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研究,提出软弱地基低矮路堤采用无梁板桩柱结构,保证结构可适应有碴及无碴轨道,达到结构沉降可控,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目的。 研究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和规定,分析了既有特殊路基和桥梁结构工程,研究了各种构造的优缺点,针对客专拟定可直接用于工程的软弱地基低矮路堤的无梁板式桩柱结构设计参数,采用空间计算模型分析该结构在静力和动力情况下的各项性能指标。 研究结果:经静力检算该结构板内力及应力均较小,支撑无梁板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行,结构设计按构造布设钢筋即可。经车线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该结构可以满足高速行驶列车安全、平稳、舒适性的要求。 研究结论:无梁板桩柱作为软弱地基低矮路堤结构可以满足有碴或无碴轨道结构的要求,工程沉降达到可控,技术成熟,施工不必碾压路基,简化了施工环节,方便、环保、节约土地,它的推广应用必将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铁路黄土高路堤地基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对沉降的要求非常严格,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高路堤地段如何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是一个新课题。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洛阳南站内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的设计方案、计算理论及现场沉降测试,对采用CFG桩联合水泥挤密桩处理客运专线铁路黄土高路堤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客运专线铁路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成果可供同类客运专线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CFG桩加固客运专线铁路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CFG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分析CFG桩施工过程中易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施工改进措施和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CFG桩复合地基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铁路穿越不良地质时,常常要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加以解决,以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尤其是客运专线铁路.CFG桩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处理路基基底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满足工后沉降及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本文着重研究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结论:经过路基填筑、工后沉降评估、无砟轨道施工和一年多的观测验证,只要严格按照复合地基的原则处理,严格控制工艺过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后的路基工程沉降量完全可以达到设计标准,实现路、桥、隧标准要求的铁路轨道线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典型断面变形、应力监测方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身压缩量、不同深度范围内桩间土压缩量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了路基填筑、停载、超载预压、超载卸除等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发展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变形并不协调,其变形差随着复合地基中应力不断调整而逐步减小;基于复合地基压缩变形的93.4%发生在CFG桩加固深度内,准确计算加固区沉降是提高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动力有限元数值分析为手段,研究和探讨了低路堤CFG桩不同垫层结构形式的动力响应.在相同的CFG桩设计参数条件下,不同垫层刚度对路基面及地基面的动位移幅值、动应力分布扩散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比较研究后认为,从CFG桩复合地基的动力性能上考察,刚性垫层优于半刚性垫层,半刚性垫层又优于柔性垫层.  相似文献   

7.
现浇薄壁筒桩作为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的新技术,首次应用于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本文通过现浇薄壁筒桩在甬台温铁路台州站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工程应用,重点就其技术原理、施工方法、质量检验、经济技术分析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文中指出长螺旋施工CFG桩工艺在新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XXTJV标已成功应用,并提出了施工时的控制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福厦铁路软土路基的加固,介绍CFG桩在软土路基中应用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施工中技术要点、质量检验要求。通过质量检验结果说明,CFG桩地基加固方案在铁路客运专线软土路基工程中是值得推广的软土路基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提出铁路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有动力性能、轨道平顺性等特殊要求;桥梁结构对梁体变形、桥墩台横向水平刚度、基础的工后沉降有更为严格的控制;常用跨度桥式一般有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刚架桥及组合结构桥4种;连续梁或简支梁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桥梁施工可选用预制架设法、原位膺架现浇、移动模架及先简支后连续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铁路承台板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客运专线铁路承台板设计中的问题出发,结合我国铁路承台板设计的思路,提出当前承台板设计应考虑刚性承台板的判定标准、承台板厚度的确定以及承台板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等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供客运专线承台板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中间柱预配计算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客运专线腕臂预配计算受国外公司软件(CAN-DROP)制约,为打破国外公司对接触网预配计算软件的垄断,彻底解决接触网腕臂预配计算制约工程进度的问题,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相关设计文件和现行规范及与国外公司的沟通交流,根据三角函数、接触网受力平衡原理和现场施工实施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比,找出了接触网中间柱预配计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铁路客运专线由于设计列车运行时度超过200 km以上,对路堤、路堑以及各种构造物的过渡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客运专线各种过渡段的施工进行了一些技术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螺旋法CFG桩在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长螺旋法CFG桩在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方法:通过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大面积CFG桩应用于松软土复合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从施工方法选择,工艺流程设计,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对长螺旋法CFG桩施工在客运专线铁路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应用研究。 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常用CFG桩施工机械的性能、适宜地质条件、成桩质量及对相邻桩的影响程度等因素,以及长螺旋钻机成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工艺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承载力和设计变形值要求,能较好地控制工后沉降,加固效果明显,经济可行。 研究结论:长螺旋法CFG桩施工适用于客运专线复合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地裂缝场地铁路客运专线路堤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途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该3块盆地孕育有若干地裂缝。为了分析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地裂缝场地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动车荷载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和无地裂缝场地路堤的动力响应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地裂缝场地路堤的动位移和速度较无地裂缝场地大;地裂缝场地动应力在埋深7~11 m处发生了突变;上、下盘的主要影响范围内分别为6 m和3 m。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经验可循.以某一铁路客运专线试验段工程为例,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与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分析计算、控制路基沉降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宽  潘强  王振 《铁道建筑》2012,(8):78-81
哈大客运专线新营口站修建于东部沿海深厚软土地层中,对路基沉降控制极其严格,因此,对CFG桩结合MIP桩处理的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进行研究,对路基沉降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新营口站为试验段,布置液位沉降计、单点沉降计及剖面沉降管综合测试复合地基的沉降。试验结果表明:各阶段的沉降,路基中心线处最大,右线中心线处次之,右路肩线处最小。通过钢筋混凝土板的刚性调节作用,桩土沉降差较小。路基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和堆载预压期间,复合地基的沉降主要来自下卧层的压缩量。深厚软土地层中采用CFG桩结合MIP桩处理后地基的工后沉降值<15 mm,满足客运专线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不带桩帽悬浮式、不带桩帽支承式、带桩帽悬浮式、带桩帽支承式4种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填土柔性荷载下的沉降和桩身应力分布规律。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均表明:设置桩帽和支承式CFG桩均可以明显减小复合地基的沉降,复合地基沉降大小不仅取决于桩间土的承载力,而且桩端持力层土的性质也起很大作用;坚硬下卧层的存在可以让桩体分担更多的荷载,使得桩体承载力在全桩长范围内得到发挥,桩端应力值增大;桩帽的设置使得桩身应力值有所增大但不如下卧层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客运专线建设实践,以铁路客运专线所采用的桥梁新结构及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梁、装配式双向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钢筋混凝土刚构连续梁、钢与混凝土结合连续梁等新型桥梁结构的特点和施工要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桥梁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对今后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借鉴作用,并对今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HEWLETT极限状态土拱效应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拉膜效应的分析,推导出路堤下带帽控沉疏桩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实例表明,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最后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效果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