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传统汽车悬架系统无法提供良好的减振性能,应用新型电控技术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日益完善。介绍了目前汽车悬 架系统的发展,评价了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这4种以现代控制理论为核心的悬架系统电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装置,对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等多种使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被动悬架将被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而取代。文章简要介绍了这三种悬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主动悬架的五种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3.
汽车悬架系统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架是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总成,传统汽车悬架无法在各种变化的行驶条件下提供良好的减振性能。本文介绍并评价了几种以现代控制理论为核心的悬架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对车辆性能及行驶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液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快的发展,以及传感器、微处理器等电液控制元件越来越精的制造技术,共同催生了汽车主动悬架。所谓汽车主动悬架,即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的路面、工况和载荷等情况来控制自身工作状态,使车辆的整体行驶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非线性半主动悬架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以农  郑玲 《汽车工程》2004,26(5):600-604,628
考虑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和悬架弹性元件非线性特性,建立车辆6自由度的半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结构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来研究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非线性控制问题,并考虑半车模型前后悬架的输入时滞,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方法能够使人体和车身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都得到很大的衰减,证实这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可大大减少路面对车身的振动冲击,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悬架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现代汽车悬架,要求其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平顺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匹配。但是传统被动悬架,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道路和速度下达到最优折衷。为此,开发研制了各种悬架控制技术和方案。介绍了半被动、半主动、慢全主动、全主动四种悬架控制方案和应用,并作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传统半主动悬架的设计是先设计其结构参数后设计其控制器参数,这样易造成系统失去全局最优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LQG控制的集成优化半主动悬架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对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具有较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可切换半主动悬架的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提高乘坐舒适性而不损害行车安全性作为汽车可切换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的出发点,根据悬架设计中乘法舒适性与行驶安全性相互矛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汽车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悬架限带I_了汽车性能的提高。通过采用电子技术实现汽车悬架的控制,既能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又能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近年来,人们不断开发适应各种行驶工况的最优悬架控制系统。在车辆,尤其是高档车中,相继出现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各种电子控制悬架系统。随之而来的电控悬架的维修也进入我们日常的检修范围。本文以LS400-UCF10为例介绍汽车电控悬架的检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主动控制悬架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动控制悬架有使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纵安全性得到改善,本简要地介绍了国外汽车主动控制悬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给出了流量控制型和压力控制型两种控制方式的简图;阐述压力控制型主动悬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天棚阻尼器控制、最优控制、预见控制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1/4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以天棚阻尼半主动悬架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半主动悬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包括可调前置控制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两个部分。推导了自适应控制律与相应的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于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鲁棒特性。自适应控制器不仅明显降低了车身加速度,提高了平顺性,同时也使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获得了改善,悬架动变形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汽车主动悬架的微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代汽车的悬架,要求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平顺和稳定性的最佳匹配。本文介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种主动空气悬架的微机控制系统,并着重研究该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可控悬架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架是车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根据汽车行驶的路面、工况和载荷等情况来控制自身工作状态,使汽车的整体行驶性能达到最佳的可控悬架系统得到了关注和发展,文中对不同悬架系统的原理和发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邱泉 《汽车电器》2022,(12):29-32
针对空气悬架系统中车高与阻尼难以协同的问题,基于整车的悬架力和智能体理论,设计一种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的协同控制方法,以实现整车悬架力的有效分配。基于Simulink仿真,来验证所提出的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协同控制方法,证明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对悬架系统并存着两项相反的要求,既要求它使车辆具有如弹簧般的乘坐舒适性,又要求它能保证车辆操纵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悬架系统的这两项性能,现代汽车开始采用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主动悬架系统的连续模糊控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余强  魏朗 《汽车技术》1999,(1):9-12
在主动悬架系统中,动力装置的控制非常重要。为了能在利用较少的状态量作为反馈信号的条件下达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宜采用连续模型控制方法来实现主动悬架动力装置的控制。模拟计算表明, 该方法可使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同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汽车最早应用的是被动悬架,悬架是汽车行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被动悬架应用广泛,通过计算机建模,并建立微分方程,利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知识,建立二自由度悬架模型的仿真模拟图。分析了悬架在随机输入情况下的悬架动行程、轮胎动位移。仿真出频率函数响应结果曲线。在计算机的模拟与仿真下,对被动悬架有了更深的了解,为进一步工程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五自由度汽车振动系统模型,以CA1026LF轻型货车为对象,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悬架非线性弹性特性对纵向角振动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方案并研制出具有非线性一特性的扭杆悬架控制机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可明显减小汽车制动工况下的纵向角振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一些进口高档轿车装备了电子控制的悬架系统。汽车电子悬架的故障与传感器、执行元件和电子控制单元有关。本文介绍了电子悬架检修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研究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在汽车主动式悬架系统控制定律设计中的应用。文中对路面输入用理想白噪声和限带白噪声进行模拟,并重点探讨了满载和限态情况下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定律,从而为汽车主动县架系统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