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聚四氟乙烯产品应用于铁路日趋增加。聚四氟乙烯塑料(俗称塑料王)是高分子的聚合物,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新型塑料,加入辅助剂后,更具有耐磨和弹性好的优点。在一般温度下性质稳定,无毒,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和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解物,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温度、压力)所产生的种类和数量亦不一样。铁路应用其聚四氟乙烯加工生产机车密封垫圈及其部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热解出有机氟气体,为了及时了解加工车间空气中的浓度,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给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国外有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厂生产的ZQDR—410牵引电动机和ZQ—700牵引电动机的刷杆,其聚四氟乙烯套管均采用加热套于已压制成型的酚醛玻璃纤维压塑料的刷杆上。这种结构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刷杆的电气性能,但其整体性和密封性还不能满足机车长期运行的要求,因为这种结构和工艺不可避免会造成压塑料和聚四氟乙烯套管之间的间隙,间隙的存在将成为灰尘、碳粉的隐蔽处,而且无法清理,使保养十分困难,此间隙也成为受潮吸湿的捷径,因而随着运行公里的增加,运行时间的延长,绝缘  相似文献   

3.
塑料按用途分为通用塑料如聚氯乙烯和工程塑料如聚四氟乙烯二类,每一类按性能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聚氯乙烯,简称PVC,是30年代出现的产品。是发展得最早的一种通用塑料,它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耐水、酸、碱;易于加工、染色;透明性好。由于PVC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一直在世界上保持产量、销售量最大的地位,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聚四氟乙烯,简称PTFE,是40年代首先由美国试制成功,是尖端科学和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工程塑料,其优点是可在-250~ 260℃范围内使用;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较高温度下,也不与强酸、强碱起作用);优异的电绝绿性,异常的润滑性,具有极低的动、静摩擦系数;不燃性;耐大气老化性。当使用或加工温度超过限度时,可引起聚合体热裂化,即所谓热解,产生有害烟雾,可燃和不可燃气体,统称为塑料热解产物,其组分极其复杂,毒性也较大,经常污染环境,不断有中毒病例报告,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和安全。为探讨塑料热解物对人的致病作用,为做好接触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选择产量最大、用途最广,代表性最大的PVC和PTFE热解物的部分文献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铁路机车牵引电动机轴承润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机车牵引电动机轴承脂是根据铁道部1990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合同研制的。自1997年1月起,全面推广使用该脂。文中简介了机车牵引电动机轴承的特点及对润滑脂性能要求;新研制脂的组成、性能特点及其完整的技术条件;推广应用技术经济效果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还对现场普遍关心的混用问题、换脂周期、存贮期限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申屹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Z1):43-45
12V240ZJ6E型柴油机是根据北京二七机车厂开发大功率调车机车的要求而研究设计的新型柴油机.研制工作从1999年至2001年底,历时3年.其间柴油机进行了多项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在大量试验及借鉴国内外机车柴油机先进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一批性能优良的柴油机零部件,柴油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参数达到或优于预定目标值.对12V240ZJ6E型柴油机总体结构、主要特点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等做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6.
电力机车在完成组装后需要做一系列的例行试验来验证机车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文中论述了通过滚动试验台代替传统的机车试运线路来验证机车性能的一种方法,解决了试运线路无法做宽轨机车动态试验、高速跑合试验的问题。通过几种机车的实际验证,滚动试验台能够满足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7.
TB/T2436“铁路机车动车用旋转电机通用技术条件”简介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412001)江慧1概述铁路机车动车上的旋转电机(简称机车电机)是机车的关键部件,有多种规格类型。机车电机的运用条件较一般工业电机苛刻,电机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机车的...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起,白俄罗斯铁路开始运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的БКГ1型电力机车。БКГ1型机车以HXD2系列机车为基础,后者是大同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交通股份公司在Alstom Prima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联合开发的,现运用于法国和摩洛哥。介绍了БКГ1型电力机车的参数、性能及结构。  相似文献   

9.
韶山1型31号机车取消过渡电抗器加装可控过渡硅机组后,为了考查机车和机组性能,于74年7月至12月做了牵引试验,故障运行试验和抗干扰试验。牵引试验一、试验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1、牵引货物列车试验,在静止时的最大牵引力;2、牵引2600吨,在困难区段的爬坡  相似文献   

10.
叶顶康  周建 《资厂科技》2003,(2):1-8,17
资阳厂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2001年联合研制了采用交流传动、柴油机电子喷射以及机车逻辑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大功率电传动干线内燃机车。首台机车DF8BJ001#于2002年1月完成试制,2002年4月到铁科院环形线完成安全评估及性能试验后已经投入郑北段运用考核。本文主要讲述该车的设计目标、主要结构及性能特点、机车试验和运用情况简介以及与DF8B型机车的牵引性能比较,并对该车下一步改进的设想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1.
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发明微型计算机以来,微机因其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而得以迅速发展。微机现已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毫无例外,微机也已应用到机车控制中。象美国的GE、GM公司生产的C39-8型及SD-60型机车上均己采用微机控制。在我国,微机在机车控制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我国与美国GE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的东风_6型内燃机车,其恒功励磁控制及电气故障检测部分是采用微机控制的。这些控制系统在优化机车牵引性能、减少机车维修量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那么微机控  相似文献   

12.
机车电机电器的检修质量直接影响机车工作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PC的机车电机电器综合测试系统,改变了过去人工分散的测试验收方式,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检修质量。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机车转车盘是机务段、机务折返段机车转向的主要设备。本文介绍了我国机车转车盘的使用情况、30m转车盘的结构及性能特点、转车盘的安装与调整、新型30m转车盘(专机5781)设计与工艺的改进,并对《机车转车盘技术条件》中关于验收标准部分,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结构的改进与发展,相应地对润滑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内燃机车工业的发展要求要有与它适应的柴油机油,铁路机车用1#增压柴油机油与ND5柴油机油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机车的要求。1国外铁路机车润滑油使用情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润滑油根据其是否含有抗氧、抗腐、抗磨性能而分为两种类型,即含锌油与非锌油。美国、加拿大、中美、大洋洲、南非及中东、南亚部分国家均用非锌油,欧洲、前苏联、日本及我国等铁路部门均用含锌油。铁路柴机油的命名是按照美国机车维修者协会(LMOA)下设的润滑油与燃油委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有色金属的冶炼、制铝、磷肥、塑料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含氟有害气体产生,因而需要进行环境与生物体内氟的监测。但氟在正常人体及动物体内仅以微量存在,并且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所以要测定人或动物体液、组织内氟化物的含量是比较困难的。多年来,国内外采用蒸馏、电位滴定、微量扩散等多种实验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理想。自一九六六年Frant首先报导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溶液中微量氟离子含量。此法大大简化了实验手续、干扰少、准确度、灵敏度较其他方法高,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国内也开始试制,试用氟电极,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将我们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尿中  相似文献   

16.
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关系到机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是所有机车性能试验中最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根据几年来完成大量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研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TB/T2360-93、GB5599-1995、UIC518-1998等,提出提速机车动力学性能测试及安全性和平稳性评估指标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美国GE和EMD两家公司生产的最新型内燃机车,两种新机车在排放方面均有大幅度改进;与此同时,机车在性能和效率方面也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准。其中,EMD公司的新机车是在原有机车上改进设计的,而GE公司的新机车则是投巨资、历时数年而开发的一种全新机车。  相似文献   

18.
为替换非电气化区间进行干线牵引及货运站调车作业的DE10型和DE11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日本铁路货运公司开发了DD200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该机车于2017年6月完成了样车的试制,在对各种性能进行确认试验后,自2018年6月起在仙台地区投入使用。介绍DD200型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设备及性能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9.
胡鹏程  赵楠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32-134
随着机车检修方式要由定期修向状态修转变,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将作为提供机车检修科学依据的一个重要设备,而被广泛应用到内燃机车上.本文简要叙述了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及其地面管理软件的原理、结构及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SS7C型机车司机控制器级位显示装置的研制目的,对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做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