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2002年的“井喷”式爆发和2003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后,中国汽车市场在今年四五六月份的表现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上海通用猝然出手,首先挑起降价之战,紧接着,一汽一大众和上海大众也一反常态,联手全线降价。2004年过半,车市仿佛进入了更加让人迷惘的阶段。这次打响的“价格战”会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年车市还会继续高速发展吗?记者约请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徐长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副部长且小钢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上海     
《汽车导购》2004,(8):54-55
在私车消费壁垒较高的上海,车市在经历降价之后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2004年,如果说我国车市有一道亮丽风景线的话,那就是“降价”。2005年第一天车市便猛刮“降价风”,丰田、马白达、东南、奇瑞等7个品牌、21款车型一起“高台跳水”,使2005年车市一开局就显得很不平静。然而临近春节,沉寂了大半年的车市似乎缓过神来,终于迎来了艳阳天。与此同时,“冰火两重天”是当前车市一个显著的特点,2005年元旦以来涨价消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一开始,车市就给消费者传递出这样的信息:2004年降价将是常态。目前,已经有赛欧、千里马、帕拉丁、嘉年华等十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并且夏利和吉利也“巧合”地同时降价数千元。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富康推出9.78万元的两厢“新自由人”起,到夏利于年初大幅降价再到近期帕萨特简装版上市,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调整一浪接着一浪。最新的新闻是4月20日江淮集团宣布瑞风商务车一次性降价5万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车市一次性降价金额的最高记录,表明车市价格调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10):40-41
2003年中国汽车大规模降价的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几乎每个季度、每个月都有车型降价或者促销,国产车的降价已经成为车市的一种常态。2004年降价仍是主旋律。从1月1日开始,就已经有千里马、长安羚羊、赛欧、宝来等数款车型举起了降价大旗,动手之早、范围之广同样是历年来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受经济因素、降价因素、等待人群的释放因素影响过去一年的中国车市是个多事之秋。市场、车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经过几起几落的角逐,却最终几乎摧毁了市场的信心。幸运的是,离我们而去的2004年扛住了车市前所未有的一系列事件的轮番考验。于是,对2004 年车市的那些艰难坎坷的总结与分  相似文献   

9.
吴勇 《上海汽车》2004,(11):22-24
近几年来,降价是我国车市的显著特点,各个层次、各个品种的轿车都掀起降价的高潮,降价的 直接受益者是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 现,降价也警示和考验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由于汽车市场继续受需求减弱、库存上升、竞争加剧以及进口汽车预期降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车市依然“降”字当头, 但降价的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百分之七左右。一、汽车降价因素的剖析 1.汽车生产企业产能过剩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借机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车市的降价风刮得比西北风还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波又一波的降价发生在每一月每一周。老车型之间,新车型之间、新老车型之间都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降价的“多米诺骨牌”在低端至中高端汽车领域逐一显现。其降价幅度和覆盖车型的广度都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中国车市,车价虽不停地下降,但销量却未见起色,车市低迷依旧。看来,光靠降价拉动销售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虽然市场不景气,但是在降价之后相关厂商的短期销售数字上却出现了适度的反弹,让人以为降价似乎奏效了。市场人士分析,一些厂商的销量数字中水分不少。部分厂商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汽一大众在完成宝来B计划促销后,同时向新闻界宣布调整宝来市场指导价格,据介绍,宝来全系列车型在原市场指导价的基础上下调幅度分别为:基本型7500元;舒适型1.2万元;豪华型1.5万元,公开宣布价格调整,对于一汽——大众来说尚属首次。自2002年1月12日夏利大幅降价引发“夏利旺市”景象后,2003年5月23日夏利再度出击,对部分热销车型的市场售价再次大幅度下调,催化本年度第三轮降价高峰,此后,吉利、红旗、威姿、雅酷、富康、派力奥、西耶那等车型纷纷以直接降价、变相促销、新车改款提高性价比等不同形式“闻降而降”促热车市,而且有些厂家一月内两度降价。车价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购车因素,降价自然是最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降价消息频频而至,反映近期内消费者由于降价刺激的购车心态出现小幅波动,车市呈现淡季不淡平稳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4.
02年,媒体描述中国车市用的最多的词是“井喷”;03年,这个词再度被重复使用,一浪高过一浪的中国车市一遍一遍地刷新着历史纪录,连续两年的高位增长在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史上都是空前的。回顾2003年,中国车市可圈可点的“历史之最”数不胜数:新车上市破纪录、降价幅度之巨和次数之多皮纪录、投资热度……  相似文献   

15.
车市五盼     
礼文 《汽车情报》2004,(15):21-21,32
2003年车市火爆,可仍然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迟迟没掏腰包,为何?车型不中意是一个原因,但关键还是价格,是消费者对轿车降价的期待。目前,车市谈论最热闹的两个话题是降价和暴利。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因为有暴利所以要价值回归,要降价。频频的降价让消费者感觉暴利的确存在,对降价的期望更大。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中国汽车企业初尝市场严酷滋味的一年,其发展变化更是令人应接不暇。在这一年里,仅仅用“低迷”、“萧条”、“降价”之类的词来形容车市是远远不够的,与前二年车市“井喷”相比,留给人们的思考与忧虑明显多于前者。这里,罗列了这一年中点击最多的车市十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汽车导购》2004,(8):72
中国的车市就像是没有规律的大气层,时而火热的令人窒息.时而冷清的滴水成冰。在2004年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种“温差”。正在这车市淡如水的6月,上海大众启动“携手奥运”计划,与一汽大众携手降价给冷清的车市添了一把火。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僵局终于被打破,低迷了几个月的车市开始解冻。其中,一直广受关注的上海大众POLO轿车也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价格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先前是车市的降价常态,一直没完没了,经年累月。近来车市突如其来的涨价之风却特立独风,“加价时代”再现江湖,惊讶过后感觉只是迷茫。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中国车市经历大起大落价格剧烈波动的一年。面对岁末的疯狂降价,库存积压,有人发出了汽车价格要崩盘的惊呼。然而,问题真有那么严重吗?本文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20.
2004年6月,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转机的月份。期待着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和北京国际车展的举办能够成为扭转2004年前五个月车市低迷的乾坤。却传来了有些厂家降价的消息。又一次把汽车销售的严峻现实摆在你面前。这就不能不使人对6月车市的希望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