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运     
《中国海事》2011,(10):80-80
《运河通航标准》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为规范运河建设和管理要求,保证运河通航能力,交通运输部发布《运河通航标准》,LZ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运河通航标准》完善了《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限制性航道的技术规定,首次对运河提出了具体的通航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国港口》2016,(Z1):73-78
虽然未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名录,但作为运河主角的舟船依然是运河研究和运河遗产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舟船均为木质且在水中航行,难以长久保存,所以有关运河舟船的资料更多有赖于考古发掘。目前,我国与运河舟船相关的考古资料无论地域分布、时间范围,还是所涉及运河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已经十分丰富齐备。  相似文献   

3.
王栋 《航海技术》2020,(1):15-17
笔者曾担任2艘新造新型自航半潜船首任船长,首次引领船舶经过苏伊士运河(以下简称"运河"),根据新造船首次经过运河的经历及最新版《苏伊士运河规则》,结合自航半潜船的操纵特性,总结自航半潜船首次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不同要求及注意事项,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苏伊士运河(以下简称运河)管理局再次提高运河通行费率,集装箱船通行费率上涨约2%,这是继2012年3月运河通行费率上涨3%后的连续第二年上涨。在当前航运市场低迷、大量船公司亏损的情况下,运河费用连年上涨对船公司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运河在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国内外水运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全新构想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湘粤大运河,提出了5条线路方案构想,研究认为通过枢纽渠化、船闸、升船机、运河及运河隧道、通航补水等一系列综合工程措施,从技术上分析粤湘运河是具有可能性的。湘粤运河联通长江、珠江两大经济带,其意义非凡。本文提出湘粤运河构想作为起点,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共绘湘粤运河美好蓝图,为我国运河的规划建设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适合江汉运河开发的模式,进一步提升运河综合效益,在阐述江汉运河航运、生态文化旅游、水利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运河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江汉运河综合开发模式。针对综合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推进新型船舶研发应用、加快汉江航道整治建设、尽快完成江汉航线开发、加强江汉运河沿线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绿色生态航运建设、推动运河周边旅游发展、促进航运与水利协同发展、搭建综合信息平台等8项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有:强化政策支持、加强部门合作、创新融资机制、创新调度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即将开通尼加拉瓜运河的相关信息,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巴拿马运河与之进行比较,得出建设尼加拉瓜运河项目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研究运河开通后对干散货、油品、集装箱等海上运输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运河的开通仅是影响世界海运格局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明樑 《集装箱化》2012,23(6):19-21
巴拿马运河(以下简称运河)现有2组船闸,可日夜双向通行。据运河《进港指南》介绍,运河目前可接纳的最大集装箱船舶船长294.1m,船宽32.6m,最大吃水(淡水)12.0m。近年来,随着远东—美东航线贸易量的增长,运河日益不堪重负,尤其在旺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1日起,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上涨了3%,而通行费的计收则与《苏伊士运河专用吨位证书》(下简称《证书》)密切相关。本文就正确解读《证书》节省过运河费用进行论述,期待探讨、指正。1《证书》的概述《证书》是过运河必备的文件,通常由船东提出申请,经苏伊士运河当局授权或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核算吨位及签发。《证书》上除了船名、呼号、登记港口、船舶主要尺度外,最重要的数据是苏伊士运河总吨和运河净吨(下称总吨和净吨),净吨是收"过河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加升 《中国水运》2006,4(6):14-15
杭州的发展离不开西湖、湿地和运河,在继续开发西湖和湿地的基础上,如何开发运河,已经成为杭州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运河的历史、现状着眼,把运河与世界著名的法国塞纳河进行比较,论述了运河今后水上旅游的趋势和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2012年3月1日起,苏伊士运河的船舶基本通行费、甲板集装箱层高附加费的费率上涨了(下称新费率),其对船舶过运河的成本有何影响?船东如何应对?本文将通过对新费率的分析解读,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本文中的运河指苏伊士运河(简称运河),净吨指船舶苏伊士运河净吨(简称净吨),船舶指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苏伊士运河的概况,并分析了过运河的准备和手续,又进一步阐明了北上和南下船舶通过运河的基本方法,最后总结了过运河的体会和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京杭运河苏北段实现航道现代化是苏北运河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航道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之一就是实现航道的信息化建设,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工程信息化建设光缆工程沿运河堤岸敷设光缆,连接运河沿线15个基层单位,最后汇集至苏北运河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建成后,将彻底缓解苏北航务管理处至基层单位通信带宽"瓶颈"问题,为实现苏北运河航道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了解江汉运河未来货运量,通过对江汉运河的通航条件、货运量、船舶运力的分析,对江汉运河为期3个季度的货运量和为期数年的中长期货运量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论是:预计至2020年,江汉运河货运量在260万t至420万t之间,江汉运河水运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5.
我轮船长180m,船宽30.50m,满载排水量50003t,过运河时最大吃水6.80m,于6月份经多佛尔海峡通过基尔运河(下称运河)到波罗的海圣彼得堡港。现据自己过运河的经历、引航员的介绍以及参考有关运河的资料将我轮东进通过运河的经过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简介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希望对初过运河者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中国大运河标志性文化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扬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代表作。建设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是主动策应运河申遗的标志性成果,是策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载体。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是以淮扬运河为主轴、以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址、园林、美食、文化产业园、创意文化园等为载体,以文化与经济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带,具有生态湿地型、盐运漕运型、古城文化型、江淮风情型的重要特色。建设淮扬运河文化产业带,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高科技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全力打造以运河为中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运河水上黄金旅游线的开通对运河的通航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如何加强对运河市区段通航安全的管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江汉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2016年,湖北省江汉运河航道管理处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课题组,对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实地走访了长江和汉江辐射区域主要节点城市的港航海事部门、典型船公司和货主企业,对江汉运河船舶过闸数据进行了研究,于2016年10月28日形成江汉运河船舶运输组织模式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5日,经过11个月的扩建,已经有145年历史的埃及苏伊士今驶入了第一艘货船进行通过测试。该运河扩建工程耗资八十亿美元,由军方负责动工。运河下个月开始正式开放,此次船舶通行为新运河的测试运行。埃及总统法塔赫希望拓宽后的运河可以帮助促进亚欧最快航线的贸易往来。运河预计将在今年8月6号正式开放。法塔赫表示,他希望这条运河成为埃及的民族骄傲,并且可以降低两位数的失业率。埃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对江汉运河通航现状分析提取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求解得到江汉运河通航安全评价值,并针对江汉运河通航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