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下,全球航运、造船业在新世纪初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兴旺,世界造船业,尤其是东北亚的造船业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中日韩造船竞争力出现了新变化,三个国家的造船业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造船业也春回大地、渐入佳境。订单数量猛增,许多造船企业的生产任务排到了2006年。然而,就在人们对我国造船业的美好前景喜上眉梢之际,近一年多来钢材价格飞涨对造船业形成了强烈冲击,让刚刚起飞的中国造船业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下,全球航运、造船业在新世纪初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兴旺,世界造船业,尤其是东北亚的造船业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中日韩造船竞争力出现了新变化,三个国家的造船业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世界造船史,可以称为一部“东移史”。世界造船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几个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在“航运盛世”的推动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有望成为造船业新的“龙头”。造船业正从韩国、日本牵头,中国紧随,向中国牵头,韩日紧随转变,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从“二拖一”到“一拖二”。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奇迹"。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船舶工业把握机遇,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对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王荣生认为:"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与中国船检和造船业同舟共济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6.
全球造船业市场的持续红火让中国造船企业家摩拳擦掌按耐不住,奋力超越日本、韩国的态势此起彼伏。造船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2015年成为世界造船翘楚对中国不再是梦想。中国造船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通往问鼎世界造船强国的征途虽然一片光明,但也将面临重重挑战,尤以船舶配套业滞后为突出。因此,振兴中国造船业还需经历坎坷艰辛,仍要依赖造船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造船业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逐渐形成四极新结构;造船设施的增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世界造船能力过剩日益加剧,企业经营恶化,世界造船业进入低利时代.  相似文献   

8.
世界造船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汝敬 《船艇》2000,(1):8-12
战后,作为传统产业的造船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下,欧洲许多传统造船国走向衰落,而日本造船业以及随后韩国、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造船业迅速发展,使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随着韩国和其它新造船国的兴起,世界  相似文献   

9.
李赪 《中国船检》2011,(8):58-60,119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新接订单量超过中国,重新夺回世界第一位置。中国造船业从造船"大"国变成"强"国,还有一段很艰难的历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造船业的比较优势日趋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造船业该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范围内概述了世界造船市场变化情况,对比介绍了欧美和亚洲造船业的发展趋势及不同特点,在亚洲又重点分析了日本、韩国及中国造船业状况、市场份额、各自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特别指出了中国造船业的潜力和应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造船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通  周宁  李先锋 《江苏船舶》2005,22(4):33-35
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推动了航运市场的迅速发展。随着订船量的高涨,世界造船业开始空前规模的扩张。对世界造船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中国造船业如何能够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快速成长,进行了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徐华 《中国船检》2005,(11):8-11
快速成长的中国造船业再次引来世界的目光,来自日本、欧洲、中国、韩国,美国船舶工业协会及主要造船企业的80余位负责人在金秋十月相聚杭州,纵论世界造船业的现状与未来。第14届JECKU会议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向世人传奏出怎样的旋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20世纪100年间国际造船业发展的历史,分析一下21世纪世界造船产业发展的方向,研究一下中国船舶工业在21世纪发展的趋势,因为只有把中国造船业放在世界造船业这个大格局、大背景来考察,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道路,才能制订比较科学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我在此试图从这一角度,对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及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韩国造船业的市场领先地位已经受到竞争对手中国和日本以及行业不景气的双重打击,在未来很难走出危机。韩国造船业正在承受中日造船业的夹击,日本造船业的成熟技术和中国造船业的低廉价格使韩国面临困境。日本媒体称,韩国造船业即将沉没。去年,作为韩国三大船企的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出现了最严重的赤字。造成严重赤字的原因之一显然是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新船订单量减少。然而,韩国业内人士也要求船厂重视反复低价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当前中国造船在世界造船中心东移的历史机遇中做大做强造船业的具体考量指标,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作一些有所裨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造船     
《中国船检》2004,(1):59-61
我国造船业竞争力提速 中国造船不仅仅单纯地走大吨位、高数量之路,在船舶技术革新上,我国造船业也正在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迅速提升。但是,我们的整体造船水平还落后于日、韩等国,在造船平均周期和船用配套产品质量方面还相对落后。我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世界造船业开始集体"拐弯".中国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韩国由金融机构出面对造船业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日本国土交通省也连续召开专门会议商量未来的发展战略,欧洲也表示将着手研究今后造船业发展的新政策.  相似文献   

18.
造船     
《中国船检》2006,(8):64-66
韩国造船业未来20年仍领跑国际市场,美国船企呼吁增加军舰采购预算,越南投巨资发展造船工业,2010年中国造船业有望世界第一,大船重工手持订单跃居世界第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20.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5,(12):34-37
设计被誉为造船之母,对造船业的发展举足轻重。近几年,虽然中国造船业发展让世界造船界惊诧,但囿于设计,难以振翮高飞。随着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JBP)”和“油轮结构共同规范(JTP)”的即将实施,船舶设计领域亦将面临重新洗牌。这对世界造船业尤其是中国造船业而言,是一个赶超日韩的大好时机。显然,船舶设计之门,已悄然洞开,谁先进去,谁就将先攫取到造船财富。对此,中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