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0万辆,中国汽车业不仅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国际汽车业的格局。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的创立,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9,(12):85-87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汽车业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在曲折崎岖、充满理想和信心的发展途中,中国汽车业从步履蹒跚到大踏步迈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华汽摩配》2010,(1):54-55
总裁致辞:汽车改变了世界,中国汽车正在改变世界汽车业格局,那么是谁在改变中国汽车?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敢于挑战国际竞争、不断创新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是千千万万有中国汽车情结的汽车人,正是我们大家的不断进取和通力合作,推动了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下半年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促使全年经济均衡协调运行。从长期看,宏观调控将为汽车业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从短期看,则给汽车业带来了喜忧参半的影响。中国汽车业若长久且强劲发展,除了把握好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走势,还应该避免各种短期行为,理智前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1956年第一辆解放卡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两年后,第一辆红旗轿车驶入中南海;5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共和国从“一五”到“十五”的发展步伐,中国的汽车业也从边际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并使中国汽车业逐渐脱离计划经济模式,走向市场导向体制。在这个舞台上, 一辆辆各式新车无疑牵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但汽车行业的领军精英、有识之士们却是真正的主角,他们长期全身心地浸润在这个行业中,对中国汽车的发展有着切身的感悟和深刻的思考,而每年的“两会”,作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他们,更是发声最集中的时段。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也是汽车业新的五年战略的制定年,在欣喜地看到中国车市消费“井喷”的同时,本土品牌依旧在困境中挣扎,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和不科学的汽车税收政策等现实存在的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矛盾,更让中国汽车人为之苦思良策。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是如何为中国汽车业的大发展把脉诊疗的,是如何献计献策的,势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中国、印度和巴西3国汽车业的现状,比较了发展中国家在追赶世界领先汽车业厂商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指出了中国汽车业的应对方针。  相似文献   

7.
当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力推的一项政绩工程,而传动燃油发动机节能和环保技术的改进却鲜有人问津时,有专家跳出来说,电动汽车可能不是天上掉下给中国汽车业的一块“馅饼”,反而成为让中国汽车业栽大跟头的一个“陷阱”。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对于中国的汽车业来说,路,是我们自己要走的;路,也是要我们自己走的。目前,摆在中国汽车业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条是自主发展创自主品牌,一条是借外资外脑发展合资品牌。至于如何选择,则是见仁见智了。  相似文献   

9.
佚名 《时代汽车》2009,(4):26-26
中国汽车业需要发展,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甚至未来进行跨国并购,这些是必然之路,但绝非昨天才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就要打倒列强超英赶美。认清自己的胃口,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保持“躯体”健康,苦练内功,应对好眼前的车市寒冬,对一切合适的机会作好准备,才是成熟车企的切实之道。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工业人才需求空间大和流失严重并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汽车人才需求缺口大 目前的中国汽车人才领域,技术人员占汽车职工总数的比例较低;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现代社会中所要求的既有技术、又懂经营,具备一定金融、电子技术、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则更加短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已步人快车道,发展中的中国汽车业需要高素质的汽车技术人才来支撑。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汽车研发、制造、销售等方……  相似文献   

11.
现在国内汽车业发展形势喜人,汽车业如此明显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其背后最直接原因在于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居民家庭。中国汽车业面临着美好的前景,但是,中国汽车业目前缺少的不是赞歌,缺少的却是冷静分析。  相似文献   

12.
范大平  戴成 《城市车辆》2008,(10):23-26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汽车业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然而,在汽车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法律与体制上的难题。《反垄断法》的出台更使部分人对汽车业集团化产生困惑,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阐述清楚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到汽车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和体制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汽车业集团化。  相似文献   

13.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纪念日。回顾入世5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汽车业迅速成长的5年,惠及百姓的5年。当年。入世后最担心的汽车工业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如今已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汽车行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正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所说,入世是一个契机,使得中国的汽车开始进入到老百姓家里。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局、总署,以及协会等先后发布了2012年汽车业一系列数据。解读这些数据,可以窥见中国汽车业从投资到生产、流通、乃至售后等产业链的运作情况,尽管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诊断了调整态势下车市的脉搏,增强汽车市场平稳运行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将如何发展是入世之初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1年后的今天,中国客车业如整个汽车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将如何发展是入世之初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1年后的今天,中国客车业如整个汽车业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洋 《时代汽车》2005,(4):18-21
2005年3月4日,倍受中外媒体关注的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被誉为中国汽车业少帅、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神龙公司总经理刘卫东,带着中国汽车人的期望,出席盛会,他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余伟 《上海汽车》2006,(10):27-29
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把汽车业的发展划分为KD、OEM、自主生产、发展品牌、制定行业标准这五级水平,就中国民族汽车业所处的阶段以及应该采取的发展措施提出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产业前景预测与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整个中国汽车业的发展现状入手,预测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前景,主要阐述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下,国内汽车企业在入世几年后的今天,尤其是2005年底关税壁垒几近消失的情况下寻求发展路径和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业与国际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