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气管内灌注海水对犬血浆电解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萃取-活化方法制备了由PVdF2801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在 1M LiPF6-EC/DMC(质量比2:1)电解液中的吸液率、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等。结果表明30% PVdF2801-20%发烟硅-50%DBP膜的吸液率、机械强度、离子电导率明显优于50%PVdF2801-50%DBP膜, 经过萃取浸电解液后30℃时其电导率为1.8×10-3S/cm,以不锈钢为工作电极时的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高达 5.1V,与高压阴极之间是相容的,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吴文宏 《舰船防化》2004,(C00):24-27
本文介绍了SPE水电解技术核心部分SPE电解槽中膜、膜电极组件、集电器、槽体结构的技术关键及解决途径,SPE水电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我所SPE水电解技术发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LaGaO3基和Ba(Sr)CeO3基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它们作为SOFC电解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低温度下稳定的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的研制开发及固体电解质的薄膜化研究是降低SOFC工作温度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种碱性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对K 等离子的渗透作用.实验表明,该碱性膜工作时是依靠K 的迁移来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是一种应用于碱性环境的阳离子交换膜,且该碱性膜具有微孔结构,对离子半径小于膜孔径的离子有渗透现象.该碱性膜适用于碱性电解水制氢/氧技术,且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郝琇  赵玉成 《船电技术》2005,25(3):52-54
在温度范围为-50℃~ 45℃,放电电流为0.05C20~2 C20A时研究了温度对具有吸收电解质的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容量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隋鑫  张斌  赵书利  王磊 《船电技术》2021,41(1):1-5,10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复合固体电解质,其中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机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物理接触,界面电阻较高.差的界面浸润性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利影响在高倍率情况下尤为突...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中的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LaGaO3基和Ba(Sr)CeO3基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它们作为SOFC电解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低温度下稳定的高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的研制开发及固体电解质的薄膜化研究是降低SOFC工作温度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简称SPE)水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外SPE电解水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况。  相似文献   

14.
彭澎  司凤荣 《船电技术》2005,25(3):55-59
研究了在ePTFE基材上吸附Nafion离子溶液制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单电池特性,透气性,水合作用和水的迁移性能.复合膜的透气性比Nafion112高,但是并朱因此降低电池性能,同时可以看到电池性能在膜厚度降低时得到提高.复合膜的水合作用和水的迁移性能与基材上Nafion的担量及膜的厚度有关,随担量的增加而提高,随温度的变化速率大于Nafion112.  相似文献   

15.
利用紫外光辐照制备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中的预交联组分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力学拉伸测试仪、扫描电镜、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等不同测试方法对不同比例下制得的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表征.其断裂强度达到6.58MPa,断裂伸长率为127.2%;且室温下离子导电率达2.34×10^-3S·cm^-1,相对于锂电极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6V.研究表明,此类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实验首先通过溶液聚合合成带有硅烷偶联基团的共聚物,将其水解交联后直接涂敷于聚烯烃(PE)膜,再吸附液体电解质活化得到产物。由于PE微孔膜支撑作用,体系力学性能较好。通过FTIR光谱、DSC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等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形态、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离子导电率较高,电化学稳定性好,使制备产品在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Poly(AN-co-PEGMEMA)),并将其共混聚偏氟乙烯PVdF(Poylinylidene Fluioride)以制备改性多孔PVdF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多孔膜外观,膜的孔径约在1.0~5.0μm之间,这有利于液体电解质的进入;此外,由于共混物极性较高使多孔膜有较好液体电解质溶涨能力.最终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导电率较高,可达10-3S.cm-1数量级,其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6 V,这些性能都表明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8.
文中合成了一种离子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马来酸锂(Poly(MMA-co-maleic lithium)),并将其与聚环氧乙烷( PEO)共混,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应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表明,PEO链段的结晶度由于离子型聚合物的共混以及液体电解质的增塑作用得到了有效抑制,有利于增加体系的无定形区,促进锂离子在体系中的传递.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 S/cm数量级,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5 V,这些性能都表明其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锂空气电池中电解质体系类型为对象,将锂空气电池分为水系锂空气电池和非水系锂空气电池,分析了不同体系锂空气电池的原理及优缺点,并对空气电池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介绍了固态电解质的特性,包括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分析了固态电池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固态锂电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