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分析了砂土液化机理及目前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的研究现状,结合如东地区现场勘察标准贯入试验、剪切波速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建立剪切波速值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之间相关关系,得出剪切波速与静力触探判别砂土液化新公式,并通过剪切波速与静力触探对如东地区砂土液化进行判别,判别结果与《抗震设计规范》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用剪切波速和静力触探判别砂土液化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地震液化判别是为港珠澳大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是为大桥建设服务的。根据英国标准(BS规范),通过初判和详判,详判采用了SPT、CPTU、波速测试判别方法,分别对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砂土进行了液化判别。通过对不同方法得出的液化判别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砂土液化判别的最终结果,并提出处理措施。通过对液化判别的最终结果分析,并与国标液化判别结果对比分析,分析差异,总结规律,为珠江三角洲入海处砂土液化判别提供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地震引起砂土地基液化,对建筑破坏极大,地基液化判别是抗震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分析各国主要规范对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基础上,以海口市某填海工程为例,对挤密砂桩地基处理前后的地基进行液化判别,比较各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乔伟刚  刘健 《水运工程》2015,(7):171-178
沙土液化是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的重要内容,我国港口主要采用基于标准贯入试验的沙土液化判别方法以及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方法,而欧美、非洲及东南亚大多采用Seed简化法以及基于概率与统计分析的估计方法。通过多种液化判别方法的分析,论证其合理性,针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合理运用于水运港口工程抗震作用。  相似文献   

5.
万中喜  祁丽华 《水运工程》2021,(10):363-369
多数海外项目执行欧美标准,欧美砂土液化判别方法跟中国标准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比较复杂,国内大多勘察技术人员对欧美标准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尚掌握不全面、不会正确应用。对照中国水运行业抗震标准,对欧标Eurocode 8和美国Seed简化法砂土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解读。结合工程案例对3种判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与中标的差异,并系统展示了欧美判别标准全貌,包括其原理、判别条件、判别程序、相关特点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欧美判别方法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符合标准和误差允许前提下进行简化,使利用欧美标准判别液化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抗震规范地基土液化判别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时土体液化是港口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都有地基土液化判别的方法。但由于土液化的复杂性,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对液化认识的不同,不同国家规定的液化判别方法也不同。对我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抗震设计规范中地基液化的判别方法及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给出了一个对比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此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该文为第3部分。分析和对比了上述规范中抗震设计时场地类别划分、地基液化判别、动主动土压力和动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对比表明,我国、美国和日本场地土的分类方法相似,但划分的类别数不同。对于地基液化,我国规范通过土的地质年代、黏粒含量和标准贯入击数采用两步判别法进行判别;美国港口设计手册采用地震剪应力方法进行判别;日本的液化判别方法比较复杂,采用土的均匀系数、标准贯入击数、等效加速度和循环三轴试验进行综合判别。对于动土压力计算,各规范都采用经典的物部-冈部公式或以该公式为基础改进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日本《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所述的地基土液化判别的方法,该方法先根据地基土的颗粒分布曲线初步判断土是否液化,然后根据其标准贯入击数和细颗粒(小于0.075mm)含量来进一步判别该土的液化等级。并应用该方法对某国外油罐地基为严重液化。  相似文献   

9.
蔡元治 《港工技术》2012,49(3):36-38
目前在关于砂性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面,国际工程界普遍接受的方法之一是基于Seed简化的修正NCEER判别法,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应用该方法判别砂性土地震液化的工程实例也较多。以某港口项目为例,重点介绍NCEER法的基本原理和对砂性土进行地震液化判别的具体操作步骤,通过对工程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用碎石桩改善砂性土地震液化性能的可行性,提出NCEER法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砂土液化是地基土失稳的诱因之一,本文分析砂土液化原理,目前国内外处理砂土液化的方法,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机理,结合曹妃甸某工程分析碎石桩的密实度与桩间土的密实度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中常使用的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总结得出其判别该类场地砂土液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世界范围内19次大地震106个场地的地基液化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地基液化评价模型建立过程中模糊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引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建立各实测数据点隶属度,模拟数据点在构建液化判别模型的不同作用;并通过LOGISTIC回归将数据点的模糊性映射到液化判别模型,导出液化概率评价方程,建立地基液化概率和液化安全系数的函数关系.预测液化和非液化的可靠性分别达到92.9%和80.2%,为利用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地基液化判别提供了简便、较为准确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海超 《船舶工程》2014,36(S1):210-213
在波浪作用下海底土液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孔压发展变化规律的海底土液化判断准则,开发了地基土液化判别评价系统,研制了地基土液化监测配套装置,并通过现场监测试验与应用证实了整套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张林 《水运工程》2022,(4):172-179
目前国外判别地震液化公式主要是基于Seed和Idriss提出的简化方法,比较循环应力比(CSR)与循环抗力比(CRR)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是否液化.CRR的计算多是利用历史上基于原位试验地震液化数据进行拟合,因此不同学者的拟合公式有较大区别.针对上述区别,选取国外某港口项目的原位试验数据,采用美国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EE...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了砂土液化的机理及影响液化的因素,阐述了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各类建筑工程的抗液化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孔标准贯入试验和30孔静力触探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以粉细砂吹填而成的曹妃甸通岛路工程在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后,从总体上消除了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对用粉细砂填筑工程地震液化可能性的工程改善和判别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天津地区标准贯入试验在液化判别中的简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进行粉土及砂土的液化判别过程中,根据天津地区实际地质及规范规定的条件下,可以最不利条件确定不同深度处的液化判定标贯击数临界值,然后在外业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测标贯击数大于最不利条件下的临界标贯击数时,可直接判定该标贯点粉土或砂土不液化,而不需取扰动土样进行室内颗粒分析试验,这样既满足规范的判定要求,减少室内试验的工作量,同时又能节约勘察成本,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震液化可能性判别分析是对场地稳定性评价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判别砂土液化运用最多的Seed简化法,而目前采用液限法来初步判别地震液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依据哥斯达黎加32号公路改扩建项目,采用液限法初判场地的液化可能性,采用Seed简化法对SPT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综合分析比较,以得到更精准的结论,可为同类抗震设计和处理地基液化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地震液化敏感性通常用抗液化安全系数(FSliq)表示,其计算强烈依赖于原位测试技术.针对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差异性,依托国外集装箱码头项目,采用国内外两种原位测试技术SPT、CPTu,对两个场地地震液化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获取了一致的分析结果,但总体上CPTu分析结果更偏于保守;2)CPTu能...  相似文献   

19.
文中针对辽东湾液化砂土进行研究,结合当地勘察报告、电子图件,进行大量室内外物理力学实验,利用标贯法对营口—盘锦地区进行液化判别、评价分区,并根据砂土液化对研究区工程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地基抗液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国外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国外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据的标准和规范也与国内项目不同。文章采用国外常用的Seed简化法分析液化土在地震力作用的下发生液化的可能性,为工程中判别地基土液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