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介绍碎石化技术原理的同时,重点对碎石化施工代表机械多锤头破碎机的工作装置进行研究.利用Pro/E软件,对多锤头破碎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方案进行三维仿真和模拟运动分析,再进行实际设计和生产,经过试验和检测分析其破碎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泥路面碎石化是将旧水泥路面进行离散化处置的施工工艺。目前常用的路面破碎工艺有多锤头冲击破碎和共振破碎两种。为了探讨两种工艺的差异性及适用条件,本文对两种破碎工艺采用的设备、原理以及破碎层性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对采用高幅低频的冲击力来进行板块破碎的多锤头破碎过程应用波动理论来分析,对使破碎设备产生与旧水泥混凝土面板自身的固有频率一致的振动频率而使两者共振,从而使路面破碎的共振碎石化则是采用共振理论来分析;以上两种工艺的破碎层性质的统计结果表明,共振破碎的各层平均粒径远小于多锤头破碎;而其平均弯沉值和顶面回弹模量均大于多锤头破碎。  相似文献   

3.
冲击压实与MHB类设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常规方式处理破坏严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存在效率低、费用高的缺点,目前我国逐渐采用冲击压实设备进行破碎的工艺,山东省公路局近年又引进了MHB(Multiple HeadBreaker,多锤头破碎机)类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Rubblization)设备。本文主要从破碎效果对2种设备进行对比,通过2种工艺破碎后表面回弹弯沉及回弹模量等测试数据,分析2种工艺处治后结构层表面的强度变异性。结果显示,MHB设备破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更好的强度均匀性,可以作为新加铺路面的基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多锤头破碎机(MHB)在旧水泥路面改建中的适用性,考虑材料的弹塑性,拟定板中、板角和纵横接缝中部四种典型荷载位置,在MHB锤击作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基层、路基和盖板涵的受力特征。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结合路面基层抗拉强度分析、路基抗剪强度分析和盖板涵的安全深度分析,确定了MHB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旧水泥砼路面碎石化改造的合理路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锤头破碎机破碎旧水泥砼路面,铺筑试验路段,用FWD分别检测基准段和试验段路面结构,用类比法对比这两个路段的弯沉盆参数,评价了试验段各路面结构整体强度,优化出的路面结构用于指导后续工程路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机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0引言碎石化技术是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水泥路面,俗称白色路面)破碎成一般小于38cm的混凝土颗粒,产生一个新铺的均匀基层,从而防止沥青面层出现反射裂缝。碎石化技术通过专用的机械设备对水泥混凝土板块进行击碎处理,并通过碾压等工序使水泥混凝土板块成为新的水泥混凝土颗粒,组成相对松散、强度相对均匀的结构层。利用其作为基层,消除了在不破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可能出现的反射裂缝,提高了加铺后新路面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本文将简单介绍水泥路面改造中用到的门刀式破碎机、多锤头破碎机和共振式破碎机。1门刀式破碎机1.1结构与工作原理门刀式破碎机(Guillotine Breaker)如图1所示,是一种专用的破碎设备。该设备装配有宽度至少为2.4m板式冲击锤,锤头重量5t,冲击锤提升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水泥路面横向打裂,相当于用2m宽的大钢板举升起来自由落下,将旧路面切断成60cm长的短板,以消除因温度或错台而引,起的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冲击能量非常大。其锤头的提升高度可以调节,以能使混凝土板块打裂为度,最大提升高度为270cm,最大锤击次数为35次/min,最大移动速度为24m/min。对打...  相似文献   

7.
旧水泥砼路面多锤头碎石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旧水泥砼路面多锤头破碎处治综合利用技术的特点、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碎石化处治技术特点、破碎后强度形成机理及施工注意事项,并结合实体工程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碎石化处治技术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处理后,旧板仍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作为新铺沥青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碎石化技术能够较彻底地解决反射裂缝问题,同时可以原位利用旧水泥砼板.  相似文献   

8.
1、工作原理石料进入破碎机腔后,受到高速旋转的锤头冲击作用而破碎,破碎了的碎石从旋转中的锤头处获得动能,高速度地冲向机壳内壁和筛条;与此同时,还受到碎石间相互撞击的破碎作用。小于筛条间隙的石粒,从间隙中排出,大于筛条间隙的石粒再次经锤头的锺击、研磨、挤压而破碎,直至达到尺寸后自行排出。 2、结构特点筛条设计成对称型,具有四个工作位置,不仅能左右换向,而且能上下换向,比同类型破碎机增加两个工作位置,因而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转盘上设计成三排肖孔,锤子可以三节伸长,比同类型破碎机多了两个工作位置,以利于锤头磨损后调整继续使用,不但节约了材料、经费,耐用度也提高一倍以上。与同类破碎机相比,锤头的圆周速度降低1/2—1/3,这样,锤子、筛条的寿命也提高一倍以上。该机结构简单、布置合理,使用维修方便,生产率高。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多锤头碎石化设备,提出了多锤头碎石化技术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控制要求,并对多锤头破碎技术在混凝土路面改造破碎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可为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绍兴市在干线公路路面专项整治中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多锤头碎石化和镐头机破碎技术施工方法,并对两种破碎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测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105国道吉安段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对比分析了基于FWD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通过FWD逐板实测弯沉后进行判别,并与用灌浆量判别脱空板的个数相比较,结果表明截距法相对效果较好。选择三段脱空较严重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板底压浆方式进行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沥青稳定基层模量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乐  陈静云  王凯 《路基工程》2010,(1):123-125
为优化路面结构,针对不同的沥青稳定基层模量以及不同的结构层厚度等的路面结构组合,应用理论方法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沥青稳定基层的层底拉应变、土基顶压应变、表面剪应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基层模量有利于降低基层底和土基顶的应变,较厚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并不会增加车辙的危险性,增加底基层厚度能降低基层层底拉应变和表面弯沉,增加土基模量能减小表面弯沉。结果为柔性基层路面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博 《路基工程》2014,(4):78-81
路基设计参数对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十分重要。通过合理考虑不同季节路基回弹模量对路表弯沉值的影响,提出考虑季节变化的路基有效回弹模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路基强度状况调查,根据不同交通等级下,不同路基回弹模量对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提出路基强度等级分类标准。研究结果能够在保证路基承载力的情况下,提高设计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掌握路面覆盖效应下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了强蒸发地区的路基温度场影响因素,以强蒸发地区路基温度场一年多的跟踪观测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强蒸发地区路面覆盖效应下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不同深度温度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大气温度对路基温度场影响深度≤90 cm,且在该深度范围内呈非线性传递;路面覆盖效应导致温度在路面底部聚集。  相似文献   

15.
重载作用下典型路面结构动态响应数据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试验路埋设沥青应变仪、温度场传感器等路面响应监测设备,采集了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不同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动态应变响应,分析了动态应变响应特征和应变响应与路面温度、轴载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结构的沥青层底最大应变值,构建了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应变响应预估模型,揭示了不同路面结构在重载及温度耦合作用下的沥青层底动态应变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载的增加、路面温度的升高,沥青层底最大拉应变增大;不同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应变响应变化与其结构组合、交通荷载及环境因素有关,表现出一定的重载和温度敏感性差异;在对比的结构中,组合式基层结构比永久性路面结构具有更小的沥青层底拉应变,传统半刚性基层结构在重载和较高路面温度下具有较大的沥青层底应变响应。  相似文献   

16.
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在不同层间接触情况下加铺层的受力及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加铺层板底弯沉盆形状系数计算出层间结合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系数能很好地反映双层道面之间的层间结合程度,当层间结合程度不良时会导致加铺层弯沉值及板底应力变大,且距飞机轮载越近,其影响程度越大。因此,在进行机场道面加铺层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过程的加热效率,采取对试件进行热传导试验及FLUENT有限元仿真的方法,以不同厚度但配比及密实度相同的沥青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热传导试验装置,测量试件上下表面温度并计算导热系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建立热传导温度场,对试验过程进行验证。试验和仿真的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但配比及密实度相同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基本相同,试件厚度显著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底层加热温度,耙松改变路面结构后,热量更容易渗透到路面底层,从而提高热再生加热效率并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8.
重载交通下不同基层类型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标准,参考实际沥青路面结构,选取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如结构层厚度、模量和泊松比等,采用BISAR3.0路面力学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不同基层类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内部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基层路面与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破坏机理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实现2种路面的优势互补,应将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以弥补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重载下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PBI程序,建立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重载下刚性基层(CRCP)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载作用下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路表位于车轮外侧有数点受到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拉应力,路表最大剪应力的位置出现在轮胎边缘附近,在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行车带轮迹边缘附近容易出现平行于行车带自上而下的裂缝;刚性基层路面拉应力主要由刚性基层承受,随着结构层所受荷载的增加,层底拉应力显著增大;高温下车辆制动时产生的水平力对剪应力的影响很大,当紧急制动时路面最大剪应力比不考虑水平力时增大接近150%,易产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