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针对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的不足,通过对三种SBS改性沥青低温测力延度试验以及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并采用灰熵分析法对测力延度参数(F1-Fz)/(F0-Fz)、W2/W1、D1/Fz和D/Fmax与混合料低温抗裂能力的影响程度显著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测力延度参数(F1-Fz)/(F0-Fz)和W2/W1对沥青混合料的应变能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建议采用(F1-Fz)/(F0-Fz)和W2/W1作为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吴超 《公路》2006,(1):175-178
与基质沥青相比,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更加复杂,因此,选用更合适的评价指标是必要的。采用测力延度试验,本文分析了不同SBS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不同改性剂掺量下的性能变化特点。选用柔量D/FZ,应力差值比(F1-FZ)/(F0-FZ)和能量比W2/W1作为评价指标并加以阐述,以更有效地评价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沥青测力延度仪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测力延度的大量试验,分析了基质沥青、改性沥青的拉伸特性机理,说明了测力延度是评价沥青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在SBS改性沥青中分别添加LDPE、HDPE和VPE共3种PE改性剂,在对复合改性沥青老化性能试验中发现通过TFOT和PAV老化后的复合改性沥青常规评价指标存在不足,故采用测力延度试验来分析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通过对不同沥青的最大拉力、断裂拉力、断裂延度、韧性特征阶段斜率(BC段)、韧性特征阶段拉力值与延度所围面积等分析,结果表明:5种不同沥青中SBS与LDPE复合改性沥青老化后的韧性最高,且采用韧性特征阶段拉力值与延度所围面积分析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测力延度试验以及韧性比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测力延度试验(以下简称FDT试验),对多种SBR改性沥青进行低温性能研究,将韧性比RT/V同延度、拉伸柔度、屈服应变能、SBR当量劲度等沥青性能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其拉伸机理采用断裂力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韧性比RT/V越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越好,反之低温性能越差;而且RV/E与BBR试验的m值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而验证了测力延度试验方法的可行性,也说明采用韧性比作为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温度的室内薄膜烘箱试验对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对老化前后的改性沥青进行常规试验、动态剪切试验(DSR)、弯曲蠕变劲度试验(BBR)、测力延度试验(FDT)等,分析不同性质指标与老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改变SBS掺量来探究SBS含量对沥青性质的影响并与老化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指标、车辙因子、峰值力、拉伸柔量和屈服应变能等与老化作用和SBS含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法区分二者作用机理的差异;BBR试验和韧性比指标可以有效区分老化温度和SBS含量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且韧性比与m值之间具有很好的关联性,证明了利用测力延度试验评价SBS改性沥青老化特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刘夕曦  徐鹏 《中外公路》2019,39(3):221-225
明色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是决定其耐久性能的关键指标。基于测力延度试验、常规性能试验及显微分析,并结合明色沥青的配方组成,分析了沥青在低温下的应力、应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树脂用量的增加,提高了沥青的最大拉应力、屈服应变能及基质沥青当量劲度等指标,增加了沥青的脆性;而改性剂的加入增加了沥青的延度,降低了弹性比,改善了沥青的柔性和韧性;测力延度指标相比常规指标,更能反映明色沥青的低温性能变化。通过测力延度的相关指标控制明色沥青配方,对改善明色沥青的低温性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70#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比例的天然岩沥青得到改性沥青,低温延度试验结果显示其延度几乎为0,通过对低温延度断裂力测试,表明断裂力越大低温延展性越差;通过不同掺量岩沥青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对比试验,并结合沥青胶结料评价结果,认为6%~8%掺量范围内的岩沥青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及水稳定性能,适用于目前路面结构中面层,可以得到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当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基质沥青、改性剂、抽出油、稳定剂、多聚磷酸(P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原材料,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高速剪切机制备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通过基本沥青技术指标试验,探讨了PPA、DBP对其基本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1)多聚磷酸对多聚磷酸复配SBS改性沥青影响最大,SBS对其影响次之,抽出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为次要因素。(2)DBP是影响老化后低温延度最显著的因素,而SBS对老化后的低温延度影响较小,DBP可以改善复配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3)选择3.5%的SBS,1%的PPA,1%的DBP,2%的抽出油最优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组合。  相似文献   

10.
沥青老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在高温、氧化和水的作用下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及化学变化产生老化,进而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通过试验分析了沥青结合料在高温、氧化、水等作用下的老化性能,用DSC热分析法探讨了沥青氧化影响老化的机理,结果表明沥青的老化随高温程度、氧、水的作用而加深。文章还研究了沥青老化时测力延度指标的变化,其结果对评价改性沥青老化性能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建立SBS改性沥青在老化过程中性能衰变的非线性预测方程,通过薄膜烘箱试验验证了预测方程的可靠性,基于预测方程分析了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中性能指标的变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方程x(t)=(Lx0)/[1+(L-1)e-rt]可用以预测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在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的变化速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延度指标在老化初期的变化速率下降最快;可通过建立宏观性能指标与红外光谱a1700/a1600的关系方程,进行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的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对胶粉进行脱硫降解,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脱硫橡胶改性沥青改性剂制备工艺关键参数;通过三大指标及高温剪切流变试验,分析脱硫橡胶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并掺加SBS探究其对脱硫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制备工艺参数为裂解催化剂2.6 %、酸化油30.0 %、挤出温度290 ℃;脱硫橡胶沥青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显著,最优掺量为20.0 %时,改性沥青软化点及5 ℃延度均显著增大,同时黏度较低,工作性能良好;脱硫橡胶可提高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降低相位角,改善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SBS的掺入提高了脱硫橡胶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改善了改性沥青的短期抗老化性能和弹性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和紫外线老化试验,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粘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线老化对重交通道路沥青、SB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都有影响,但是相同条件的紫外线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有限样本条件下得到高黏改性剂优选基质沥青的控制指标,对境内外2种高黏改性剂与4种常用基质沥青进行配伍性试验,并以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60℃动力黏度及170℃布氏黏度为控制指标,从而得出配伍性最佳的基质沥青,然后分别对每种基质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全套常规性能试验和不同老化程度的温度扫描、频率扫描等流...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与路面开裂状况之间关系,是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为解决传统小梁弯曲试验同现场开裂相关度不高的问题,针对现场不同裂缝间距段落的芯样,引入半圆弯曲试验(SCB)开展混合料低温断裂与抽提沥青BBR试验研究,建立沥青路面开裂间距与沥青混合料断裂能、断裂韧性、劲度模量等指标的关系。从SCB与BBR对比试验可得出结论:改进后的SCB试验能真实反映吉林地区沥青路面实际低温开裂状况;提出了寒区沥青路面低温开裂判定标准;并通过断裂能及断裂韧性等指标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SCB试验的断裂能作为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研究成果丰富了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为完善沥青路面低温抗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first,three kinds of modified binder were chosen as original,thin film aging and pressure aging samples for customary index test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 test at -12 ℃ to evaluate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hese modified binders Then,evaluation of the low-temperature anti?crack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kinds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 was made by thermal stress restrained sample test (TSRST) At the sam e time,the result of abovementioned TSRST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SRST result of  samples of the porous asphalt mixtures after long?term aging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ging on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SRST result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s coincides with creep stiffnesses of BBR test of modified binders; (2) the fracture temperatures of the porous asphalt mixtures increase and their fracture stresses decrease after aging; (3) the fracture stresses of porous asphalt mixtures are just one-third of those of dense?gradation asphalt mixtures while the fracture temperatures almost the sam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ir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are almost the same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铺筑过程中存在的耗能高、有害气体排放量大的问题,对SBS改性沥青采用降黏剂,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施工温度,然后掺入适量硅藻土.依据正交原理,以针入度、135℃黏度、软化点、延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室内试验选择两种性能较优的温拌硅藻土-SBS复合改性沥青,并依据黏温曲线确定加热温度.同时,与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