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动离合器精确位置跟踪控制与起步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离合器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专家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专家调整策略,在不采用速度环的情况下实现了目标位置的准确跟踪.针对离合器接合规律问题,采用模糊控制和规则协调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以实现发动机恒转速起步.试验结果表明;专家PID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能够适应离合器位置跟踪控制要求;在不同工况下车辆均能顺利起步,且能够体现驾驶员意图.  相似文献   

2.
针对AMT气动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采取了基于离合器接合指标逻辑切换的PID控制算法,其中电磁阀的控制采用PWM开关阀的比例控制,并基于该控制算法搭建了该系统的控制器。在AMESim中对AMT气动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建模,并进行相关的仿真。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所制定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离合器的接合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大众0AM双离合变速器在更换变速器机械电子单元J743、离合器接合杠杆、离合器接合轴承和接合杠杆的固定架时,必须调整接合轴承的位置,双离合器接合轴承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变速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双离合器尺寸如图1所示。1.确定尺寸"B"(1)安装离合器卡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4.
张琰  赵韩  黄康  姜建满 《汽车工程》2018,(4):423-430
针对自动离合器位置跟踪这一伺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离合器的接合规律视为一种约束,为满足约束要求对系统施加一定的伺服约束力,在不引入格朗日乘子等参数的情况下,利用Udwadia-Kalaba方程对约束力进行求解。通过建立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离合器位置跟踪的电流-位置双闭环控制系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离合器位置跟踪控制,离合器接合轨迹能较好地跟踪了目标要求曲线,具有较高的跟踪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动离合器位置跟踪这一伺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离合器的接合规律视为一种约束,为满足约束要求对系统施加一定的伺服约束力,在不引入格朗日乘子等参数的情况下,利用Udwadia-Kalaba方程对约束力进行求解。通过建立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离合器位置跟踪的电流-位置双闭环控制系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的离合器位置跟踪控制,离合器接合轨迹能较好地跟踪了目标要求曲线,具有较高的跟踪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对传统重型车离合器驱动机构改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控气助力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和控制算法,并对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检验;在开发的AMT重型载重汽车上进行了实车离合器系统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控气助力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实现离合器接合位置和速度的控制,具有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AMT系统离合器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控制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以直流电机驱动的离合器电控操纵系统,分析了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和评价指标,根据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的特点,制定了离合器的控制策略,并采用PD控制算法实现了离合器的慢接合控制,并在牡丹MD6601中型客车上进行了实车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8.
闫晓磊  钟勇  钟志华 《汽车工程》2008,30(4):309-311
建立了HEV行星齿轮式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阐述了HEV的动力切换过程.将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应用到HEV传动控制,要求HEV纵向冲击度和离合器滑摩功两者同时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实现了HEV动力平顺切换,同时有效地消减了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突发冲击和振动,降低了离合器的滑摩发热.  相似文献   

9.
提出以车速跟踪偏差、冲击度、滑磨功为基于驾驶机器人操纵的车辆起步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发动机油门开度、离合器输出轴转速、离合器主从动轴转速差及离合器输出转速变化值作为起步过程控制参数进行车辆起步质量控制研究.确定了这些控制参数的控制规则,并提出了基于积分分离PID控制的起步离合器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起步质量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可保证离合器接合过程中车速跟踪偏差不超过1.5 km/h、最大冲击度值为8.08 m/s3、起步时间约为1.5 s.  相似文献   

10.
正53.DTC P286F或P2877诊断说明。在使用该诊断程序前,执行诊断系统检查-车辆。有关诊断方法的概述,请查阅诊断策略。诊断程序说明提供每种诊断类别的概述。DTC说明。DTCP286F:奇数挡离合器分离时间过长-离合器卡在接合位置,液压/机械故障。DTCP2877:偶数挡离合器分离时间过长-离合器卡在接合位置,液压/机械故障。  相似文献   

11.
AMT车辆爬行工况离合器控制策略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了以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AMT车辆电控操纵系统。根据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的特点,制定了车辆爬行时离合器的控制策划,并采用PD控制算法实现了离合器的慢接合控制,使车辆的爬行速度可以适应驾驶员的意图、行驶环境以及负载的变化,经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某重型载货汽车的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数学模型,并分别设置了分离和接合过程中的离合器缸活塞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小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活塞基本可以停在预定位置;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大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系统超调量较大,增加了离合器控制的难度。利用离合器执行机构台架进行了静态试验,所得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设计的分段动态控制器控制离合器的仿真结果表明,能够使分离轴承实际位移很好地跟随理想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13.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时离合器会介入传动系统,容易引起较明显的冲击感,是影响整车驾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基于离合器双模糊和电机转矩协调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减小离合器滑磨功为目标,对模式切换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划分;其次,结合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的基本要求和驾驶意图,制定离合器双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对滑摩阶段的接合时长和转矩同步阶段的压力变化率进行控制;然后以离合器滑磨功和整车冲击度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对滑摩阶段的接合压力进行优化,从而获取模式切换过程中离合器的最优接合压力轨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计算离合器传递转矩,根据电机转矩响应快的特点,制定电机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某混合动力试验样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缓加速、中等加速和急加速下的模式切换试验,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较好地反映驾驶人驾驶意图,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整车冲击度均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改善了整车模式切换过程中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在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通过CAN动力网络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改善AMT换挡品质的新方法,制定扭矩控制与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商用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并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相协调,可显著提高AMT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5.
提高AMT车辆换挡品质控制策略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上的断油电磁阀来改善AMT换挡品质的新方法,制定断油电磁阀与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载货汽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断油电磁阀和设置换挡重叠并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相协调,可显著提高AMT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6.
AMT换挡过程的离合器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离合器控制是AMT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系统地分析了换挡过程中离合器接合特性及其对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冲击度最大值为约束条件,以减少离合器滑摩功为原则,提出了离合器接合的控制策略。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某越野车上,对车辆换挡过程进行实时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换挡品质,满足了军用越野车辆对行驶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综合智能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过程是动力传动系统联合控制的过程。换挡过程通常分为切断动力、挂挡和恢复动力三个阶段,其中在恢复动力阶段离合器与发动机的协调控制是关键,由于该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传统控制方法的使用效果欠佳。为此,本文基于现代智能控制理论,设计了一个三级递阶智能控制器使该阶段离合器与发动机控制智能化,从而提高换挡品质,并在桑塔纳2000AMT样车上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AMT重型汽车起步离合器最优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离合器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冲击度和滑摩功这一对矛盾,选取发动机转速和离合器从动侧转速作为状态变量,采取在冲击度满足乘坐舒适性的条件下滑摩功最小为目标的最优控制方法,将冲击度转化为最优控制的约束条件之一,避免了多目标优化中权重系数调整的难点。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乘坐舒适性的前提下,采用最优位移控制能够保证滑摩功最小,简化了控制系统,增强了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9.
在台架上对某一离合器到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换挡品质的控制参数有初始结合控制参数、初始分离控制参数、填充时间控制参数、离合器结合控制参数变化率和分离控制参数变化率.通过试验测得了该变速器在不同换挡条件下,上述参数的选用值,为此类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