限制,它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隧道内的灾害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在其运营过程中,隧道由于受地质构造、空气流通、场地狭长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在气体、气流、水流等多方面容易出现异常,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通风不畅将导致隧道内空气质量恶化,如遇火灾发生或其他因素造成隧道主体工程损坏,损失巨大,特别是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事件时,交通输导和救援工作与普通路段大不一样,而且二次事故产生的后果远比原发性事故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5.
壁板坡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长隧道通风是目前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分析影响带平导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以沪昆客运专线壁板坡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系统和洞内外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并结合目前对隧道施工通风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总结影响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洞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特征,包括洞内外的温度差、通风方案、施工组织和掘进方法,以达到合理组织隧道施工与优化通风的目的,为类似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及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223名隧道作业人员进行了血压和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表明,隧道作业人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有随工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说明隧道作业人员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较高。  相似文献   

17.
隧道施工作业是在密闭狭小空间内进行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存在着诸如塌方、暗流水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振动、触电、机械伤害等职业危害因素。做好施工前的地质勘探,优选施工方案,采用合理的隧道机械通风,加强个人防护和现场观测,规范临时送电布线,严格隧道内外施工现场的交通管理等,是隧道施工劳动保护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新磊 《铁道建筑》2023,(5):120-123
以一座长500 m既有铁路单线隧道为工程依托,对隧道内清筛机组加装射流风机,通过理论推导计算和流体仿真分析,确定与隧道通风要求匹配的射流风机参数。结果表明:隧道内风机组中轴线处最高风速约13.6 m/s,随距风机出口距离加长风速逐渐减小,距风机出口40 m处风速已减少至2.9 m/s;将两组射流风机以间距40 m安装,可形成长距离通风传导,明显改善通风效果。经工程现场测试,清筛机组加装单组射流风机作业3 h,隧道内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浓度分别为18.0、4.6、2.9 mg/m3,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电能回收技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果采用车辆吸收电阻吸收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再生能量,则将带来隧道和站台内的温升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站内环控系统的负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地铁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为了降低隧道洞体和车站内温度并提高洞内空气质量,应当进行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系统研究并在地铁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再生能量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电能的吸收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如果采用车辆吸收电阻吸收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再生能量,则将带来隧道和站台内的温升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站内环控系统的负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增加.为了降低隧道洞体和车站内的温度并提高洞内空气质量,应进行再生能量吸收的相关技术系统研究,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再生能量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